2021学年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课题 |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 ||
教学目标 | 1、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某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读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某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分析影响降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 ||
教学重难点 |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 意图 |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探究活动一 降水的变化
探究活动二降水的分布
|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知行合一,实践先行,欢迎大家来到地理课堂,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是小杰同学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二. 答疑解惑 一探究竟 1.由小杰同学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惑疑惑一:“池塘里这么多的水是哪来的?”引入。 提出问题:降水就是降雨吗? 2.看视频,提问视频中提到哪些天气现象? 道出降水的主要形式。 点出,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出示图片,看图认识降雨主要等级。 4.小杰的疑惑二 文登地区某日降雪厚度30厘米,可为什么降水量只有24.2mm?过度到降水量的测定 5、布置学生阅读课本资料。
过渡:出示图片对比不同时间池塘水量不同。 二、读绘结合 能力提升 1、展示资料图和柱状图分析,比较得出柱状图更直观。 2、播放《跟我学绘图》微课视频
归纳总结绘图注意事项。
4、展示图文提资料,提出问题。 指导判读降水量柱状图方法。
5、出示威海地区的降水资料
6、展示不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三、学会归纳 积极合作 1、出示降水量线图
2、读世界等降水量线图,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中的第二部分内容
3、展示安第斯两侧降水和景观图,分析原因。 3、展示地形雨形成过程
4、归纳总结,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四、拓展延伸 回归生活 1、拓展训练:观察ABC三地房屋屋顶坡度有何不同,将其布局在适合的地区,说明理由。 2、联系生活,你能说一说降水不同对人类的有哪些影响吗? 五、课堂检测 情感渗透 1、课堂检测 2.由文登水利局发的短信开始上升到德育层次。
| 看图思考 举手回答
带着问题, 思考 看视频 回答问题
看图文资料 思考 思考回答
威海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
读图回答
认真观察 动手绘制
展示交流,评价
读图,回答
读资料 谈认识
读图说出降水类型
理解等降水量线的含义
读图总结归纳,分析原因。
看图思考 看示意图
巩固
思考回答
做课堂测试 | 来源于身边和生活的问题,亲切。
引出降水的概念,明确降水形式主要是降雨,当降雨却不是降水全部。 知道降雨的等级
引出降水量的测量。 解决雪厚不等于降水量多的困惑。 联系生活
从生活出发得出结论。
学习绘图的必要性。
达成目标1
评价目标1
达成目标2
评价目标2
达成目标3
补充地形因素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
评价目标3
降水不同民居坡度不同
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德育 |
鲁教版六上第三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文登区米山中学
赵冬梅
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视频引入,知识讲解,合作探究,课堂活动,知识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视频引入,知识讲解,课堂活动,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