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5第一章 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 正弦定理(一)
自主学习
1.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2.在Rt△ABC中,C=90°,则有:
(1)A+B=90°,0°<A<90°,0°<B<90°;
(2)a2+b2=c2(勾股定理);
(3)sin A=,cos A=,tan A=,sin B=,cos B=,tan B=;
(4)=c,=c,=c.
3.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这个比值是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2R.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及对应的三边a、b、c,试用向量法证明正弦定理.
证明 (1)若△ABC为直角三角形,不妨设C为直角.
如图所示,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
=sin A,=sin B,
所以==c=2R
(2R为外接圆直径).
∵C=90°,
∴sin C=1,=c=2R.
∴===2R.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过A点作单位向量i⊥,则有:
i·=i·(-)=i·-i·,
∵i⊥
∴i·=0,
∴i·=i·,
即ccos(90°-A)=acos(90°-C),
∴csin A=asin C,
∴=.
同理可证:
=;=.
∴==.
(3)若△ABC为钝角三角形,可仿(2)证明.
综上,==.
对点讲练
已知两角和一边解三角形
例1 在△ABC中,a=5,B=45°,C=105°,解三角形.
分析 要注意在△ABC中隐含条件A+B+C=180°的运用.
解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A+B+C=180°,
所以A=180°-(B+C)=180°-(45°+105°)=30°.
由正弦定理==,
得b=a·=5·=5;
c=a·=5·=5·
=5·=(+).
总结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和三内角这六个量中的三个量,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可以求解其余的三个量.
变式训练1 在△ABC中,已知a=2,A=30°,B=45°,解三角形.
解 ∵==,
∴b====4.
∵C=180°-(A+B)=180°-(30°+45°)=105°,
∴c====2+2.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例2 在△ABC中,a=2,b=6,A=30°,解三角形.
分析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先判断三角形是否有解,若有解,解该三角形.
解 a=2,b=6,a<b,A=30°<90°.
又因为bsin A=6sin 30°=3,a>bsin A,
所以本题有两解,由正弦定理得:
sin B===,故B=60°或120°.
当B=60°时,C=90°,c==4;
当B=120°时,C=30°,c=a=2.
所以B=60°,C=90°,c=4或B=120°,
C=30°,c=2.
总结 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首先求出另一边的对角的正弦值,根据该正弦值求角时,需对角的情况加以讨论.
变式训练2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60°,a=,b=1,则c等于( )
A.1 B.2 C.-1 D.
答案 B
解析 由正弦定理=,
可得=,
∴sin B=,故∠B=30°或150°.由a>b,
得∠A>∠B,∴∠B=30°,故∠C=90°,
由勾股定理得c=2.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例3 不解三角形,判断下列三角形解的个数.
(1)a=5,b=4,A=120°;
(2)a=9,b=10,A=60°;
(3)c=50,b=72,C=135°.
解 (1)sin B=sin 120°=×<,
所以三角形有一解.
(2)sin B=sin 60°=×=,
而<<1,
所以当B为锐角时,
满足sin B=的角有60°<B<90°,
故对应的钝角B有90°<B<120°,
也满足A+B<180°,故三角形有两解.
(3)sin B==sin C>sin C=,
所以B>45°,所以B+C>180°,故三角形无解.
总结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此类问题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具体判断方法是:可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也可作图判断.
变式训练3 不解三角形,判断下列三角形解的个数.
(1)a=7,b=14,A=30°;
(2)a=30,b=25,A=150°;
(3)a=7,b=9,A=45°.
解 (1)A=30°,a=bsin A,故三角形有一解.
(2)A=150°>90°,a=30>b=25,故三角形有一解.
(3)A=45°,bsin 45°<a<b,故三角形有两解.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两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和其它两个角,这时三角形解的情况比较复杂,可能无解,可能一解或两解.例如:已知a、b和A,用正弦定理求B时的各种情况.
A为锐角 | a<bsin A | a=bsin A | bsin A<a<b | a≥b |
无解 | 一解(直角) | 两解(一锐角,一钝角) | 一解(锐角) | |
A为直角 或钝角 | a≤b | a>b | ||
无解 | 一解(锐角) |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在△ABC中,下列等式中总能成立的是( )
A.asin A=bsin B B.bsin C=csin A
C.absin C=bcsin B D.asin C=csin A
答案 D
解析 由余弦定理知D正确.
2.在△ABC中,已知a=18,b=16,A=150°,则这个三角形解的情况是( )
A.有两个解 B.有一个解 C.无解 D.不能确定
答案 B
解析 因为a>b,A为钝角,所有只有一个解.
3.在△ABC中,已知a=8,B=60°,C=75°,则b等于( )
A.4 B.4 C.4 D.
答案 C
解析 方法一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180°-(B+C)=45°.根据正弦定理,
b===4.
方法二 如图,过点C作CD⊥AB,由条件可知A=45°,而由CD=asin 60°=bsin 45°,得b=4.
4.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如果c=a,B=30°,那么角C等于( )
A.120° B.105° C.90° D.75°
答案 A
解析 ∵c=a,∴sin C=sin A=sin(180°-30°-C)=sin(30°+C)=,
即sin C=-cos C.
∴tan C=-.又C∈(0,π),∴C=120°.
5.在△ABC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
A.b=10,A=45°,C=70° B.a=30,b=25,A=150°
C.a=7,b=8,A=98° D.a=14,b=16,A=45°
答案 D
解析 对于A,由三角形的正弦定理知其只有一解;对于B,∵a>b,即A>B,且A=150°,∴只有一解;对于C,a<b,即A<B,且A=98°,∴无解.
二、填空题
6.在△ABC中,AC=,BC=2,∠B=60°,则C=________.
答案 75°
解析 由正弦定理=,∴sin A=.
∵BC=2<AC=,∴A为锐角,∴A=45°.
∴C=75°.
7.在△ABC中,已知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若b=2a,B=A+60°,则A=______.
答案 30°
解析 b=2a⇒sin B=2sin A,又∵B=A+60°,
∴sin(A+60°)=2sin A,
即sin Acos 60°+cos Asin 60°=2sin A,
化简得sin A=cos A,∴tan A=,∴A=30°.
8.在△ABC中,a=x,b=2,B=45°,若三角形有两解,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2<x<2
解析 因三角形有两解,所以asin B<b<a,
即x<2<x,∴2<x<2.
三、解答题
9.在△ABC中,若a=2,A=30°,讨论当b为何值时(或在什么范围内),三角形有一解,有两解或无解?
解 当a<bsin 30°,即b>2a,b>4时,无解;
当a≥b或a=bsin A,
即b≤2或b=4时,有一解;
当bsin A<a<b,即2<b<4时,有两解.
10.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2B,a、b、c所对的角分别为A、B、C,求的取值范围.
解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C<90°,
即∴30°<B<45°.
由正弦定理知:
===2cos B∈(,),
故所求的范围是(,).
高中人教版新课标A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新课标A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导学案,共2页。
数学必修5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导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5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必修5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导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5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