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八年级上册让世界充满爱 欢乐颂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欢乐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2.学唱歌曲《欢乐颂》;
3.体会博爱、自由、平等、友爱的精神。
2重点难点
重点:1.贝多芬的简单介绍;
2.《欢乐颂》歌曲背景介绍及学唱。
难点:《欢乐颂》歌曲学习。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猜猜他是谁?
通过提示,猜猜他是谁?
提示一:他是一位德国的音乐家。
提示二: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音乐工作者。
提示三:他后天失聪。
答案:贝多芬
活动2【讲授】贝多芬介绍
1.贝多芬简历介绍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被称为“乐圣”。
2.贝多芬作品类型及代表曲目
《第四“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3.通过视频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活动3【讲授】初听《欢乐颂》,了解创作背景
1.出示课题,初听与感受作品,了解创作背景:
①1815年,封建复辟终于在欧洲全面降临,贝多芬感到了真正的压抑和愤慨。
②思想和艺术上的经历得到了深入升华,并坚信青年时代所树立自己的信仰。
③命运经历多变锤炼着真正的人生,“通过斗争,得到胜利!经过痛苦换来欢乐”。
④完全失聪的病痛中创作了人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强烈、完美地表达自己的信念。
⑤借席勒的《欢乐颂》,讴歌“人类消除一切分歧,团结结成兄弟”,唱出了他终生向往的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最强音。
2.创作方法:
①旋律:吸取了古典音乐之特点,简介、质朴、级进、推入。
②节奏:频繁变换,切分、附点,造成强烈的动力性。
③力度:起伏大;不断的加大、最后推向辉煌。
④速度:由慢渐快,加速推进,形成强烈感染力量和宏伟的气魄。
活动4【讲授】《欢乐颂》学唱
1.4/4 拍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2.节奏型讲解:X X X X
3.歌曲学唱:
(1)跟唱旋律
(2)跟唱歌词
(3)纠正错误
(4)整体跟伴奏演唱
活动5【练习】课堂练习
1.被称为“乐圣”的贝多芬是_____国人,也是维也纳_______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歌曲《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的_______交响曲,也称为________交响曲,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地背唱歌曲《欢乐颂》。
湘艺版月光 秋的巧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艺版月光 秋的巧语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上册月光 秋的巧语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上册月光 秋的巧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上册让世界充满爱 欢乐颂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上册让世界充满爱 欢乐颂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讨论与归纳,实践与创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