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2.1《平行线》课堂实录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它的表示方法和画法.
2、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行线的定义、画法以及平行线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生:坐下。
师:请每人拿出两只笔表示直线,这两条直线之间有哪些位置关系呢?请把你得到的结论用几何图形画出来.
生:实践操作,指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师:这三种位置关系如果用两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来表示,分别是几个交点?
生:一个,没有、无数多个
师:对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以及三条直线相交的情况都已进行过研究,下面就要开始研究两条直线没有交点的情况,这样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板书课题。
生:读本节课寄语:
给我最大快乐的,
不是已懂的知识,
而是不断的学习.
----高斯
师:展示图片: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观察图片,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初步体会两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情况.
(二)实践探究,解读新课
1.平行线的定义.
师:什么叫做平行线?
生: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吗?
生:分组讨论,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师:强调:对重合的两条直线只看作一条,因此得到以下结论: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生:完成随堂练习
师:两直线平行需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生:两直线平行需满足3个条件: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直线。
2.生活中充满了“平行”
师:展示图片,请大家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平行线的实例.
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平行线?
生: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平行线?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笔直铁路的铁轨如果不平行,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笔直铁路的铁轨如果不平行,火车回脱轨,后果不堪设想。
师:你认为滑雪运动的关键是什么?
生:分组讨论,点名回答:我认为滑雪运动的关键是两只雪橇互相平行.
师:请欣赏下列图片,美在哪里?
生:讨论回答。
3.平行线的表示方法
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思考平行怎样表示?
生;平行用“∥”表示,读作“平行于”
如: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也可记作CD∥AB,因为两条直线平行是相互的.如果用m、n表示这两条直线,那么m与n平行记作m∥n.
4、平行线的画法.
师:你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线吗?
工具: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或用两块三角板.(一块代替直尺)
教师演示:并强调步骤: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注意:直尺不能动;不能徒手画;两条线段平行,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5.实践活动发现平行线的性质
如图,直线AB外有两点P、Q.
(1)师:你能过点P画一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吗?
生:能,并操作,
师:再过点Q画一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
生:操作,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公理.
师:它与前面所画的直线平行吗?
生:分组讨论,猜想得到: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简单说成: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实质是:平行线具有传递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平行公理,猜想得到平行公理的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习,达成目标
师:请同学们在导学案上完成,比一比,
生:独立完成。
师:点评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线段必相交
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
C.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有且只有两条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的交点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三条直线AB,CD,EF,若AB//EF,CD//EF,则 // ,理由是:
5.直线a的同侧有A、B、C三点,且AB∥a,BC∥a,试判断A、B、C三点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6.AB、CD、EF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AB∥CD,EF与AB相交于点P.EF能与CD平行吗?为什么?
7.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如图(1),过点A画EF ∥ BC;
(2)如图(2),在∠AOB内取一点P,过点P画PC ∥ OA交OB于C,PD ∥ OB交OA于D.
设计意图:通过题组练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
1.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本节课学了哪些具体内容和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平行的概念和画法,平行线的性质.
(2)学习了从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3.思考题:画图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情况.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归纳与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12页练习;
2.请有兴趣的同学利用所学的平行知识,设计一幅优美的图案,并配上恰当的说明词.
设计图案,展示作品
殷诗蓝同学:“我设计的是一艘小船,希望我在学习上是一帆风顺的”;
曾繁尧同学:“我设计是一盏灯:光明的使者”;
王文杰同学:“我希望我的学习像火箭一样的速度上升”;
王书博同学:“我设计是一条小鱼,我希望我在学习上如鱼得水”;
周琦同学:“我设计的两个人手牵手,我希望同学之间和睦相处”;
王文杰同学:“我设计是一盏座金字塔,希望我能到达金字塔最顶端”;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要求,引导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时间图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
(五)板书设计:
1.平行线的定义.
2.生活中充满了“平行”
3.平行线的表示方法和画法:
4.平行线的画法: 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5.平行公理及推论: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六)课后作业(请选做4题):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a∥d,b∥c,所以c∥d B. 因为a∥c,b∥d,所以c∥d
C因为a∥b,a∥c,所以b∥c D. 因为a∥b,d∥c,所以a∥c
2、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三条直线交点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条线段平行,是指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
B. 两条射线平行,是指两条射线所在的直线平行
C.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线段没有公共点,则一定平行
D.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射线没有公共点,则不一定平行
4.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相交或平行 B.垂直或相交
C.平行或垂直 D.相交或垂直或平行
5.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
A.有且只有一条 B.有两条
C.不存在 D.不存在或只有一条
6.直线a∥b,b∥c,d与a相交于点M.
①试判断a与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判断c与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7.如图,AO∥CD,BO∥CD,且∠AOC∶∠AOB=1∶3,求∠AOC的度数.
8.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过点P直线AB的平行线.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平行线的概念及其表示,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