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7页。
统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 ( 4分 ) 根据意思写词①看看前,看看后。________②乘别人没有防备。________③挺着身儿出击。________④好像哭泣又好像诉说。________2. ( 3分 ) 给划线的词找两个近义词。①呵斥________A.训斥B.排斥C.斥责D.呵欠②傲慢________A.骄傲B.缓慢C.傲气D.高傲③倘若________A.当然B.假如C.如果D.果然3. ( 3分 ) 写出近义词
勇猛—________ 凝视—________ 贪玩—________ 4. ( 4分 ) 写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①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 , 仔细掂量着每一步。________ ________
②它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________
③这些食料并不奢侈。________ 5. ( 6分 ) 比一比,再组词。
侮________ 辛________ 抗________
海________ 幸________ 坑________ 6. ( 3分 ) 选择正确的读音。
zhé shé zhē
折________腾 折________叠 折________本儿 二、单选题7. ( 8分 )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或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看守 ( ) A.kān
B.kàn(2)供养不周 ( ) A.ɡōnɡ
B.ɡònɡ(3)奢侈 ( ) A.sē cǐ
B.shē chǐ(4)窥伺 ( ) A.ɡuī cì
B.kuī sì8. ( 2分 ) 体会句子的感情,选择正确的答案( )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A. 责备猫贪玩到了极点,作者很生气。
B. 表面上是责备的话,但说的亲切,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9. ( 2分 ) 句子意思正确的是( )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A. 责备猫贪玩到了极点,作者很生气。 B. 表面上是责备的话,但说的亲切,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10. ( 2分 ) 根据句子的意思准确地选择字义。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胜: A. 赢,占优势 B. 超过 C. 优美的 D. 尽 E. 能承受11. ( 6分 )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变化多端( ) A.端正,不歪斜
B.东西的一头
C.头绪
D.用手很平正地拿着(2)枝折花落( ) A.断
B.亏损
C.姓(3)粗细各异( ) A.分开
B.不同的
C.特别的
D.奇怪三、判断题12. ( 6分 ) 判断题。 (1)“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这句话的意思是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2)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架子十足”,高傲得很,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白鹅“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写法上的相同点是,都通过生动描写鹅的步调从容来表现它的高傲;不相同的是:前者具体描写了鹅的叫声和吃相,后者具体描写了鹅在河湾戏水的情景。 (3)老舍笔下的猫古怪又可爱,但老舍笔下的母鸡令人生厌。 13. ( 6分 ) 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判断对错。 (1)本文是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叙的。 (2)本文运用的是衬托的写作方法,前半部分写作者对母鸡的讨厌,后半部分写作者对母鸡的尊敬。 (3)本文通过点滴的小事,表现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赞颂了母爱的伟大。 四、问答题14. ( 5分 ) 根据要求完成词语。
看下边这幅图,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些四字词语形容可爱的小猫呢?请写一写。
15. ( 5分 ) 《母鸡》的作者对母鸡究竟是讨厌还是喜爱? 五、综合题16. ( 6分 ) 带着问题来读书。 (1)本文是( )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A.老舍
B.丰子恺(2)课文以作者的________变化为线索,(A,空间 B,情感)由对母鸡的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颂了________。 17. ( 8分 ) 给下列句子找出正确的关联词语。 不但……而且 无论……都因为……所以 任凭……也(1)________我说多少好话,他________不肯原谅我。 (2)蒲公英的种子________飞到什么地方,________能生根、发芽。 (3)小红________学习好,________还是老师的好助手。 (4)________昨天下了一夜的大雪,________马路上的积雪很多。 18. ( 6分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吠形吠声 一只狗,偶然“汪汪”一叫,许多狗听到了,就会“汪汪汪汪”地跟着乱叫起来。这第一只狗,也许果真看见了什么可疑的人或其他东西,所以大惊小怪地叫了起来,而别的那些狗,却往往什么也没有看见,不过是跟着瞎“汪汪”罢了。(1)照样子写词语。例:大惊小怪大________小________大________小________(2)①本文形成了一句成语“吠形吠声”,它的喻意是:________A.没有把真实情况弄清楚,就跟在别人后面随声附和。B.随声起哄,盲从附和,但附和的内容还是清楚的。②“吠形吠声”是:________A.褒义成语B.中性成语C.贬义成语六、现代文阅读19. ( 15分 ) 课外阅读。 野鸭 ①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堆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②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这儿的,就用手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③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旁有两个蛋。看见这两个蛋,我便把这只野鸭提了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是十三个。 ④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下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⑤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⑥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从文中找出关于野鸭的外形描写,用“________”画出来。 (2)短文的第⑤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3)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4)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切”指的是孤寂而荒凉的小山。
B.“敌人”指的是暴风雪。
C.“毅然”一词写出野鸭为保护孩子奋不顾身。
D.画线句子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野鸭的赞美之情。(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答案】 瞻前顾后;趁其不备;挺身而出;如泣如诉 2.【答案】 AC;AD;BC 3.【答案】勇敢;注视;爱玩 4.【答案】急急忙忙;马虎;慌慌张张;节省 5.【答案】侮辱;辛苦;抵抗;大海;幸福;土坑 6.【答案】zhē;zhé;shé 二、单选题7.【答案】 (1)A
(2)A
(3)B
(4)B 8.【答案】 B 9.【答案】 B 10.【答案】 D 11.【答案】 (1)C
(2)A
(3)B 三、判断题12.【答案】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13.【答案】 (1)正确
(2)错误
(3)正确 四、问答题14.【答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5.【答案】 《母鸡》的作者对母鸡是喜爱 五、综合题16.【答案】 (1)A
(2)B;讨厌;敬重;母鸡伟大的母爱 17.【答案】 (1)任凭;也
(2)无论;都
(3)不但;而且
(4)因为;所以 18.【答案】 (1)同;异;材;用
(2)A;C 六、现代文阅读19.【答案】 (1)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
(2)C
(3)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山上漫步时发现了一只死去的野鸭,经过仔细检查,作者发现野鸭的身子底下有十几个鸭蛋,作者推测野鸭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被冻死的。
(4)A
(5)表达了作者对野鸭深沉的、伟大的母爱的赞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