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人教版新课标A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新课标A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学案设计,共4页。
运用余弦定理解决解三角形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余弦定理的基本应用;
难点:利用勾股定理证明余弦定理。
(三)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1、如何利用勾股定理证明余弦定理?
2、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体现了三角形中的边角的什么关系?
3、总结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类型。
课堂讨论:
得出结论:
正余弦定理从分体现了三角形中边角的互化,利用三角恒等式变换解三角形。
解三角形常见类型:
例题讲解:
例1、在ABC中,设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若
且,求边b,c的值。
例2、在ABC中,, 。
(I)求sinA的值; (II)设AC=,求ABC的面积。
例3、在中,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已知,且,求b.
解三角形的习题课
例1、的面积是30,内角所对边长分别为,。
(Ⅰ)求;
(Ⅱ)若,求的值。
例2、在中,分别为内角的对边,且
(Ⅰ)求的大小;
(Ⅱ)若,试判断的形状.
例3、中,为边上的一点,,,,求
例4、已知的内角,及其对边,满足,求内角.
例5、在△ABC中,已知B=45°,D是BC边上的一点,AD=10,AC=14,DC=6,求AB的长.
例6、在ABC中,。
(Ⅰ)证明B=C;(Ⅱ)若=-,求sin的值。
例7、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设S为△ABC的面积,满足。
(Ⅰ)求角C的大小; (Ⅱ)求的最大值。
基本类型
一般解法
已知两角及
其中一边。
如:A,B,a.
1、由,求出C.
2、根据正弦定理求出,b、c.
已知两边和
它们的夹角,
如:a,b,C.
1、根据余弦定理求出c.
2、根据求出A.
3、由,求出B.
已知三边
利用余弦定理先求出两角,再由,求出第三个角。
已知两边及其
中一边的对角。
如:a,b,A.
利用正弦定理求角B。(注意两解)
2、由,求出角C.
3、再由正弦或余弦定理求出边c.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第二章 数列综合与测试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第二章 数列综合与测试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公式法,观察法,知前项的和求,知前项的积求,知的递推关系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3.4 基本不等式导学案,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