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4课时连除的实际问题除号的来历拓展资料苏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5088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所属成套资源:四年级数学上册拓展资料苏教版专题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4课时连除的实际问题除号的来历拓展资料苏教版
展开除号的来历除法运算所使用的除号“÷”被称为雷恩记号,因为它是瑞典人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首先使用的。1668年,他这本书译成英文出版,这个记号得以流行起来,直到现在。1666年,莱布尼兹在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中首次用“:”作为除号,后来逐渐通用,现在德国、前苏联等国一直在使用。「÷」(除)的符号有两种说法。一是该符号代表除法以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别代表分子分母。另一种说法,以分数表示时,横线上下的「」是用来与「-」区别的符号。德国知名科学家莱布尼兹,则认为「×」的符号,虽然使用普遍,却容易和代表未知数的「X」混淆。所以他主张采用「^」符号来代替。他还主张以「:」替代「÷」的符号。不过这两种符号,迄今并未实施。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