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6.3.3物质的溶解性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4924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优质学案
展开课题:第六章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课时:第三课时
主备人: 初审 合审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要求:1.了解结晶的两种的方法: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适用范围和基本操作;
2.学习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过程;
3.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1.粗盐的初步提纯;
2.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难点: 降温结晶与蒸发结晶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1.人们通常把 称为结晶。
2.若食盐中混入少量的氢氧化钙,需要除去,某学生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提出的有关问题:(1)将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向溶液中通入适量的_______(填化学式),氢氧化钙转化为沉淀;
(3)将混合液进行过滤,指出右图过滤装置中存在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_____,一般用_____可得到氯化钠晶体。
二、教学过程
(三)结晶
【活动探究】实验1:取10ml浓的氯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搅拌至出现。
【归纳总结】:结晶的两种方法: 和
(1)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物质(如 ),适宜用 的方法。如工业上许多
和 的生产常用该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
(2)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物质(如 ),适宜用 的方法。如盐场上用海水晒盐,
就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海水中 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
(讨论交流):书P23 图6-20“冷却溶液析出晶体”(设该过程中水的质量为100g):
(1)在点①-点②的过程中,温度 ,溶液由不饱和变为 ,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2)在点②-点③的过程中,温度 ,溶液的状态为 ,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Z.xx.k.Com]
(3)在点③-点④的过程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
1. 实验步骤: ;其中用到玻璃棒 次,
作用分别为 。
【学生练习】
1.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可知:
(1)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__
(2)温度为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____
(3)P点表示的意义是_ ____
(4)物质C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填“过滤”、“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2.要把硝酸钾、氯化钠、碳酸钙三种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分离,加适量的水搅拌后
_____得到_____;再用_____的方法,经过滤后得到_____,最后将滤液蒸发得到。
3.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3℃时,不能析出晶体
的是___ __。
目标检测
【基础题】
1.除去下列各组中的杂质,其操作顺序按溶解、过滤、蒸发进行的是( )
A、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 B、氯化钠中混有硝酸钾
C、氯化钾中混有碳酸钠 D、氯化钠中混有沙子
2.能加快食盐溶解速度,并增大食盐溶解度的下列操作是( )
A、搅拌 B、振荡 C、加热 D、降温
3.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 )
A、酒精和水 B、碳酸钙和二氧化锰 C、氯化钠和硝酸钾 D、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4.欲从碳酸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除去碳酸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过滤——溶解——结晶 B、溶解——结晶——过滤
C、溶解——过滤——结晶 D、过滤——结晶——溶解
5.研究表明,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止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点,图为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质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来源:Z。xx。k.Com]
(1)联想:在牙膏中添加某种元素,也能起到防止龋齿的作用,
这种元素符号是_______。
(2)比较:在人体体温370C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来源:学|科|网]
木糖醇_______蔗糖(填“>”“<”或“=”),通过比较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说出这两种物质在溶解度方面的一个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300C时,将30g木糖醇放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600C时木糖醇和蔗糖的两饱和溶液,欲使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的一种)。
6.溶解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图中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 ______℃时,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3)60℃时,将80g甲物质放人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7.某工厂为测定氯化钠样品的浓度,取30g氯化钠样品(杂质为氯化钙)溶于水制成252g溶液,再加入5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aCl2+Na2C03=CaC03↓+2NaCl)求:
(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来源:学科网ZXXK]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精品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精品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精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精品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2 溶液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