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豆腐文化”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如图是我国古代用大豆生产豆腐、茶干的工序,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泡豆B.滤渣
C.煮浆D.晒豆干
2.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身边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焦炭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瓜果保护气
C.木炭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一些工业产品中的色素
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3.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往试管里加入锌粒
C.H2验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4. 生活中使用的一种免洗洗手消毒液里含有三氯羟基二苯醚(简称三氯生,化学式为C12H7O2Cl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一个三氯生分子由碳、氢、氧、氯元素组成
B.一个三氯生分子由24个原子构成
C.三氯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9.5g
D.三氯生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7:2
5.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是Rb
C.铷原子的中子数为48D.Rb+核外电子数为37
6.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铵中氮的化合价:H4ClB.钙离子:Ca+2
C.氯化铁:FeCl2D.2个氮原子:N2
7. “望表知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会上升--因为汞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金刚石硬度大,而石墨质地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体积膨胀--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8. 节能减排中“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的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过程1和过程2的变化都属于分解反应
C.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
D.此流程还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
9. 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B.比较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区分硬水和软水
10. 过去,我国北方农村冬季常使用煤炉取暖,煤炉生火时,需先引燃木材,来加热煤球使其燃烧。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大力扶持,很多地区的农村用上了天然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B.关闭煤炉的进风口,燃烧的煤会慢慢熄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了氧气
C.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空气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农村使用天然气,减少了“酸雨”和“雾霾”的发生
11.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样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并转化为理想的能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12.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新技术可以从火星盐水中获得氧气和燃料
传统的电解水方法需要先去除水中的盐分,但想要在环境恶劣的火星上执行该步骤不仅危险且代价高昂。近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组工程师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表示,他们开发出了可以直接在盐水中电解出氧气和氢气的系统,这将会显著降低电解盐水的难度和成本。新的系统用钌酸铅作正极端、用铂碳作负极端,并在−36∘C的温度下检验了其电解盐水的能力。在相同功率下,该系统产生氧气量是先前系统的25倍。研究人员表示,此系统不仅可以用于火星探测,也可以在地球上电解海水,为潜艇供氧等。
(1)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蒸馏水C.雨水D.自来水E.冰水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新的电解水系统中铂碳负极端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利用这套新系统给潜水艇供氧,其优点有________(任写一条)。
海螺水泥是安徽著名企业,生产的菱镁水泥作为一种新型水泥,具有轻质高强、防火隔热等特性。MgO是生产菱镁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用镁矿石(主要成分MgCO3、SiO2)为原料生产MgO,工艺流程如图:
注:MgCO3的性质与CaCO3相似;SO2难溶于水和常见的酸;“沉镁”过程中有Mg(OH)2生成。
(1)滤渣X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酸浸过程需要将镁矿石粉碎,目的是________,写出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该过程需要进行过滤操作。
①实验室中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②若过滤时滤液出现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滤纸已破损
b.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c.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则进气管是________(填
“a”或“b”)。
(2)若选用装置C和D组合制取并收集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若锥形瓶内反应过于剧烈,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任写一种)。
(3)查阅资料可知,高铁酸钾(K2FeO4)固体可用于制取氧气。
方案一:4K2FeO42Fe2O3+4K2O+302↑
方案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02↑
①方案一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②方案二更简便、节能
③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
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性质”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呢?
【进行实验】
(1)实验①:取两瓶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分别加入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将其中一瓶静置,一瓶充分振荡。观察到,静置的一瓶几乎没有发生形变,而振荡后的塑料瓶________。得出结论: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2)实验②: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空气和10mL新制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1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
实验③:另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新制的二氧化碳气体和10mL新制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1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至体积不再减少为止。
实验②③使用的蒸馏水是新制的,目的是________,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________。
(3)记录数据:
由上表所列数据可知,在实验室条件下,空气难溶于水,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为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________体积的二氧化碳。实验②的作用是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反思质疑】为了能更加直接的观察到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老师用数字化实验测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用烧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连接压强传感器和一只装有20mL新制蒸馏水的注射器,刚开始时测量到容器内压强为106.07KPa,迅速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烧瓶中,最终烧瓶内压强为106.51KPa。压强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4)①BC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②CD段压强缓慢减小,进行了________操作后,看到DE段压强明显减小。
③最终F点压强大于B点,由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
实验室用33.2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中的数据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2)在图2所示坐标中,画出固体混合物中锰元素质量在t0→t4时段变化示意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答案】
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D
【考点】
碳的化学性质
常见气体的用途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B
【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量筒的使用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固体药品的取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B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D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A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B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B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
A、根据能量的转化分析;
B、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
C、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
D、根据炭黑和Fe3O4的状态分析。
【解答】
A、由流程图可知,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说法正确;
B、过程1中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故B说法不正确;
C、由物质的变化可知,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故C说法正确;
D、在反应的过程中生成的炭黑和Fe3O4都是固体,需要解决分离问题,故D说法正确。
9.
【答案】
C
【考点】
实验方案的评价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硬水与软水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A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C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D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答案】
BE
2H2O2H2↑+O2↑,分解反应
H2
反应快(或低温下反应就能发生)(合理即可)
【考点】
电解水实验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SiO2
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MgCO3+H2SO4=MgSO4+H2O+CO2↑
漏斗,a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CaCO3+2HCl=CaCl2+H2O+CO2↑,b
2H2O22H2O+O2↑,放出,放慢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率、或减少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等
ⅠA;
【考点】
常见制取气体的选取方法
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选取方法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变瘪了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影响实验准确度,使水和二氧化碳充分接触,快速充分溶解
0.7,对比实验
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烧瓶中,造成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增大,振荡烧瓶,1体积水只能溶解0.7体积的二氧化碳,加入水的体积大于溶解的CO2体积,所以压强增大
【考点】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实验编号
抽取气体及体积
抽取蒸馏水的体积
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
②
10mL空气
10mL
20mL
③
10mL现制的二氧化碳
10mL
13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8g,【答案】D,【答案】A,【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人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某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