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环县第四中学(745700) 沈涛一、设计思想以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采用新颖、恰当、易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二、课标分析本节课课标要求“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因此对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不必详细分析,但需明确太阳辐射以及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在分析过程中就辩证地看待“影响”,既包括有利的方面,也包括不利的方面,在这里可以运用事例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减弱对概念的处理,可适当指导学生观察太阳和太阳黑子等,加深对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理解。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授两方面的内容: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丰富的光热资源,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它也是风能、水能与生物能等的最终能量来源;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它会扰动地球大气层(主要是电离层)而中断无线短波通讯,它也会对地球气候产生周期性影响,它还会引起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四、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整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比较弱,对资料进行分析有一定难度;学生刚进入高中,尚未习惯从理性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另外,初中地理没有宇宙相关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知识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逐渐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注重分析与综合的能力的培养;本节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应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运用实例分析,逐步学生运用地理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且在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对探索地理事物的热情。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太阳能量的来源并运用实例总结其对地球环境的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运用给出的太阳大气层结构图,指出太阳大气分层以及各层特点。3、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掌握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几个方面;能够运用探究的方式分析生活中存在的其它现象和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太阳活动为地球的影响,学会用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六、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难点: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七、教学与学法:以问题探究为主,结合小组讨论、事例分析完成教学内容。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媒体运用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协助推进设计意图课堂引入展示部分国家国旗师生交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这些国家为什么将太阳放在了国旗上?用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课教学内容。·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图片及其概况阅读课本第一段及P9阅读材料,思考:太阳的组成、太阳辐射的定义及能量来源。设问并强调:物体辐射共性、太阳辐射定义、能量来源。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问题答案,树立学习信心。相关图片及知识梳理分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读P8图1、图2,合作完成P9活动题,并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第二组:读P8图3、图4,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教师点拨、引导、提问,并针对学生的回答适时的总结。2、如何理解“煤是太阳提供的能源”?1、为学生搭建合作探究的平台,有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性。2、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突出本课重点。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播放新闻:监测太阳风暴,及时提供预报学生观看新闻,初步感知太阳活动、风暴、黑子及其对通信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引导承转:报道中提到的太阳活动、太阳风暴、太阳黑子究竟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对通信有什么影响?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用时事新闻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态展示太阳大气结构图阅读P10第一段及图1.10,了解一下太阳大气的分层。 教师待学生阅读后,强调光球、色球与日冕层的区别:亮度、温度、位置、厚度。这部分内容简单,学生阅读即可了解,教师适当强调细节即可。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展示黑子与耀斑相关图片分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黑子组和耀斑组。阅读P10第二段及图1.11、图1.12,完成P11页活动题,说说黑子和耀斑的相关知识,比一比那个小组说的好。1、教师过渡,讲述太阳活动定义,并指导学生合作学习。2、引导学生从概念、发黑发亮原因、发生区域、周期等方面说明。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学习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发展。展示相关图片案例探究: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那些不同的影响?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梳理、点拨与小结:1、观看“极光”的位置与时间要求。2、三种影响可概况为对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影响两个方面。3、适当延伸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4、降低影响的办法。分析案例,提取有效信息,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概况能力。课堂小结采用纲领式相互联系的框图进行小结,让知识变的系统有序、深化提高。课堂检测展示检测题学生探讨并回答教师评价、点拨检测反馈课外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可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相关案例,总结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课堂致使延伸到课外,学以致用。九、教学反思:1、在教学活动上,让学生多一点参与,少一点旁观。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活动主要采用的是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有关资料和理论依据,自己去寻找或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完成教学目标。在以往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习惯了做旁听和旁观者,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变成学堂,就是要求教师多设计组织一些课上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具有认知性,还具有实践性和交往性,学生卷入其中,不仅获知练技,还能充分体验自我意识,树立自我形象,这对学生自主发展十分有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规律,联系实际安排,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给学生创造多说,多练,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社会生存能力。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新课改理念。一些简单的知识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完成 2、在学习内容上应灵活变化从学生方面来考虑,多一点选择就会多一点自主,少一点唯一就会少一点束缚。因材施教,既是根据人"材"而施教,也是凭借教"材"而施教。要把内容选精又选足,同时在施教时,保底而不封顶,划界而不封疆,允许学生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显然这种教学境界靠教师讲是无法实现的,唯靠分层设计与指导,自主学习加强合作才能达到。教学内容既体现为知识与技能,也体现为情感和态度;既体现为结论、答案,又体现为训练、作业,都要留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3、在学习反馈上,让学生多一点鼓舞,少受一点沮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时时需要来自老师和同学的信息反馈,以感受自己学习的效果,其中尤其重要的问题是自信心的促进。成功感能带来鼓舞和信心,挫折感易造成沮丧和自卑。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评价特别是评价的态度。在这次地理课堂中,学生始终处在学习兴趣所激发的学习热情之中,或探究、或表演、或讨论,全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置身其中,看不到失败者,看不到被遗弃的角落,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学生实质上是在与老师合作创造并发展着课程,从而赋予了课程全新的含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及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诊断提问,新课导入,授导新知,教师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