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素材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3 画杨桃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3 画杨桃图片课件ppt,文件包含13画杨桃第1课时pptx、13画杨桃第2课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图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画杨桃,同学们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默读第1部分,看看“我”是怎样认真画杨桃的,并了解杨桃的。
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
开门见山,照应文章题目——画杨桃,引出下文。
我的座位在教室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动作描写,描写出“我”画画时的一丝不苟。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
描写同学们嘲“笑”我的神态,写出了他们自以为是的样子。
洋洋自得 孜孜不倦恋恋不舍 勃勃生机
像“哈哈大笑”类似结构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反问句:同学们对“我” 的画的质疑。
感叹句:写出同学们对“我”的嘲笑和否定。
同学们为什么会嘲笑“我”画的“杨桃”?
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我”看杨桃的角度,自以为对杨桃的样子十分熟悉。他们只是根据经验就判定“我” 画的杨桃不准。所以才嘲笑“我”。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画纸,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动作描写。说明老师是一个能站在别人角度去看问题的人。
“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表明老师因学生的回答,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进行了认真思考。
说明老师很重视这件事。
为什么老师听到同学们的回答后,“神情变得严肃了”?
因为老师从我的座位上审视讲桌上的杨桃后,发现我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他意识到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他认为有必要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神情变得严肃了。
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调,嘲笑“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表现出几个同学的幼稚可笑。
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嘻嘻的笑声”写出了这几个同学的自以为是、得意洋洋,为后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做铺垫。
阅读12—16段,思考:老师让同学们做了什么?之后,同学们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个。”
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语气,体现他难为情的心理。
三个省略号,表示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老师让同学们做了什么?之后,同学们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老师让那几个笑我的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去观察杨桃。同学们都认识到嘲笑我是不对的,非常难为情。
这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要制造好机会,既能保护同学们幼小的心灵,又能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
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直接教育同学们?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和颜悦色” 神态描写。老师的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强调了绘画时必须实事求是的道理。
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做事或看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并且不能随便嘲笑别人。谨记老师的教诲,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想一想:老师的教诲,为何让“我”终生难忘?
实事求是,多角度看问题;不随便嘲笑别人。
“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
同学们:嘲笑老师:耐心教导
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本文记叙了“我”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根据自己看到的画面,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有了新的感受。让我们感悟到从( )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 ),同时还启发我们:当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与我们不一致时,我们要学会( )看问题,不能嘲笑别人。
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说说。
几个同学看到“我”的画后,都嘲笑“我”画的杨桃是五角星。老师看到“我”画的杨桃后,先是坐在“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然后让那几个嘲笑“我”的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靠近 依靠 可靠 注视 仰视 视而不见抢先 抢救 抢夺 喜悦 愉悦 赏心悦目
这些词是由本课的生字“靠、视、抢、悦”组成的词语。读的时候要注意“注”“视”“赏”是翘舌音,“仰”“赏”是后鼻音。在熟读并了解词义的基础上记住这些词语,并学习运用。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人牵着大象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请让开一点儿!”一个盲人说:“象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摸一摸吧!”
另外三个盲人也说:“对,摸一摸就知道象是什么样了。”牵象的人把象拴在树上,他们就去摸。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的都不对,
象跟柱子差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绳子一个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吵,都说自己对,谁也不服谁。牵象的人对他们说:
“你们都没有说对。你们每个人只摸到了象的一部分,怎么能断定象是什么样子呢?”
“盲人摸象”是一个成语,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以偏概全,乱加揣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凭自己主观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断,而应了解事物的全貌。
1.老师的( )让我终生难忘。2.我犯了错误后,妈妈语重心长地( )我。
教诲 教导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画杨桃课文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会写字,全包围,笔画数,半包围,页码页面书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画杨桃备课课件ppt,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