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透镜和视觉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视频:与现代科技关系密切的凸透镜。
活动:在桌上放一块凸透镜,在凸透镜的一侧点燃一支蜡烛,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像。
1.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 。
2.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3.像距v: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1. 提出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2. 建立猜想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可能跟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有关。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思考:凸透镜、蜡烛、光屏如何放置?为什么?
参考答案: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成像装置上,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中心。
(1)实验步骤①利用太阳光粗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用 1支蜡烛作物体,研究蜡烛所成的像,用 1块白色硬纸板做光屏,来承接蜡烛的像。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③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较远处( u>2f ),然后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并记录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改变物距,重做这一步。
④把蜡烛移向凸透镜(u=2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并记录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⑤把蜡烛移向凸透镜(f<u<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并记录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改变物距,重做这一步。⑥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u=f) ,移动光屏,观察是否能够成像。⑦继续向凸透镜移动蜡烛( u
5.实验记录凸透镜的焦距f=10cm
7.实验中注意事项(1)凸透镜最好放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便于调节物距和像距。(2)调整光屏时不可再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否则会引起物距改变。(3)光具座的长度有限,做实验时最好选用焦距为10cm左右的凸透镜。(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同一个物距范围内要取两个以上的物距进行实验。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路图提问: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凸透镜三条特殊光路你能画出来吗?
1.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路中的任意两条可以画出相应的光路图。
(1)当物距 u>2 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由上图观察可知:像距与焦距的关系_____________
(2)当 u=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 f(4)当u=f 时,折射光是一束平行光,不能相交,所以不能成像。
(5)当u
2.分析归纳(1)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且像、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凸透镜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且像、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2)焦点是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点是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3)实像可用光屏直接观察,也可用眼睛直接观察;虚像用光屏观察不到,但可用眼睛直接观察。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像儿跟着物体跑)
思考讨论1:如果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物体的像,则可能有哪几种原因?
参考答案:(1)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当烛焰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但非常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很大,且像距也很大,而光具座长度有限,光屏不能承接到像。(3)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或在焦点处。
思考讨论2:若把凸透镜遮掉一部分,像会发生什么变化?若用卡片把烛焰遮住一部分,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参考答案:若把凸透镜遮掉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光屏上到的像是完整的,只是成的像暗一些。若用卡片把烛焰遮住一部分,光屏上到的像是不再完整。
四、放大镜和照相机1.放大镜(1)原理放大镜是一种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它就是利用 u<f 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要想让被观察的物体大一些,应使被观察物体离放大镜稍远一些,但物体始终要在放大镜一倍焦距以内。
2. 照相机(1)数码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2)原理:照相机就是利用将景物放在离凸透镜 2倍焦距之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用照相机照相时,要使胶片上的像大一些。可使被拍摄物体离镜头近一些,同时胶片离镜头要远一些, 即镜头前伸,暗箱拉长。
思考讨论: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凸透镜还有哪些用处?参考答案:在生活中凸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凸透镜可用于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老花镜以及远视的人戴的眼镜、摄影机、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的透镜等。
1. 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离凸透镜10cm处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2. 市场上出售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只人参,你看到浸在瓶中的人参是 ( )A.实物 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3.某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 A. 将凸透镜往下移 B. 将光屏往下移 C. 将蜡烛往下移 D. 将蜡烛往前移
4.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C. 将蜡烛、光屏均适当靠近透镜 D. 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5.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 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 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一、几个基本概念二、凸透镜成像(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4)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或1倍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5)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不能成像。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路图四、放大镜和照相机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透镜和视觉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透镜和视觉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教学设计doc、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觉导学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6节 透镜和视觉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6节 透镜和视觉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教学设计doc、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觉导学案doc、引入mp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6节 透镜和视觉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6节 透镜和视觉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教学设计doc、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觉导学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