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二数学选修2-1人教A全册导学案: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高二数学选修2-1人教A全册导学案: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1页
    高二数学选修2-1人教A全册导学案: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2页
    高二数学选修2-1人教A全册导学案: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用向量方法判定线面位置关系,利用向量方法证明平行问题,利用向量方法证明垂直问题,利用向量方法求角,用向量方法求空间的距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知识点一 用向量方法判定线面位置关系

     (1)设a、b分别是l1、l2的方向向量,判断l1、l2的位置关系:
    ①a=(2,3,-1),b=(-6,-9,3).
    ②a=(5,0,2),b=(0,4,0).
    (2)设u、v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判断α、β的位置关系:
    ①u=(1,-1,2),v=(3,2,).
    ②u=(0,3,0),v=(0,-5,0).
    (3)设u是平面α的法向量,a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判断直线l与α的位置关系.
    ①u=(2,2,-1),a=(-3,4,2).
    ②u=(0,2,-3),a=(0,-8,12).
    解 (1)①∵a=(2,3,-1),b=(-6,-9,3),
    ∴a=-b,∴a∥b,∴l1∥l2.
    ②∵a=(5,0,2),b=(0,4,0),∴a·b=0,∴a⊥b,∴l1⊥l2.
    (2)①∵u=(1,-1,2),v=(3,2,),
    ∴u·v=3-2-1=0,∴u⊥v,∴α⊥β.
    ②∵u=(0,3,0),v=(0,-5,0),∴u=-v,∴u∥v,∴α∥β.
    (3)①∵u=(2,2,-1),a=(-3,4,2),
    ∴u·a=-6+8-2=0,∴u⊥a,∴l⊂α或l∥α.
    ②∵u=(0,2,-3),a=(0,-8,12),
    ∴u=-a,∴u∥a,∴l⊥α.

    知识点二 利用向量方法证明平行问题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
    中,M、N分别是C1C、B1C1的中点.求证:MN∥平面A1BD.
    证明 方法一 如图所示,以D为原点,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可求得

    M (0,1,),N (,1,1),
    D(0,0,0),A1(1,0,1),B(1,1,0),
    于是 =(,0,),
    设平面A1BD的法向量是
    n=(x,y,z).
    n=(x,y,z).
    则n·=0,得
    取x=1,得y=-1,z=-1.∴n=(1,-1,-1).
    又 ·n= (,0,)·(1,-1,-1)=0,
    方法二 ∵ =

    ∴∥,又∵MN⊄平面A1BD.
    ∴MN∥平面A1BD.

    知识点三 利用向量方法证明垂直问题

     在正棱锥P—ABC中,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G是△PAB的重心,E、F分别为BC、PB上的点,且BE∶EC=PF∶FB=1∶2.
    (1)求证:平面GEF⊥平面PBC;
    (2)求证:EG是PG与BC的公垂线段.
    证明 (1)方法一 

    如图所示,以三棱锥的顶点P为原点,以PA、PB、PC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令PA=PB=PC=3,则
    A(3,0,0)、B(0,3,0)、C(0,0,3)、E(0,2,1)、F(0,1,0)、G(1,1,0)、P(0,0,0).
    于是=(3,0,0),=(3,0,0),
    故 =3,∴PA∥FG.
    而PA⊥平面PBC,∴FG⊥平面PBC,
    又FG⊂平面EFG,∴平面EFG⊥平面PBC.
    方法二 同方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E(0,2,1)、F(0,1,0)、G(1,1,0).
    =(0,-1,-1),=(0,-1,-1),
    设平面EFG的法向量是n=(x,y,z),
    则有n⊥,n⊥,
    ∴令y=1,得z=-1,x=0,即n=(0,1,-1).
    而显然=(3,0,0)是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
    这样n· = 0,∴n⊥
    即平面PBC的法向量与平面EFG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平面EFG⊥平面PBC.
    (2)∵ =(1, 1, 1), =(1,1,0), =(0, 3,3),
    ∴·=11= 0,· =33 = 0,
    ∴EG⊥PG,EG⊥BC,
    ∴EG是PG与BC的公垂线段.

    知识点四 利用向量方法求角

     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60°,在四边形ABCD中,∠D=∠DAB=90°,AB=4,CD=1,AD=2.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点B,P的坐标;
    (2)求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 (1)如图所示,以D为原点,射线DA,DC,DP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D=∠DAB=90°,AB=4,CD=1,AD=2,
    ∴A(2,0,0),C(0,1,0),B(2,4,0).
    由PD⊥面ABCD得∠PAD为P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PAD=60°.
    在Rt△PAD中,由AD=2,得PD=2.
    ∴P(0,0,2).
    (2)∵=(2,0,-2), =(2, 3,0)
    ∴cos〈,〉=
    ∴PA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正方体ABEF-DCE′F′中,M、N分别为AC、BF的中点(如图所示),求平面MNA与平面MNB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解 取MN的中点G,连结BG,设正方体棱长为1.
    方法一 ∵△AMN,△BMN为等腰三角形,
    ∴AG⊥MN,BG⊥MN.
    ∴∠AGB为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
    ∵AG=BG=,
    ,设〈,〉=θ,
    2=2+2·+2,
    ∴1=()2+2××cosθ+()2.
    ∴cosθ=,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方法二 以B为坐标原点,BA,BE,BC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B-xyz
    则M(,0, ),N (,,0),
    中点G(,,),
    A(1,0,0),B(0,0,0),
    由方法一知∠AGB为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
    ∴=(,-,-),=(,-,-),
    ∴ cos==,
    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方法三 建立如方法二的坐标系,

    即取n1=(1,1,1).
    同理可求得平面BMN的法向量n2=(1,-1,-1).
    ∴cos〈n1,n2〉=,
    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知识点五 用向量方法求空间的距离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C⊥平面ABCD,且GC=2,求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解 

    如图所示,以C为原点,CB、CD、CG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由题意知C(0,0,0),A(4,4,0),
    B(4,0,0),D(0,4,0),E(4,2,0),
    F(2,4,0),G(0,0,2).
    =(0,2,0),=(-2,4,0),
    设向量⊥平面GEF,垂足为M,则M、G、E、F四点共面,
    故存在实数x,y,z,使 = x + y + z,
    即 = x(0,2,0)+y(2,4,0)+z(4,0,2)
    =(2y4z,2x+4y,2z).
    由BM⊥平面GEF,得⊥,⊥,
    于是·=0,·=0,

    即,解得
    ∴=(-2y-4z,2x+4y,2z)=
    ∴||=
    即点B到平面GEF的距离为.




    考题赏析


    (安徽高考)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O—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
    OA⊥底面ABCD,OA=2,M为OA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
    (2)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
    解 作AP⊥CD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A(0,0,0),B(1,0,0),
    P (0,,0),D (-,,0),
    O(0,0,2),M(0,0,1).
    (1)设AB与MD所成角为θ,
    ∵=(1,0,0),
    = (-,,-1),
    ∴cos =
    .∴θ=.
    ∴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为.
    (2)∵ =(0,,), =(, ,),
    ∴设平面OCD的法向量为n = ( x, y , z ),则
    n·=0, n· = 0.

    取z=,解得n = (0,4, ).设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d,
    则d为在向量n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 =(1,0, 2),∴d=,
    ∴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




    1.已知A(1,0,0)、B(0,1,0)、C(0,0,1),则平面ABC的一个单位法向量是( )
    A. (,,-) B. (,-,)
    C. (-,,) D. (-,-,-)
    答案 D
    =(-1,1,0),是平面OAC的一个法向量.
    =(-1,0,1),=(0,-1,1)
    设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令x=1,则y=1,z=1
    ∴n=(1,1,1)
    单位法向量为:=± (,,).
    2.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E、F分别是正方形A1B1C1D1和ADD1A1的中心,则EF和CD所成的角是( )
    A.60° B.45°
    C.30° D.90°
    答案 B
    3.设l1的方向向量a=(1,2,-2),l2的方向向量b=(-2,3,m),若l1⊥l2,则m=( )
    A.1 B.2 C. D.3
    答案 B
    解析 因l1⊥l2,所以a·b=0,则有1×(-2)+2×3+(-2)×m=0,
    ∴2m=6-2=4,即m=2.
    4.若两个不同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2,-1),v=(-3,-6,3),则( )
    A.α∥β B.α⊥β
    C.α,β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A
    解析 因v=-3u,∴v∥u.
    故α∥β.
    5.已知a、b是异面直线,A、B∈a,C、D∈b,AC⊥b,BD⊥b,且AB=2,CD=1,则a与b所成的角是( )
    A.30° B.45° C.60° D.90°
    答案 C
    解析 设〈,〉=θ,·=(+ +·= ||2= 1,cosθ=,所以θ=60°
    6.若异面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0,-2,-1),b=(2,0,4),则异面直线l1与l2的夹角的余弦值等于( )
    A. B.C.- D.
    答案 B
    解析 设异面直线l1与l2的夹角为θ,
    则cosθ=
    7.已知向量n=(6,3,4)和直线l垂直,点A(2,0,2)在直线l上,则点P(-4,0,2)到直线l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
    解析 =(6,0,0),因为点A在直线l上, n与l垂直,所以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8.平面α的法向量为(1,0,-1),平面β的法向量为(0,-1,1),则平面α与平面β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
    答案 或,
    解析 设n1=(1,0,-1),n2=(0,-1,1)
    则cos〈n1,n2〉=
    〈n1,n2〉=.因平面α与平面β所成的角与〈n1,n2〉相等或互补,所以α与β所成的角为或.
    9.已知四面体顶点A(2,3,1)、B(4,1,-2)、C(6,3,7)和D(-5,-4,8),则顶点D到平面ABC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11
    解析 设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n =(x,y,z)



    令x=1,
    则n = (1,2, ), =(7,7,7)
    故所求距离为,


    10.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平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作EF⊥PB交PB于F.
    (1)证明:PA∥平面BDE;
    (2)证明:PB⊥平面DEF.
    证明 (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DC=a,AC∩BD=G,连结EG,则
    A(a,0,0),P(0,0,a),C(0,a,0),E (0,,),G (,,0).
    于是=(a,0, a), =(,0,),
    ∴ = 2,∴PA∥EG.
    又EG平面DEB.PA平面DEB.
    ∴PA∥平面DEB.
    (2)由B(a,a,0),得 =(a, a, a),
    又 =(0, ,),
    ∵· =
    ∴PB⊥DE.
    又EF⊥PB,EF∩DE=E,∴PB⊥平面EFD.

    11.如图所示,已知点P在正方体ABCD—A′B′C′D′的对角线BD′上,∠PDA=60°.

    (1)求DP与CC′所成角的大小;
    (2)求DP与平面AA′D′D所成角的大小.
    解 

    如图所示,以D为原点,DA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 =(1,0,0), = (0,0,1).
    连结BD,B′D′.
    在平面BB′D′D中,
    延长DP交B′D′于H.
    设 = (m,m,1) (m>0),由已知〈,〉= 60°,
    由·= ||||cos〈,〉,
    可得2m =
    解得m =,所以=(,,1),
    (1) 因为cos〈,〉=
    (2) 所以〈,〉= 45°,
    即DP与CC′所成的角为45°.
    (2)平面AA′D′D的一个法向量是= (0,1,0).
    因为cos〈,〉=
    所以〈,〉= 60°,
    可得DP与平面AA′D′D所成的角为30°.
    12.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PA⊥平面ABCD,PA=AD=2,∠BAD=60°.
    平面PBD⊥平面PAC,
    (1)求点A到平面PBD的距离;
    (2)求异面直线AB与PC的距离.
    (1)解 以AC、BD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AC、BD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3,0,0),B(0,1,0),C(,0,0),D(0, 1,0),P(3,0,2).
    设平面PBD的一个法向量为n1=(1,y1,z1).
    由n1⊥, n1⊥,可得n1=(1,0,).
    (1)=(,0,0),点A到平面PBD的距离,
    ,
    13.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以∠AB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 = 2a,BB1 = 3a,D为A1C1的中点,在线段AA1上是否存在点F,使CF⊥平面B1DF?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以B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B-xyz.
    假设存在点F,使CF⊥平面B1DF,
    并设 =λ=λ(0,0,3a)=(0,0,3λa)(0

    相关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新课导学,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A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新课导学,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学案设计,共10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