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8课 猜猜我是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8课 猜猜我是谁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面具,了解作用, 教师示范,学习方法,欣赏作品,自主创作,参加游戏,展示交流, 欣赏面具,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猜猜我是谁 教学目标: 1、学习撕、拼、贴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2、积极参与游戏和制作活动,体验参与装扮活动的愉悦与成功感受。 教学重点:运用撕、拼、贴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面具的眼睛、嘴巴的抠洞、面具的装饰。 课前准备:师:课件、示范作品、色卡纸、蜡光纸、双面胶等。生:色卡纸、腊光纸、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课前让一个学生戴上面具,创设神秘嘉宾出现情景,让学生猜猜他是谁?为什么我们不认识他了呢?生回答后,师小结:因为他戴上了神秘的面具,今天我们也来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玩一玩“猜猜我是谁”的小游戏。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欣赏面具,了解作用(1)面具的作用师:刚才这位同学戴的面具起了什么作用?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面具不仅可以遮盖人的本来面目,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我们来进一步了解面具。(2)课件欣赏面具①欣赏面具:a.贵州安顺地戏面具 b.彝族变人戏面具 c.藏族蓝面具 d.湖北土家族面具②学生谈感受。③小结:面具是一种世界文化,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原始社会,人类无法抗拒自然灾害和疾病,认为是妖魔鬼怪造成了一些灾害和疾病,于是他们就戴上面具,手舞足蹈地降妖驱魔。因此,我们看到的这些面具大多造型奇特,色彩鲜艳,显得比较凶的样子,而现代的面具更是形式各异,姿态万千,人们只是在舞台上或化妆舞会上用上它,成了装饰用的道具。 面具外形夸张,色彩鲜艳,有丰富的花纹和羽毛、贝壳、彩色布条等装饰。古代人相信面具具有神秘的力量,因此每个面具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三、 教师示范,学习方法 1、教师出示范品,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这个面具是怎么做出来的?它用到了什么材料?你们带来了哪些材料可以使用?(学习撕纸方法,练习撕纸) 2、学习面具的制作方法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① 撕脸型。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卡纸,对折,大胆撕出面具的外形。注意大小要与自己的脸相近。 ② 抠眼洞。撕出眼洞的形状。注意眼睛的位置。提示:鼻子、嘴巴等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选择撕与不撕。 ③ 装饰。根据自己的设计运用纸块、纸条、碎纸片拼一拼,贴一贴来装饰面具。 A出示三个面具,找出三个面具在装饰上的不足之处。 B小结:在装饰面具的时候要有点、线、面结合才能将面具装饰的更美。 ④制作头带,用双面胶将面具与头带固定。 四、欣赏作品,自主创作 1、启发学生思考: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面具?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2、指导学生运用撕拼贴的方法,独立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 五、参加游戏,展示交流 1、游戏交流:请几位同学戴上面具,排成一队上台。 互评:请同学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面具,为什么?你能猜猜他是谁吗? 自评:你喜欢自己做的面具吗? 六、 欣赏面具,拓展延伸 1、欣赏其他不同材料制作的面具,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创新,制作更具特色的面具。 2、了解面具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板书设计:制作步骤: 1、撕脸型 2、抠眼洞 3、装饰 (拼一拼、贴一贴) 4、制作头带 窗体顶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湘美版二年级上册第8课 猜猜我是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目标,面具的制作介绍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8课 猜猜我是谁优秀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湘美版第8课 猜猜我是谁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式学习活动,学生动手实践,评价,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