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063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063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063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所示,“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 捞上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
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大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 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绕ON前后转动板EB.绕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
如果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 B 始终能与A 的像重合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海市蜃楼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C.
日食和月食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让一束光斜射向一块玻璃砖。这束光射入玻璃和射出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
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A.夜视仪B.遥控器
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小明同学学过光的折射现象后,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斜向上射入久放的白糖水,发现了一 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的,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 他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是( )
该光路是可逆的
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会沿直线传播
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D. 白糖水的浓度不是均匀的
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27 分)
下图是“金环日食”天象,这是由于光沿 传播,当月球运行至 之间时, 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金环日食”,这是因为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 现象。
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 5 m 处,若人以 0.5 m/s 的速度向镜移动 6 s 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
m,此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 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
如图所示,水池底部A处有一光源,没倒水时在侧壁B处形成一个亮的光斑。当向水池中加水至 EF处时,亮斑在B点的 (选填“上方”“下方”或“原处”),当水面到达 CD时,亮斑在 B点的 (选填“上方”“下方”或“原处”)。
三、作图题(9 分)
如图所示,一束水平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图上作出反射 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如果有 3 mm 厚和 2 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
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15.(2018·黑龙江绥化中考)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 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
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 E 入射时,在纸板 F 上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
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 ; (3) 他让一束光线沿着 BO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4)对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 光线是唯一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由题图知,站在高处的人能够看到远处的美丽景色,而站在低处的“我”由于大山的阻挡看不到,原因是远处景物的光被大山挡住了,无法进入站在低处的“我”的眼睛,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故选项A 正确。
2.B
3.C 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O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然后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或增大,即改变光线 AO与 ON之间的夹角,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与前 一次实验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故正确的选项是C。
4.A 在较暗的环境里可以减少其他光线对烛焰像的干扰,使像更清晰,故选项 A 正确;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选项 B 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故选项 C 错误;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所以当改变玻璃板位置时,B 不能与 A 的像重合,故选项 D 错误。
5.C
6.B由题图可知,光的传播发生了两次折射,第一次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第二次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第一次折射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选项 B 正确。
7.C红外线的波长较长,热作用强,故夜视仪、遥控器和全自动感应水龙头都是应用红外线;紫外线的波长短,频率高、能量大,可进行杀菌消毒,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紫外线照射时,能够使荧光物
质发光,验钞机应用的是紫外线,故选项C 正确。
8.D
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27 分)
解析 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被月球挡住,从而在地球上形成一个太阳光所不能到达的区域,这就是“日食”;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由于空气不均匀,所以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在地球上就看到了“金环日食”。
答案 直线 太阳和地球 折射
解析 人以 0.5 m/s 的速度向镜移动 6 s,即移动了 3 m,则此时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5 m-3 m=2 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人与镜中的像相距 2×2 m=4 m。物体 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即镜中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与其他因素无关,故此人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答案 4不变
1. 解析 入射光线与液面成 30°角,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 60°,即入射角为 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是 60°,则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180°-60°-83°=37°,即折射角为37°。
答案 60°37°
解析 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 EF位置时,光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亮斑在 B的下方,如图甲中 B'所示。水池内没有水的时候,光沿直线传播从 A点射向 B点,当水面上升至CD位置时,光只在水中进行传播,并且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亮斑在 B的原处,如图乙中B″所示。
答 案下方原处三、作图题(9 分)
解析 先过入射点作法线,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玻璃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答案 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解析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在烛焰一侧能透过玻璃板看到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使烛焰的像恰好在未点燃蜡烛的焰心,这样能正确找到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前后 有两个反射面,为了避免由于两次反射成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时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来做实验。(2) 当未点燃的蜡烛与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重合时,这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由于像物对称,所以若玻璃板不竖直,则蜡烛通过玻璃板成像在斜上方,这样就很难用另一支点燃的蜡烛来确定像的位置。(4)
在实验记录的基础上,将像点与物点用线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答案 (1)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
像和物大小相等
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只要写出 其中一个步骤就对)
解析 (1)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 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以法线 ON 为轴线,把纸板 F 向后缓慢旋转,在 F 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只有在 E、F 板在同一平面上时,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F 沿 BO 射到 O 点,反射光线将沿图中的 OA 方向射出,这说明光路是可逆
的。
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有唯一的反射光线。
答案 (1)不能(2)以法线 ON 为轴线,把纸板 F 向后缓慢旋转(3)可逆(4)反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