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制成溶液.下列有关的量不随水的质量改变而改变的是( )
A.溶液质量分数 B.溶液的pH C.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D.最多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2.实验室制取CO2的残余液中含有少量盐酸,为了获得CaCl2溶液,向其中加入石灰石。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
3.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也生成红褐色沉淀,因此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碱溶液可以生成红褐色沉淀。上述过程中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A.演绎 B.归纳 C.分类 D.观察
4.2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小组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所取NaCl的质量/g | 15 | 20 | 25 | 30 |
剩余NaCl的质量/g | 0 | 2 | 7 | 1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 g
B.二、三、四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分别将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到,一定有晶体析出
C.时,将甲物质放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D.在时,用甲、乙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
6.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① | 证明变质 |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
② | 确定成分 |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③ | 测定纯度 |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
④ | 除去杂质 |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8.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 加适量稀硫酸 |
B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 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 |
D | 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 | 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二、实验题
10.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三、填空题
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我们生活在物资的世界,学习化学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应用物质,下列现象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①工业上用石灰水和纯碱溶液制取火碱 ②利用可燃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③纯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具有很好的清除油污的效果 ④不能用铝制易拉罐盛食醋,会腐蚀容器
(1)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
物质名称 | 金属铝 | 二氧化硫 | 烧碱 | ____ | ____ |
化学式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 | Ca(OH)2 |
构成物质微粒 | _____ | _____ | ____ | Na+, | _____ |
物质类别 | ____ | _____ | ____ | _____ | ____ |
(2)物质的宏观变化和微观实质
宏观变化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相互作用的结果,请写出变化②和变化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变化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名称是_____,请另写一个与反应①的反应物不同,但反应 实质相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12.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他们的性质决定的,请根据下列碱的用途所体现出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分类。①用石灰浆刷墙壁 ②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制取氨气 ⑤用烧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3.制做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水等物质,制做时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根据所学知识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研究物质的性质时,我们会借助多种科学方法,提高研究效率。例如: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比较是指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
(1)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_____色等,据此,我们可以(对比、比较、归纳、演绎)________出酸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通过 对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构成粒子进行(对比、比较、归纳、演绎)________,可以发现它们具有相似 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组成中含有(填粒子符号)______。
(2)氢硫酸(H2S)的水溶液中含有H+,利用(对比、比较、归纳、演绎)_____方法,我们可以预 测氢硫酸溶液能与下列(填序号)____发生反应。
①氦气 ②熟石灰 ③铜 ④稀盐酸 ⑤氧化铜
四、流程题
15.2021年6月8日是第13个“世界海洋日”,烟台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部分流程图如下、据图回答:
(1)海水制镁。步骤①②③是利用母液制镁的流程,该流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步骤①中制取氢氧化镁选择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而不向海水中直接加入石灰乳,原因是_____。
(2)海水晒盐。通常釆用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使海水中的氯化钠析出。通 过步骤④除去粗盐溶液中含有的MgCl2、Na2SO4、CaCl2等可溶性杂质,需要依次加入过量的BaC12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其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3)海水制碱。步骤⑧⑨是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步骤⑧中需要向NaCl饱和溶液中先后加入的两种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步聚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侯氏制碱法制取的纯碱经常含有氯化钠杂质,如何证明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五、科学探究题
16.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小组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会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
(1)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 | pH_____7(填“>”、“=”或“<”)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试验:
甲组实验:探究 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向稀硫酸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 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
六、综合应用题
17.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在空气中久置的某氢氧化钠样品是否变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组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氯化钙、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
(实验探究)取适量该氢氧化钠样品,加足量的水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四支试管中,再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足量)、酚酞试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如图所示:
(分析与结论)
(1)上述四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实验A中,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说明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
(3)实验D中,证明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要证明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相关推理________。
(5)若实验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测定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该同学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如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 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g |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不计滤液损失) |
105 | 65 | 150.3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原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保留到0.1%)
②另取样品溶于水,若要除去杂质获取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向其中加入______溶液,然后______(填操作名称)即可。
七、计算题
18.小慧称取20g某氯化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 50g 水使氯化铜完全溶解,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钾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①,氯化铜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试计算:
(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为______克?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D
6.D
7.A
8.B
9.D
10.A
11.
(1) 碳酸钠##纯碱##苏打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Al SO2 NaOH Na2CO3 Al##铝原子 二氧化硫分子2 Na+、OH- Ca2+、OH- 单质 氧化物 碱
盐 碱
(2)
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12.②③ 非金属氧化物 ①⑤ 某些盐 ④
13.
14.
(1) 红 归纳 比较 H+
(2) 演绎 ②⑤
15.
(1) 母液中对氯化镁进行了富集
(2) 蒸发 完全除去钙离子和过剩的钡离子
(3) NH3、CO22、NH3 ; 取适量样品加蒸馏水配成溶液,取适量溶液加入干净试管,先加入适量稀硝酸,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之后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样品固体中含有氯化钠;若无白色沉淀,证明固体样品中没有氯化钠。
16.< 可以 不可以 硫酸和硫酸钠中的硫酸根离子均能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
17.
(1)B
(2)有气泡产生
(3)
(4)取样品溶解,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其中含有碳酸钠,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若变红,则氢氧化钠剩余,说明部分变质
(5) 29.3% 氢氧化钙 过滤
18.
(1)解:由图可知,加入46.3g氢氧化钾溶液时恰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9.8g
设氯化铜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质量为y
答: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为13.5g。
(2)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重点初中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七里汤中学、文昌中学、乡下10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重点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测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溶液中溶质属于酸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