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三角恒等变换
【学法导航】
1.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证明的难点在于众多三角公式的灵活运用和解题突破口的合理选择,要认真分析所给式子的整体结构,分析各个三角函数及角的相互关系是灵活选用公式的基础,是恰当寻找解题思维起点的关键所在
(1)化简,要求使三角函数式成为最简:项数尽量少,名称尽量少,次数尽量底,分母尽量不含三角函数,根号内尽量不含三角函数,能求值的求出值来;
(2)求值,要注意象限角的范围、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之间联系与影响,较难的问题需要根据上三角函数值进一步缩小角的范围
(3)证明是利用恒等变换公式将等式的左边变同于右边,或右边变同于,或都将左右进行变换使其左右相等
2.对于三角变换公式务必要知道其推导思路,从而清晰地“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的变化形式.如, 等.从而可做到:正用、逆用、变形用自如使用各公式;三角变换公式除用来化简三角函数式外,还为研究三角函数图象及性质做准备。
3.三角函数恒等变形的基本策。
①常值代换:特别是用“1”的代换,如1=cos2θ+sin2θ=tanx·cotx=tan45°等。
②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如分拆项:;
配凑角(常用角变换):、、
、、等.
③降次与升次。即倍角公式降次与半角公式升次
④化弦(切)法。将三角函数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化成弦(切)。
⑤引入辅助角。asinθ+bcosθ=sin(θ+),这里辅助角所在象限由a、b的符号确定,角的值由tan=确定。
4. 三角恒等变换过程与方法,实际上是对三角函数式中的角、名、形的变换,
即(1)找差异:角、名、形的差别;(2)建立联系:角的和差关系、倍半关系等,名、形之间可以用哪个公式联系起来;(3)变公式:在实际变换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公式加以变形后运用或逆用公式,如升、降幂公式, cosα= cosβcos(α-β)- sinβsin(α-β) ,1= sin2α+cos2α,==tan(450+300)等。
【专题综合】
例1. (05天津)已知,求及.
解:解法一:由题设条件,应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得
,即 ①
由题设条件,应用二倍角余弦公式得
故 ②
由①和②式得,
因此,,由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解法二:由题设条件,应用二倍角余弦公式得,
解得 ,即
由可得
由于,且,故在第二象限于是,
从而
以下同解法一
小结:1、本题以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考查三角变换能力和运算能力,可从已知角和所求角的内在联系(均含)进行转换得到.
2、在求三角函数值时,必须灵活应用公式,注意隐含条件的使用,以防出现多解或漏解的情形.
例2. 已知为锐角的三个内角,两向量,,若与是共线向量.
(1)求的大小;
(2)求函数取最大值时,的大小.
解:(1)
,
(2)
.
小结:三角函数与向量之间的联系很紧密,解题时要时刻注意
例3. 设关于x的方程sinx+cosx+a=0在(0, 2π)内有相异二解α、β.
(1)求α的取值范围; (2)求tan(α+β)的值.
解: (1)∵sinx+cosx=2(sinx+cosx)=2 sin(x+),
∴方程化为sin(x+)=-.
∵方程sinx+cosx+a=0在(0, 2π)内有相异二解,
∴sin(x+)≠sin= .
又sin(x+)≠±1 (∵当等于和±1时仅有一解),
∴|-|<1 . 且-≠. 即|a|<2且a≠-.
∴ a的取值范围是(-2, -)∪(-, 2).
(2) ∵α、 β是方程的相异解, ∴sinα+cosα+a=0 ①.
sinβ+cosβ+a=0 ②.
①-②得(sinα- sinβ)+( cosα- cosβ)=0.
∴ 2sincos-2sin
sin=0, 又sin≠0,
∴tan=.
∴tan(α+β)==.
小结:要注意三角函数实根个数与普通方程的区别,这里不能忘记(0, 2π)这一条件.
例4.中,已知内角,边.设内角,面积为.
(1)若,求边的长;
(2)求的最大值.
解:(1)由正弦定理得:
(2)的内角和 ,
=
,
当即时,取得最大值.
小结:本题将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等)综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5.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已知条件实际上给出了一个在区间上恒成立的不等式.
任取,且,则不等式恒成立,即恒成立.化简得
由可知:,所以
上式恒成立的条件为:.
由于
且当时,,所以 ,
从而 ,
有 ,
故 的取值范围为.
【专题突破】
一、选择题
1.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2.=( )
A. B. C. 2 D.
3.函数是( )
A.周期为的奇函数 B.周期为的偶函数
C.周期为的奇函数 D.周期为的偶函数
4.求值( )A. B. C. D.
5.已知,,则( )
A. B. C. D.
6.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B. C. D.
7.在△ABC中,,则△ABC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判定
8.设,,,则大小关系( )
A. B.
C. D.
9.函数是( )
A.周期为的奇函数 B.周期为的偶函数
C.周期为的奇函数 D.周期为的偶函数
10.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11、已知,,且,,则的值是 ( )
A、 B、 C、 D.
12、已知不等式对于任意的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已知,,则
14、函数的最小值是
15、函数图像的对称中心是(写出通式)
16、关于函数,下列命题:
①、若存在,有时,成立;
②、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增;
③、函数的图像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图像;
④、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将与的图像重合.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 (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
17.求证:
18. 求值:
19.已知函数.
(1)若,,求的值;
(2)求函数在上最大值和最小值.
20. 已知
图像上相邻的两个对称轴的距离是
(1)求的值;
(2)求函数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1. 设向量,,,若,
求:(1)的值; (2)的值.
22. 设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2)若,是否存在实数m,使函数的值域恰为?若存在,请求 出m的取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专题突破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 C 3.C 4.C
5.D ,
6.D
7.C 为钝角
8.D ,,
9.C ,为奇函数,
10.B
11.D
12.A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①③
三、解答题
17. 解:证明:左边=
=
=
=
=
=右边,原题得证.
18.解:解:原式
19. 解:(1)
由题意知: ,即.
∵,即 ,
∴,.
(2)∵ , 即 ,
∴,.
20. 解:……(2分)
(1)因为函数的图象上相邻的两个对称轴间的距离是
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则
(2)
,
则当时,取得最小值-1;
当取得最大值
21. 解:(1)依题意,
,又.
(2)由于,则
结合,可得
则 .
22. 解: (1)
∴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假设存在实数m符合题意, ,
∴
∴
又∵,解得
∴存在实数,使函数的值域恰为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4.1 圆的方程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4.1 圆的方程导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命题走向,要点精讲,典例解析,思维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第二章 平面向量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第二章 平面向量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数学必修4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4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学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