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共4页。
第 17 课时 整理和复习(1)
教材第 83 页的内容。
加深理解简易方程的意义和作用,会解简易方程。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加深对列方程解题的认识。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难点:归纳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课件。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路程与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2)乘法交换律。(3)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写出式子,同时指名一生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你能举例说明吗?(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重 2kg,用 a 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小红的体重就是(a-2)kg。)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复习方程的概念。(1) 等式的意义: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如:3+6.5=9.5、7-4.2=2.8、3.6×0.5=1.8、3.5+x =9.5 等都是等式。(2) 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首先要看这个式子是不是等式,接着再看这个式子中是否还含有未知数。如 3.2x =8、11x =363、x +7.6=11.4 等都是方程。 (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35÷7=5、2x=0、3.5x =4、11.2-x=11.14 等都是等式,但 35÷7=5 不是方程。复习解方程。(l)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32 是方程 x-32=0 的解。(2)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如: 4x=6解:x =6÷4x =1.5提问:解题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进行验算?
解方程的依据: ①四则运算之间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②等式的性质。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3) 解方程时应注意:书写时要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不能连等。 教材第 84 页“练习十八”第 1 题。指名学生口答,教师订正。教材第 83 页“整理和复习”第 1 题。
(1)要求学生独立解方程,教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2)师:解方程的原理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教师评价。
复习不是简单的把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的过程,而是让学生
学会学习、学会整理、学会归纳。本节课,学生通过课前对“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进行了自主研究,教学中通过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和相互补充以及教师的重点点拨等过程,学生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清晰的印象,从而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 用字母表示数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