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十面埋伏 教学设计 (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6/125040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艺版七年级下册楚商 十面埋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湘艺版七年级下册楚商 十面埋伏教学设计,共2页。
十面埋伏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2、通过对民族器乐曲《十面埋伏》的了解和欣赏,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十面埋伏》,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知识与技能:1、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知晓琵琶的音色及琵琶的艺术表现力。2、培养学生的民乐欣赏能力,听赏《十面埋伏》能够用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2学情分析 本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音乐实验教材,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八音和鸣(二)》。本教材编选“相关文化”的内容,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新音乐课标明确提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强调音乐与社会生活、与姊妹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是新音乐课标又一闪光点,这种学科定位,结束了过去音乐学科作为术科的历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打破学科中心、摆脱专业化教学怪圈的得力措施。湘版实验教材在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与相关文化方面有独到的编排和精巧的设计。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琵琶的音色。教学难点:感受琵琶的艺术表现力。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营造氛围,激情导入 1、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介绍民族弹拨乐器——琵琶琵琶简介: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在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活动2【讲授】欣赏《十面埋伏》 1、初听乐曲生:说一说这首乐曲情绪是怎样?生:《十面埋伏》,乐曲惊天动地,激昂高亢,跌宕起伏。师:简介故事梗概,活动3【活动】复听乐曲,想想会有哪些场景出现? ⑴列营 ⑵吹打 ⑶点将 ⑷排阵 ⑸走对 ⑹埋伏 ⑺鸡鸣山小战 ⑻九里山大战 ⑼项王败阵 ⑽乌江自刎 ⑾众将奏凯 ⑿诸将争功 ⒀得胜回营师:乐曲分为几个部分?生:三个部分 ?战前准备 ?决战 ?“乌江自刎”活动4【练习】音乐游戏——“比比谁的耳朵灵” 列营吹打埋伏活动5【测试】学生分组朗诵《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活动6【活动】教师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吗?音乐虽然是抽象语言,但欣赏古曲《十面埋伏》后,我们无不被它所感染。那血淋淋尘土飞扬的战争场面,已经输入到每位同学的脑海中。让我们能到历史的恢弘与事态变迁。让我们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的旅行,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子曰:“取法乎上”,《十面埋伏》就是最好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原始狩猎图 梅花三弄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原始狩猎图 梅花三弄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介绍乐器分类“八音”,介绍骨笛,欣赏《原始狩猎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原始狩猎图 梅花三弄教案,共2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