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胥江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胥江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5月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胥江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1年5月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胥江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座次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答题卡密封线黑框内的班级、学号用2B铅笔填凃。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 研制开发清洁能源B. 工业废水灌溉农田C.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D. 积极推广共享单车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油的分馏B. 干冰升华C. 酒精挥发D. 食物腐败
3.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氧气B. 氯化钠C. 铜D. 氖气
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确的是
A. 铝离子;A1+3B. 60个碳原子;C60
C. 2个氢分子:2H2D. 氯化铵:NH3Cl
5. 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不正确的是
A. 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B.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C. 缺铁会引起龋齿
D. 缺锌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6.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B.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铁
C.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D. 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7. 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 给液体加热B. 测溶液酸碱度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8. 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NH4)2HPO4B. K2SO4C. Ca(H2PO4)2D. NH4HCO3
9. 下列说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C.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10.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元素含量:B. 物质在水中溶解性:
C. 溶液pH:D. 氮元素质量分数:
11.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同一温度下,硝酸铵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C. 溶液中都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
D.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12. 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碱的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3. 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糖类都有甜味
B. 油脂含有碳、氢、氧元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多数维生素可在人体合成,人体不需要从外界获取维生素
D.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14.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分析的可能原因中,合理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多一一红磷过量
B. 做过滤实验时,过滤速度过慢一一没有用玻璃棒在漏斗内进行搅拌
C. 检验铵盐时,红色石蕊试纸较长时间未变色一一试纸未先润湿
D. 给液体加热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一一试管内盛的液体超过了三分之一
15.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 面粉和米粉:碘酒B. 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水
C.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D. N2和CO2:澄清石灰水
16.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Na+、、B. H+、K+、
C. Cu2+、H+、D. Cl-、、OH-
17.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8. NH4C1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代表NH4C1的溶解度曲线
B. t1应衣10℃~20℃之间
C. 当温度大于50℃时,NH4C1的溶解度大于Na2SO4
D. 10℃时,饱和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6%
19.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20. 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B. 探究盐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D.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的含量高低
非选择题(共60分)
21.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水的粒子可表示为______(填字母)。
(2)硬水是指含有较多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约为2:1
C.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D.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4)水和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生成物中,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
22. 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高铁通车,苏州所辖的张家港、常熟和太仓三市,同时接入长三角铁路网,进入高铁时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轨道焊接时,可用铝热反应,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高铁站的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属于______(填字母)。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高铁刹车制动盘使用合金锻钢制作,说明该合金具有耐高温、耐磨、______等特性。
(4)高铁上提供的餐点食品包括米饭、鸡肉、蔬菜、牛奶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
(5)高铁站欲配制2%的过氧乙酸溶液1500g用于喷雾消毒,需要1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g。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23.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中国政府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就是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各种方式全部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实现“碳中和”可以通过森林碳汇和人工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目前,CO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分离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甲醇作溶剂进行吸收;另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化学吸收法中的吸收剂有钙基吸收剂等。用钙基吸收剂时,先将吸收剂热解成CaO。CaO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CO2。
CaC2O4·H2O热分解可制备CaO,CaC2O4·H2O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见下图。已知400~600℃范围内发生的分解反应为:。
(1)下列降低大气中二氧化含量的措施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人工手段捕集CO2 B.植树造林 C.封存CO2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2)森林碳汇主要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吸收并固定的过程。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用甲醇作溶剂吸收CO2为提高吸收率应采用的温度和压强条件是______(填序号)。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4)活性炭、沸石等可作吸附剂,则其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5)写出图中800-1000℃范围内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与CaCO3热分解制备的CaO相比,CaC2O4·H2O热分解制备的CaO具有更好的CO2捕集性能,其原因是______。
24. 类价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氮元素的类价二维图。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_,工业上可用______方法获得该物质。
(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NO3,它代表的点是______。
(3)C点表示的物质常温下能与水发生反应,写出C与水反应生成B和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5. 2020年12月初,“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并顺利完成“挖土”,标志着中国航天又取得重大突破。
(1)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推进剂,液氢、液氧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为避免月球样品被污染,采集回地球的月球样品必须存放在充满氮气的密封箱内,从氮气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
(3)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能原料He-3。已知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1个中子,则He-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填字母)。
(4)月球土壤中有天然的铁、铝、银等金属颗粒。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分析,铁在月球上不易锈蚀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5)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甲烷和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科学家设想的有关人类利用月球土壤资源的流程图如下:
①FeTiO3的名称读作“钛酸亚铁”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推测流程图中的“金属单质”是______。
③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26. 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下图所给的仪器中,选择______(填字母)来组装该实验操作考查中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两试管的二氧化碳气体,已知每个试管的容积约为20mL,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约为2.0g/L,该实验所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0%。请计算制取这些二氧化碳气体,至少需要的稀盐酸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g)。
实际实验过程,需添加稀盐酸的质量要远大于该质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向一支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振荡一定时间。振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向另一支集满CO2的试管内注入约2mL蒸馏水,滴入3滴紫色石蕊试液,旋紧胶塞,振荡,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大多数同学认为是产生的CO2和H2O反应生成H2CO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王同学提出不同猜想,他认为也可能是______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提出这个猜想的依据是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王同学的猜想______。
(5)经实验研究发现,王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将气体依次通过盛有______、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可以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27. 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焙烧中发生的反应为:
工业常用含硫物质燃烧制备SO2,进而制备硫酸。
(1)将硫铁矿粉碎再焙烧的目的是______。
(2)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④中反应为:,X是______(填化学式)。
(4)尾气中含有SO2,该气体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充分利用资源,你建议:______。
28. 同学们对三星堆遗址的Ⅱ号青铜神树(图1)展开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
①青铜古称“吉金”,多为金黄色,主要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其铜锈呈青绿色,故名青铜。
②科研人员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测定树座外侧铜锈成分,得出该处铜锈由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碱式氯化铜【Cu2(OH)3Cl】组成。
【分析研究】
(1)铸造铜树时,在铜中加入锡和铅会使材料的熔点______(选填“降低”或“升高”)。
(2)金属锡的冶炼原理是用锡石(主要成分为SnO2)与木炭粉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锡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考古学家从保护铜制品的角度出发,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2所示:
①Cu2(OH)3Cl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______(选填“氯化物”或“CO2”)密切相关。
②Cu2(OH)3Cl属于有害锈,原因是______。
③出土青铜器的包装不能用某些会挥发出酸性物质的木材,原因是______。
【实验探究】同学们用Cu2(OH)2CO3和Cu2(OH)3Cl组成的混合物,采用图3的实验装置来模拟测定铜锈中的Cu2(OH)3Cl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a.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b.准确称取1.2g样品;
c.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且量气管液面在0刻度处;
d.向锥形瓶内加入50mL(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e.冷却到室温;
f.再次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取量气管读数为162mL。
已知:;
(4)装置A中固体混合物已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5)装置B中合适的试剂是______。
(6)步骤f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______(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
(7)实验状况下,每44g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L。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产品中Cu2(OH)3Cl的质量分数______。
(8)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Cu2(OH)3Cl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_____(填字母)。
A.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B.步骤c中平视刻度,步骤f中仰视读数读数
C.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回升
D.步骤f中没有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就读数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O2 (H2O)
通过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干燥
B
Cu(Fe)
加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CO2气体(CO)
点燃
D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温度/C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S/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60.2
Na2SO4
9.6
20.2
40.8
48.4
47.5
47.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振华中学含国科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振华中学含国科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振华中学含国科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