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人教版(2019)
展开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速率B.位移C.时间D.质量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B.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也一定越大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地球很大,不能被视为质点
C.在跳水比赛中,裁判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D.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
4. 为了使交通安全有序,公路旁边设置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60km/h,乙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从此处到广州还有210km,下列对这两个数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瞬时速度,乙表示路程
B.甲表示瞬时速度,乙表示位移
C.甲表示平均速度,乙表示位移
D.甲表示平均速度,乙表示路程
5. 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可能选取的数值为( )
A.15N、5N、6NB.3N、6N、4N
C.1N、2N、10ND.1N、6N、8N
6. 如图所示,电梯使用电动机通过钢丝绳把供人乘坐的轿厢在高低楼层之间来回运动,设某次人与轿厢的总重力为G,钢丝绳的拉力为T,忽略绳重平衡链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在减速上升时,人在电梯中处于失重状态,G
D.电梯在匀速上升时,人在电梯中处于平衡状态,G
7. 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S1、S2,劲度系数皆为k=400N/m,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1=2kg和M2=4kg,若不计弹簧的质量,g取10m/s2,则平衡时弹簧S1、S2的伸长量分别是( )
A.5cm,10cmB.10cm,5cm
C.15cm,10cmD.10cm,15cm
8. 如图所示,沿着水平直轨道匀变速运动的火车,车厢顶上用轻线系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悬球向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车一定向右做减速运动
B.火车一定向左做减速运动
C.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
D.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θ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以上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关于“理想化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B.“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
C.“理想化模型”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的一种近似反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D.“质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简化”,只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实际存在的
一个小球自由落体运动,从开始下落到落地经历了3秒,则( )
A.小球下落的第2秒的位移是第1秒位移的2倍
B.小球下落的第2秒末的速度是第1秒末的2倍
C.小球下落最后1秒的位移是20米
D.小球下落最后2秒的位移与前2秒位移之比是2:1
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 )
A.第1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
B.第3s末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方向改变
C.前4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D.第3s末和第5s末物体的位置相同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他们是一对平衡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如图所示,从斜面上某一位置先后由静止释放四个小球,相邻两小球释放的时间间隔为0.1s,某时刻拍下的照片记录了各小球的位置,测出xAB=5cm,xBC=10cm,xCD=15 cm.则( )
A.照片上小球A所处的位置,不是每个小球的释放点
B.C点小球速度是A、D点小球速度之和的一半
C.B点小球的速度大小为1.5 m/s
D.所有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减小
B.水平面对B的弹力增大
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的拉力不变
D.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录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②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③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c)中的A图线,另一位同学实验测出了如图(c)中的B图线.试分析
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
②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
③B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的原因是________.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15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3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2s,求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和通过树A时的速度为多少?
在图中,灯重G=20N,AO与天花板间夹角α=30∘,试求AO、BO两绳受到的拉力分别为多大?
如图所示,是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的两种运动图象,1表示物体受到一个与初速度方向成30∘角的斜向上拉力F作用时的v−t图象,2表示物体不受拉力作用时的v−t图象。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拉力F的大小。(g=10m/s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1.
【答案】
B
【考点】
矢量和标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A
【考点】
加速度
速率
速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D
【考点】
质点的认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D.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不一定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选项A错误,D正确;
A.地球很大,但是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视为质点,选项B错误;
C.在跳水比赛中,裁判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否则就没动作可言了,选项C错误;
故选D.
4.
【答案】
A
【考点】
路程
瞬时速度
位移
平均速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B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在三力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力的合成
【解析】
两个力F1与F2的合力的范围为:|F1−F2|≤F≤F1+F2;由于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故三个力中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
【解答】
解:三力中某两个力的合力|F1−F2|≤F1、2合≤F1+F2,若另一个力F3的大小在F1、2合的取值范围内,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A、10N≤F1、2合≤20N,F3=6N不在这范围内,故A错误.
B、3N≤F1、2合≤9N,F3=4N在这范围内,故B正确.
C、1N≤F1、2合≤3N,F3=10N不在这范围内,故C错误.
D、5N≤F1、2合≤7N,F3=8N不在这范围内,故D错误.
故选:B
6.
【答案】
B
【考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C
【考点】
胡克定律
解直角三角形在三力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胡克定律公式应用、多体平衡问题:整体与隔离.
【解答】
解:以m1和m2为整体,所以弹簧S1的弹力为kx1=m1+m2g,解得x1=m1+m2gk=15cm;
再以m2为研究对象,则有kx2=m2g,解得x2=m2gk=10cm,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8.
【答案】
D
【考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θ=ma,解得: a=gtanθ,方向水平向左,所以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θ,火车可能向左做加速运动或向右做减速运动,故ABD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以上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答案】
A,B,C
【考点】
重心
物理学史
物理学方法
质点的认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B,D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小球下落的第1秒的位移h1=12gt12=5m,第2秒位移h2=12gt22−12g12=15m,选项A错误;
B.小球下落的第2秒末的速度v2=gt2=20m/s,第1秒末的速度v1=gt1=10m/s,选项B正确;
C.小球下落最后1秒的位移是h3=12gt32−12gt22=25m,选项C错误;
D.由以上计算可知小球在这3s内的位移分别为5m、15m、25m,则小球下落最后2秒的位移为40m,前2秒位移为20m,则之比是2:1,选项D正确.
故选BD.
【答案】
C,D
【考点】
x-t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
非常规图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v-t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C,D
【考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错误;
B.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只能说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书的重力,选项B错误;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他们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正确;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D正确。
故选:CD.
【答案】
A,D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球的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小球的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A点小球的速度,从而判断是否从A点释放.根据平均速度推论分析C点小球和B、D两球速度的关系.
【解答】
ACD、根据△x=aT2得小球的加速度为:a=△xT2=,
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有:vB=xAC2T=0.05+,
A点小球的速度为:vA=vB−aT=0.75−5×0.1m/s=0.25m/s≠0,可知小球不是从A点释放,故AD正确,C错误。
B、C点是BD段的中间时刻,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C点小球的速度等于B、D点两球速度之和的一半,故B错误。
【答案】
B,D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在三力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对物块A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细绳的拉力等于物块A的重力,当把物块B移至C点后,连接物块B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变小,
对物块B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如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Tcsθ′=Ff,由于θ′变小,故B与水平面间的静摩擦力变大,故A错误;
水平面对B的弹力FN=mg−FTsinθ′,θ′变小,则FN变大,故B正确;
对滑轮受力分析,受连接A、B的绳子的拉力相等且夹角变大,故其合力变小,故悬于墙上的绳所受的拉力也变小,故C错误;
连接A、B的绳子的拉力相等,故合力在角平分线上,故α=β,又由于三力平衡,所以α=β=θ,故D正确.
故选B、D.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答案】
两弹簧秤读数,两细线的方向,O点的位置,F′,B
【考点】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析】
①实验时应记下拉力的大小、细线(拉力)的方向与橡皮筋与细绳结点的位置;
②在实验中F和F′分别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实验得出,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即可正确答题.
③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该实验方法的应用.
【解答】
解:①如图甲,当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必须记录下两弹簧秤读数,及两细线的方向,O点的位置;
②图乙中的F与F′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而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其方向一定与橡皮筋的方向相同,一定与AO共线的是F′.
③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故选B.
故答案为:①两弹簧秤读数;两细线的方向,O点的位置;②F′;③B.
【答案】
(1)3.2
(2)①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足,②不满足砝码及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③平衡摩擦力过度
【考点】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Δx=at2,a=Δxt2=3.2m/s2.
(2)a图:设小车的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m:mg−F拉=ma
对M:F拉=Ma
解得:F拉=mMgm+M
当m
b图纵轴的截距大于0,说明在无拉力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大于0,即在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平衡摩擦力过度).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答案】
汽车在A点初速度为3.5 m/s,运动的加速度1 m/s2。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
本题我们可以研究汽车从A到B及从A到C这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初速度,时间和位移都是已知的,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公式x=v0+12at2联立方程组求解。
【解答】
设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
对AB段运动由位移时间公式x1=v0t1+12at12
对BC段运动由位移时间公式x2=v0t2+12at22
其中x1=15m,x2=30m,t1=3s,t2=5s
联立方程①②并代入数据得:
a=1m/s2,v0=3.5m/s
【答案】
AO、BO两绳受到的拉力分别为40N、3N.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在三力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以灯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OC绳的拉力为T=G=20N.
将电灯所受的拉力T按效果沿两个绳子方向,进行分解,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几何知识得:
FOA=F1=Csin30∘=200.5N=40N,
FOB=F2=Gtan30∘=2033N=203N.
答:AO、BO两绳受到的拉力分别为40N、203N.
【答案】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0.7,拉力F的大小为17N。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v-t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
非常规图像
x-t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020-2021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人教版(2019),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某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某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人教版(2019),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人教版(2019),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