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图的判读,典例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课堂小结,当堂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7
1. 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含义,并熟练运用。2.正确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中各地形部位的名称,根据等高线的稀疏情况情况判断坡度的陡缓;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进行相关问题的判定。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正确判读陆地五种地形的名称及其特征。4.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并能正确的绘制地形剖面图。
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的,而地图是平面的,难么如何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形特征呢?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
(1)同一条等高线上(2)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
山地等高线立体图、平面图
等高线地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峰:①等高线闭合; ②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陡崖:等高线重合。
试一试,在图中找出山峰、山脊、山谷及陡崖。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的疏密
陡坡:等高线密集的地方缓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陡坡 缓坡
在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陡坡、缓坡、山峰、盆地、峡谷
【解析】等高线密集的地方为陡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为缓坡。图中C路线的等高线最稀疏,故答案选C。
如图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四条登山路线,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 A.A路线 B.B路线 C.C路线 D.D路线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说一说,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地形?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深度)范围,需要查看地图上所附的高度表。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比较容易地判读出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势的起伏。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用绿颜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用黄颜色表示,故答案选A。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高原
地形剖面图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解析】地形剖面图是沿着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故答案选B。
地形剖面图是以下列哪种地图为基础转绘成的( ) A.政区图 B.等高线地形图 C.卫星地图 D.城市交通图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1. 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 )A. 山谷 B. 鞍部 C. 山脊 D. 盆地底部2.我国泰山主峰海拔1 532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米,二者相对高度为( ) A.10 376米 B.1 532米 C.7 312米 D.8 380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海平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绘法示意图,等高线的绘制,坡度的识别,地形图的解读,动手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评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见过梯田吗,等高线地形图,着色规律,地形剖面图,实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发展与合作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地域发展差异,典例分析,国际合作,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重要的国际组织,课堂小结,发展与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