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青春萌动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青春飞扬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情绪的管理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的情绪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案
展开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廉耻之心,懂得荣辱之分;学会自省和慎独。
【能力】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知识】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掌握具体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教学难点:学会对自己负责,重视修身,慎独。
教学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采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与策略生参与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的培养。
2、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并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
3、情景教学法:给出小明的例子,一例到底,让学生进入到小明的故事中,感同深受,帮助学生深刻感受“行己有耻”,有利益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的“青春有格”,本框与之前所学的“青春飞扬”一框共同组成了对青少年精神成长方面的要求。相比于前一框理解“青春”的含义,这一框更强调了过好青春时期的要求。通过这一框的学习,帮助学生具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知耻而后勇,树立底线意识,增强自控力。最终,帮助学生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引导学生追求“至善”,积善成德,见贤思齐,自我反省。
教学过程
一、创始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小学时学写汉字的田字格,引导学生思考:
1. 这是我们所熟悉的田字格,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这个“格”有着不同的写法,小时候我们学写汉字时,老师常常要求我们什么?字一定要写在田字格内,不要写出框外;写出框外,老师会判错或重写......
2.从我们熟悉的田字格,你会联想到什么?方方正正、规矩、规则、束缚,公平、不自由、制度、法律、法规... ...风格、人格、品格、格调、性格、严格、及格、合格、破格、出格、格局、格外、格言......“格”在中国语文文字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中国的字是方块字,讲究横平竖直,田字格便于练习书写,做人也是一样,不能油腔滑调,言不由衷,要正直,有句老话(字如其人)。简单地说,做人要合“格”(规距、标准......)
3.我国古代关于“格”的名言警句非常之多,都是对“格”的论述: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礼记》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格”的含义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些句中的“格”?格是形式、规矩、标准
教师引导:上升到做人来看,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青春,是人生中重要的时期。青春让我们充满活力,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在这个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度过呢?有什么相关的要求?我们该如何做等都需要我们思考。放飞青春的梦想,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自己青春在“格”在飞扬。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青春有格------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田字格导入新课,直接与主题相联系,引导学生大致理解“青春有格”的含义。
展示课题:青春有格
二、讲授新课(一)展示学习目标教师:这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题一:行己有耻
活动一:名言赏析
人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 ——荀子
行已有耻 ——孔子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
这些名言什么意思?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引导并总结:行己有耻
1、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板书:知荣辱)(设计意图)领悟名言,初步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以及知荣辱的重要性。
活动二:请你从不同方面列举一些你觉得可耻的行为教师及时展示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可耻的行为,引入对“行己有耻”的含义的思考。过渡:那么,同学们。怎么样才能做到“行己有耻”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小明同学是如何做的。
活动三:生活小剧场(案例分析)——小明的一天情境一:上午数学考试,小明有几道题不会做。他抓耳挠腮,害怕考不进前三名,还可能会被父母批评。小明偷偷的看了同桌的卷子......于是,小明得了高分,老师家长都很高兴,纷纷夸赞他。但他心里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自己很羞耻。
1、小明为什么觉得自己很羞耻?
2、这说明什么道理?
教师及时引导总结:我们要有一颗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板书:知耻)
情境二:中午小明去食堂吃饭,可是饭菜不和自己的口味,小明挑着吃了提问:你认可小明的做法吗?理由是什么?教师反问:有同学认为,只要不被发现,倒掉就倒掉呗!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约束我们行为的规章制度等,最约束我们行为的是道德和法律两大标尺,我们一定树立底线意识,做到坚持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触碰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的事情不做(板书:底线)
情境三:考试完后,几个同学邀小明去网吧打游戏放松一下。面对同学提问:你觉得小明为什么纠结?
教师: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对,我们要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板书:自控力)增强自控力,课本 P28教给我们三种办法,请学生自己读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一例到底的方式,运用小明的故事,让学生在体会“行己有耻”的含义同时,具体学习如何做到行己有耻。教师及时总结知识点并展示:二、“行己有耻”对我们的要求
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过渡】青春有格,我们理解了行己有耻的含义和要求,知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还需要更进一步地追求“止于至善”的崇高境界。(板书)止于至善
课题二:止于至善
活动一:观看视频,思考:根据“止于至善”的解释和课本 P29,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你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展示“止于至善”的内涵(设计意图)通过直接的解读,帮助学生大致了解“止于至善”的含义。
活动二:名言赏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教师:思考:我们怎么样做到“止于至善”?我们从一句名言入手,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那这里的“贤”指的是什么?对,古代的贤者就是指有德行或才干的,放在现在社会指的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榜样。
我们发生疫情后,我们最崇拜的榜样是谁?教师介绍钟南山。说一说,你的榜样是谁,他给你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己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板书:榜样)
补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活动三:名言再赏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这里的自省是什么意思?自我反省
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活动四:生活小场景:你会怎么做?
达标检测
单项选择题
1.青春是无尽的遐想,青春是勇敢的尝试,青春是向上的活力,但青春有格,不是无底线的放纵。青春的“格”是指()
①遵守基本规则,不逾越基本无界限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③与人为善,专做大事④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孔子说:“行己有耻、有耻且格”。顾炎武说:“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行己有耻”要求我们()①知廉耻,懂荣辱②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事情③要树立底线意识④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一次数学考试,小飞同学趁老师没注意抄了别人的答案,事后他感到后悔,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这说明小飞()
A.小题大做,装模作样 B.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感到羞耻,有知耻之心
C.为了博得老师的好感不择手段 D.太老实了,会吃亏的
4. 厦门大学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对每一位厦门大学子来说,校训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前进的动力。“止于至善”:()
①是人一种精神境界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③束缚着人的思想发展④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追逐的“星”。小铭特别崇拜一位歌星,欣赏他的才华、孝心和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人生态度。小铭“追星”不仅仅学习成绩没有下降,而且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这说明()
①好的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②“追星”要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追星”就要学习、模仿榜样的一切④“追星”不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2153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教案及反思</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授,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2153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青春有格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导入,学习目标,教学故事一,教学故事二,小组合作,知识梳理,课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2153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青春有格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