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2.1曲线与方程学案设计
展开曲线与方程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在理解和掌握两种圆锥曲线(双曲线只要求理解)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基础上,能熟练的解决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一些问题。二、预习内容 1.过点(2,4)作直线与抛物线=8x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有( )A.一条 B.两条 C.三条 D.四条2.双曲线=1的左焦点为F,点P为左支下半支上任意一点(异于顶点)则直线PF的斜率的变化范围是 ( )A.(∞,0) B. (1,+∞)C.(-∞,0)∪(1,+∞) D.(-∞,-1)∪(1,+∞)3.直线y=kx+1与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1恒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 (0,1) B. (0,5) C. [1,+∞) D. [1,5)答案:BCA课堂探究学案【学习目标】 1.根据已知条件求平面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2.会根据已知条件求一些简单的平面曲线方程.3.会判断曲线和方程的关系.【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求曲线方程的步骤:(1)依据题目特点,恰当选择坐标系; (2)用M(x,y)表示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F(x,y)=0;(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5)证明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学习难点:依据题目特点,恰当选择坐标系及考查曲线方程的点的纯粹性、完备性.【学习过程】复习回顾 我们已经建立了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利用这两个重要概念,就可以借助于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把曲线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用曲线上点的坐标(x,y)所满足的方程f(x,y)=0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新课学习1.解析几何与坐标法:我们把借助于坐标系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叫做坐标法. 在数学中,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知识形成了一门叫解析几何的学科.因此,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 2. 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说明:本节主要讨论求解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3. 典型例题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A(-1,2)、B(3,-4),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变式训练:证明到两定点A、B的距离是8,求到两定点距离平方和是50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注:用“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来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f(x,y)=0.证明中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设M(x0,y0)是曲线C上任一点,证明(x0,y0)是f(x,y)=0的解;第二步,设(x0,y0)是f(x,y)=0的解,证明点M(x0,y0)在曲线C上.小结曲线C和二元方程f(x,y)=0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若P(x0,y0)∈C,则f(x0,0)=0成立;2.若f(x0,y0)=0,则P(x0,y0)∈C用“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来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f(x,y)=0.证明中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设M(x0,y0)是曲线C上任一点,证明(x0,y0)是f(x,y)=0的解;第二步,设(x0,y0)是f(x,y)=0的解,证明点M(x0,y0)在曲线C课后练习与提高1.已知点、,动点,则点P的轨迹是( ) 圆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2.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1,F2,P是这个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延长F1P到Q,使得|PQ|=|F2P|,求Q的轨迹方程是 . 答案:1. D 2. ⒊在△PMN中,tan∠PMN=,tan∠MNP=-2,且△PMN的面积为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以M、N为焦点,且过点P的椭圆的方程. (方程为+=1) 4、如下图,P是抛物线C:y=x2上一点,直线l过点P且与抛物线C交于另一点Q.若直线l与过点P的切线垂直,求线段PQ中点M的轨迹方程.( PQ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y=x2++1(x≠0))曲线与方程 【教学目标】 1.根据已知条件求平面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2.会根据已知条件求一些简单的平面曲线方程.3.会判断曲线和方程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求曲线方程的步骤:(1)依据题目特点,恰当选择坐标系;(2)用M(x,y)表示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F(x,y)=0;(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5)证明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教学难点:依据题目特点,恰当选择坐标系及考查曲线方程的点的纯粹性、完备性.【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师:上一节,我们已经建立了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利用这两个重要概念,就可以借助于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把曲线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用曲线上点的坐标(x,y)所满足的方程f(x,y)=0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方法.讲授新课1.解析几何与坐标法:我们把借助于坐标系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叫做坐标法. 在数学中,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知识形成了一门叫解析几何的学科.因此,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2.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说明:本节主要讨论求解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3. 典型例题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A(-1,2)、B(3,-4),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解:(1)易求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1,-1),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这说明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设点M (m,n)的坐标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M到A、B的距离分别为,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变式训练: 证明到两定点A、B的距离是8,求到两定点距离平方和是50的动点的轨迹方程。证明:1.建立合适的坐标系以AB所在的线段为X轴,中点为原点做y轴,则A的坐标为(-4,0);B的坐标为(4,0)设M(x,y)是圆上任意一点.由题意得:2.设(x0,y0)是方程x2+y2=9的解,那么x02+y02=9.若M为(x0,y0)对应的点,这说明点M在曲线上,即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曲线上。 由1、2可知,x2+y2=9是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等于3的圆的方程. 注:用“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来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f(x,y)=0.证明中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设M(x0,y0)是曲线C上任一点,证明(x0,y0)是f(x,y)=0的解;第二步,设(x0,y0)是f(x,y)=0的解,证明点M(x0,y0)在曲线C上. 三.小结:曲线C和二元方程f(x,y)=0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若P(x0,y0)∈C,则f(x0,y0)=0成立;2.若f(x0,y0)=0,则P(x0,y0)∈C用“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来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f(x,y)=0.证明中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设M(x0,y0)是曲线C上任一点,证明(x0,y0)是f(x,y)=0的解;第二步,设(x0,y0)是f(x,y)=0的解,证明点M(x0,y0)在曲线C四.作业:课后习题
选修2-1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选修2-1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共2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2.1曲线与方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2.1曲线与方程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新课导学,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