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检测卷(一)(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5078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检测卷(一)(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5078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检测卷(一)(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5078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检测卷(一)(含答案)
展开苏教版(2017)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检测A卷
一、填空题
1.不需要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就能传递热量的方式是(______)。
2.纸张放在烧红的炉盖上会被点燃,是由于(______);纸张悬挂在烧红的炉盖上方不远处会上下摆动,是由于(______)。
3.通常情况下,(______)比非金属导热快。家庭中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料做的,就是(______)原理的应用。
4.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______)。
5.炒锅的锅柄通常是用(______)或(______)来做的,因为这样的物体不容易(______) ,比较安全。
6.一般情况下,不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是(______)的。暖气之所以能让屋子变热,它的传递方式是(______)。
7.冬天,小丽捧着热水袋暖手,这是利用_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身体热量的。小明发现灌满热水的热水袋总是鼓鼓的,这是由于热水袋里的水和空气受热后体积____________导致的。
8.不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传递热的,这种方式称为辐射。
9.夏天人们喜欢穿_____的衣服比较凉快。
10.热传递总是从_______处向_______处传递,热传递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太阳的热是通过_________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二、选择题
11.观察下列四幅图,热传递方向正确的是( )(圆点代表热源,箭头代表热传递的方向)。
A. B. C. D.
12.下列常见物品中,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减慢热传递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
B.电熨斗的金属外壁
C.热水瓶的双层玻璃内胆
13.下列事例中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 B.电熨斗的金属外壳 C.热水瓶的玻璃瓶胆
14.( )不是由于热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的现象。
A.双手不停对搓感到暖和
B.金属汤匙放开水里,一会儿手柄就热了
C.把手伸到热水中,手会感到热
15.热传递的方式有( )。
A.热传导 B.对流 C.热辐射 D.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1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设计使用目的主要是为了减慢热传递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 B.热水瓶的双层玻璃胆 C.冬天室内的暖气装置
17.热传递主要是通过( )三种方式实现的。
A.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 B.热传导、对流和热交换
C.热传导、热交换和热辐射 D.热交换、对流和热辐射
18.下列现象中,由于热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的是( )。
A.用毛巾反复擦拭皮肤感到热温 B.子弹打进墙里,子弹温度升高
C.将铁丝反复弯折几次,弯折处会发热 D.把手伸到热水中手会感到热
19.下列三种金属,热传递本领最好的是( )。
A.铜 B.铝 C.钢
20.下列用具的装置是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
A.热水瓶的玻璃内胆
B.电熨斗底部与衣服接触的金属面
C.电饭锅的内锅
21.保温杯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能产生热或产生冷
B.隔断了杯子内外的热传递
C.用了热的不良导体,减缓了杯子内外的热传递速度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天衣服穿的越多,我们增加的热量就越多
B.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是不会真正消失的
C.当热量传递给一个物体时,这个物体的热能就会增加,与此同时放热物体的温度就相应会降低
23.早晨,当暖暖的太阳光照耀着你的时候,你想过没有,这种传热方式是( )。
A.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递
24.下列现象中,由于热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的是( )。
A.用毛巾反复擦皮肤时感到热
B.将铁丝弯折几次,弯折处会发热
C.把手伸到热水中手会感到热
25.下列事例中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
A.热水瓶的玻璃瓶胆 B.冬天室内的暖气装置
C.电熨斗的金属外壁 D.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
26.火通过哪些方式把热传递给烤火的人?( )
A.热传导 B.对流、热辐射 C.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三、判断题
27.保温杯能保持杯内的水温不变。(______)
28.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木制的筷子,这是因为木头不会传热。(______)
29.保温杯能保持杯内的水温不变。(______)
30.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因为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_______)
31.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____)
3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木制的筷子,这是因为木头不会传热。(______)
33.传热性能强的材料保温性能也强。(______)
34.热总是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______)
35.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短。(______)
四、连线题
36.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热的传递方式。
37.连线题:将生活中的现象与对应的热传递方式相连。
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 热传导 | 烙饼 |
冬天使用暖气使房间变暖 | 热对流 | 太阳灶吸热 |
用暖手宝暖手 | 热辐射 | 走马灯转动 |
五、简答题
38.为什么光脚站在瓷砖地板上比站在木质上感觉凉一些?
39.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时,我们会适当增加衣物,那么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了吗?请解释原因。
40.冬天,暖气是怎样使房间变暖的?
41.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六、实验题
42.下图是一根铜丝围成的“”,分别在B、C、D、E、F、G、H七处用黄油各粘上一根火柴,在A处用酒精灯加热。
43.第一枚掉落的是(______)火柴,最后掉落的是(______)火柴。
A.B处 B.H处 C.D处 D.E处
44.从火柴掉落情况来看,热传递是从( )传递的。
A.距离远向距离近 B.加热点向四周
4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铜是热的_____________导体。(填“良”或“不良”)
46.热传递有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三种方式,本次实验的热传递方式属于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
47.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如下的做法:
①手捧热水袋取暖 ②房间窗台下装暖气片取暖 ③用蒸笼蒸馒头
④夏天在阳光下觉得很热 ⑤烤箱烤制食物 ⑥倒入热水后,杯子变热了
其中,属于热对流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属于热辐射的是(__________)
属于热传导的是(__________)
保温瓶在家庭中主要用于热水保温,故又称热水瓶,保温瓶的构造并不复杂,如图8。中间为双层玻璃瓶胆,两层之间抽成真空状态,并镀银或铝。保温瓶外壳有竹编、塑料、金属等材料构成,保温瓶的瓶口有一橡胶垫圈,瓶底有一碗形橡胶底座,这些都是为了固定玻璃胆,以防与外壳碰撞。(4 分,每小题2分。)
48.保温瓶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 )。
A.有瓶塞,热量不易散失 B.内胆真空,保温效果好 C.塑料外壳,传热能力差
49.往保温瓶里倒入刚煮沸的烫水,并未倒满,盖上瓶盖,过了一会儿,“嘭”的一声,瓶塞突然跳了出来。这主要是因为( )。
A.瓶塞受热膨胀 B.瓶内的水受热膨胀 C.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
参考答案
1.热辐射
2.热传导 热对流
3.金属 热传导
4.热传导
5.木头 橡胶 导热
6.不同 热辐射
7.热传导 膨胀
8.空气 水 其他物体
9.浅色
10.高温 低温 热传导 对流 辐射 辐射
11.C
12.C
13.C
14.A
15.D
16.B
17.A
18.D
19.A
20.A
21.C
22.A
23.B
24.C
25.A
26.B
27.×
28.×
29.×
30.×
31.正确
32.×
33.×
34.错误
35.√
36.
37.
38.瓷砖比木头的导热性能好,瓷砖传递热的能力好,能够快速的传递身体热量,所以站在瓷砖地板上感觉比木质地板上凉。
39.答:会觉得热起来了;但是不是衣服给人热量,是活人会散热,衣服阻隔热量散失,所以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了。
40.答:暖气安装在房间的下方,发出的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冷空气流经暖气变成热空气,再次上升,循环流动,使房间内空气变热。
41.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
热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
热传递:是由于温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43. B D
44.B
45.良
46.热传导
47.②③⑤ ④ ①⑥
48.B
4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