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3 鸟的天堂》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7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3 鸟的天堂》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7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3 鸟的天堂》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7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第七单元23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第七单元23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 鸟的天堂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情景,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本文先写树,后写鸟,一静一动,对比强烈。静态描写时,虽然只写了树,但处处为写鸟作铺垫;动态描写时,表面写鸟,实则与树相关,突出了大榕树确实是鸟儿自由生活的乐园,不愧为鸟的天堂。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从课文中感受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与赞美,但学生对动静结合的表达方式理解不够到位,因此,教学本课时,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学习,感受主旨,积累文字并迁移运用。
本课教学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一次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细读文本时,引导学生探究“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小鸟在这里是怎么生活的”等问题,让学生感受“鸟的天堂”的特点,感受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和群鸟飞鸣的动态描写。最后引导学生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理解课文的主旨。
【知识与技能】
- 学习本课生字词。
- 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榕树的旺盛生命力和“鸟的天堂”的热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难点
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第一课时
- 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 学习第 1~4 自然段,初步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学习第 1~4 自然段,初步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
一、问题导入
孩子们,根据你们的理解,“天堂”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没有烦恼,自由快乐的地方。)那根据你们对生活的观察,鸟的天堂一般会在哪个地方呢?(树林里) 今天我们将学习文学大师巴金先生所写的《鸟的天堂》,一起来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板书课题)
二、 预习检查,学习生字词
-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认读。
-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及词语,提示易错的字,指导书写。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默读全文,并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株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众鸟纷飞的热闹景象。)
- 所以,我们可以将课文划分成哪两部分呢?
第一部分(第 1~9 自然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二部分(第 10~14 自然段):写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
景以及对它的赞美。
四、学习第 1~4 自然段
- 课文的题目是“鸟的天堂”,但第 1~4 自然段却没有从“鸟的天堂”写起,请默读这四个自然段,说说这四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文章开篇从晚霞、河道、划船等写起,描绘了一幅优美、轻松、自在的出游画面。)
- 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说其作用。
(比喻句: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作用:把划桨的声音比喻成乐曲,突出了声音的悦耳,表达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 这一部分内容跟后文写“鸟的天堂”有什么关系? (为遇到“鸟的天堂”作铺垫。)
- 自由朗读第 1~4 自然段。
鸟的天堂
第一次经过 “鸟的天堂”
时间:傍晚
景色: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榕树
第二次经过 “鸟的天堂”
时间:早晨
景色:众鸟纷飞
第二课时
-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 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难点
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一、回忆内容,复习导入
- 听写词语。
- 作者每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学生抢答)
-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鸟的天堂” 二、体会静态美
- 默读第 5~9 自然段,思考: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
(特点:大、茂盛、充满生机。)
- 作者是从榕树的哪些方面来写榕树的特点的? (作者是从榕树的枝、根、叶来写榕树的特点的)
- 作者观察榕树的顺序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由远及近。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了”这句话看出来的) 4.在这几个自然段中,作者主要对榕树进行了什么描写? (静态描写)
5.教师总结:静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榕树的枝繁叶茂和生机勃勃,也感受到了作者心中涌动的对榕树的热爱、赞美之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吧!
三、体会动态美
- 自由读第 10~13 自然段,画出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语,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由静到热闹的?
(起初:静寂;后来:一声鸟叫;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继续:热闹,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 作者是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的? (1)小组讨论。
(2)小组展示。
①“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写出了鸟的数量多。
②“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了鸟的种类多。
③“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的姿态多。
- 读第 13 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描写表现了什么?
(既写出了这只画眉鸟的可爱、机灵、富有生气,又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感和愉快的心情,也说明了这里的确是鸟的天堂,鸟儿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 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挥想象,鸟儿在这里是怎么生活的?(全班交流)
- 自由朗读第 10~13 自然段,读出“鸟的天堂”由寂静到热闹的感受,体现景物的动态美。
- 教师总结: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突出了“鸟的天堂”的美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四、思考探究
- 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总结:
①榕树非常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
②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是这里成为“鸟的天堂”的人为因素。
- 如何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感叹?
(1)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 教师总结: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是特指,所以加引号, 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作者亲眼看到大榕树上群鸟欢腾的热闹景象后发自内心的赞叹,用天堂来比喻这个适合鸟儿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生活的地方,表达了他对鸟的天堂的感叹和赞美之情。
五、拓展阅读,深化主旨
- 自由朗读“阅读链接”的内容,思考:
(1) 第 1 自然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 第 2 自然段反复强调“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小组讨论。
- 全班交流。
(1) 第 1 自然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景色带给作者的震撼。
(2)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土地、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榕树 高大
茂盛
鸟的天堂
静态
种类多
鸟 数量多 动态姿态多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两次见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明确“鸟的天堂”的特点,体会静态美和动态美。在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我也采取了提出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的方法。根据课后练习,提出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这这篇文章课后拓展的部分不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加深、加宽对文章的拓展,开阔学生的眼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 搭石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5* 小岛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