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扣完该句分为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科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博学而笃志,口口口口口,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1分)(2)曹操《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3)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寄托诗人对饱经忧患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4)口口口口口口口,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分)(5)请把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默写完整。 (4分)口口口口口口,小桥流水人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看吧,由 chéng qīng ( )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 duō duō bī rén( )。(4)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 ),美不胜收。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 .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 .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语文课,每节课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随声附和。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元旦前夕,许多商家举行商品打折促销,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在“促销”后加“活动”)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删去“不”)C.只要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把“只要”改为“只有”)D.经过调查研究,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调查”和“研究”位置互调)5、请你参加以“结交益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1)(活动一:明意义)请你仿照下面示例,在横线上写两句话。(2分)示例:益友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人生的足迹;益友像一束阳光,能驱散我们心灵的阴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二:知标准)下列句子中隐含着古人的择友标准,请你各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句子隐含的择友标准。(2分)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②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期;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期。——欧阳修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6分)(甲)(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不亦说乎 说: (2)吾日三省吾身 日: (3)逝者如斯夫 逝: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注]以下选项中有两个句子来自(乙)文。A.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与林公讲论/与儿女讲论文义C.学而时习之/元方时年七岁D.传不习乎/致可传述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乙)(10分)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⑤。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⑥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⑦见!”(选自《世说新语》)[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道,世称林递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 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相苦:互相辩驳。⑥信:传信的人。⑦朝士:朝廷官员。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1)而太傅留之 之: (2)遂至相苦 至: (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至: 10、根据文意,选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 )(3分)A.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B.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C.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D.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11、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请用原文回答。(4分) (丙)(10分)①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②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③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2、对“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B.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我”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C.对祖孙的分歧,处理好了,全家高兴;处理不好,大家就别扭,就会破坏家庭的和谐。D.母亲老了,听“我”的;妻子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我”的。13、第②段中有一处景物描写,请抄在下面横线上,并说明其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末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要回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16分)冬日北国鸟① 冬日里,北方的麻雀是值得我们把它当作鹰来看待的。② 数九寒天,麻雀用一抹褐色,氤氲着不屈的情怀,在枝头曼妙地摇曳,温暖着我们的心情。它们是寒风中光秃秃的枝梢上印象派的花朵,用小小的身姿,俯仰间点缀着清冷的时光。③ 麻雀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鸟儿,它形不惊人,声不迷人,平凡得像坊间的小狗小猫和一大片叫狗蛋的孩子。④ 但麻雀又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冬日麻雀最值得称颂的是它的坚守,与生它养它的土地不离不弃。麻雀孤独的舞者,在北方冬日的天幕下,跳着并不优美但还算是灵动的舞。⑤ 麻雀的聒噪,源于它们严寒中坚守的孤独。此时,鸟儿们都在冬日里噤了声,除了麻雀,谁还会来活跃冬日的气氛?⑥ 忘记说一句,麻雀也叫北国鸟。⑦ 不管首肯与否,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麻雀是城乡冬日里最活跃的意象,夸张一点说,麻雀几乎是冬日天空中惟一活跃的意象。⑧ 冬日,皑皑白雪覆盖了一切,麻雀们如何寻找果腹的东西呢?冬日的麻雀是素食主义者,只能以草籽果腹。这个时候,人,趁虚而入,在雪地里,支上一只箩筐,下面撒上点谷粒,就等着麻雀上钩。那些不幸落入人手中的麻雀,任你威逼利诱,不吃不喝,目不斜视,视死如归。⑨ 有人说:麻雀是动物界中最后的烈女。此话不假,麻雀不媚人,特立独行,是公认的惟一不向人类屈服的鸟儿。⑩ 今天上午,我正在书房里写字,听到阳台上麻雀们欢快的叫声。抬头,隔了窗上的玻璃,就见十几只麻雀拥拥挤挤地站在窗台上,你挤我挨,像一串跃动的音符。间或,有几只自得地梳理着羽毛,还会忙中偷闲地跟伙伴们整理妆容。⑪ 饭后外出,走在路上,就有一群麻雀落在我的身前,我往前走,它们就往后退,等到我前进的速度足以大过它们跳跃着后退的速度时,它们便旋风般地飞起来,然后降落,再次在前面迎候着我。⑫ 想起去法国巴黎旅游时,在广场上,那几只站在我手上的麻雀,我便惆怅: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⑬ 它们会站在我的手上吗?⑭ 鸟类学家亨德森说;“如果没有鸟类的作用,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⑮ 仿佛是突然间,我心理打一冷战:某一天,没有麻雀陪伴,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我有些惶恐。15、在第④段中,为什么说麻雀是值得我们敬重的?(4分) 16、说说第⑫段中下面这句话的深层含义。(4分)我便惆怅: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17、阅读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18、为什么作者直到第⑥段才交代麻雀也叫北国鸟?(4分) 三、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的意思就是展示出来,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请以《晒出我的__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写出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信息;不得套作、抄袭。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1、此段文字选自《 》(要求填写具体篇目)。(2分)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2分)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请把下列人物与相关故事内容、文章篇目用线段连接起来。(4分) 衍太太 客车上让座 《二十四孝图》 陈莲河 卧冰求鲤 《范爱农》 徐伯荪 怂恿偷母亲的首饰 《琐记》 郭巨 败鼓皮丸 《父亲的病》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3.除有特别说明外,答案中出现错字每3个扣l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 10分 (1)切问而近思。(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4)杨花落尽子规啼。(5)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本题共5小题,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句分为止。)2、 4分 (1)澄清 (2)贮蓄 (3)咄咄逼人 (4)花团锦簇(每小题1分,每小题错一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为止。) 3、 3分 C (“随声附和”形容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属贬义词, 与此处的语境不符。成语使用有误。)4、 3分 D(语序不当,应把“解决”和“发现”互换位置。)5、 4分 (1)示例①:益友是一束阳光, 驱散人心中的阴霾; 益友是一支蜡烛,点亮人心中的黑暗。 示例②:益友是一场春雨,洗涤人心头的尘埃;益友是一阵清风,熄灭人心中的怒火。(2)①言而有信 ②志同道合6、 3分 ①同“悦”,愉快 ②每天 ③往、离去7、 3分 B(B项均为“讲谈,谈论”;A项:他/结构助词“的”;C项:按时/这;D项:传授,教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流传)8、 4分 (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怨恨他,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9、 3分 (1)他 (2)达到 (3)到10、 3分 C(这个句子的大意是:我年轻时家门就遭不幸,一生的寄托,都在这个孩子 身上。据此断句为: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11、 4分 ①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②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参考译文:僧人支遁去见谢公(谢安)。东阳(谢朗)那时还是小孩,病刚好身体不堪劳顿。他和林公讲谈,说得很累。东阳的母亲王夫人在隔壁听他们辩论,两次让人叫东阳回去,都被谢太傅留住。于是王夫人亲自出来,说道:“我早年守寡,一生的寄托,都在这个孩子身上。”就哭着把儿子抱回去了。谢公对同座的人说:“家嫂言辞感人,实在值得称颂,遗憾不能让朝中官员一见!” 12、 3分 B(并没有左右为难,我决定走大路)13、 3分 景物描写: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1分)。作用: 突出初春田野无限的生机,展现了“小路”前景的美好;烘托了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2分)。14、 4分 “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一个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1分);一个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1分)。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也是对生活的使命感(1分)。作者运用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写出了作者本人的使命感,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1分)。15、 4分 (1)严寒中它仍坚守在生它养它的土地上;(2)它是冬日天空中唯一活跃的意象;(3)它是唯一不向人类屈服的鸟儿。(答对两点就可得4分,意近即可。)16、 4分 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不和谐关系的失望和遗憾(2分);也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渴望和向往(2分)。(意近即可。)17、 4分 画线句子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拥拥挤挤的麻雀”比喻成“一串音符”,又赋予麻雀以人的神态、动作,如“自得”“整理妆容”等(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麻雀的活泼可爱以及它们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它们的欣赏和喜爱之情(2分)。(意近即可。)18、 4分 前文介绍了麻雀虽然是平凡的,但它们是北国冬天唯一的坚守者,这正是它们被称为北国鸟的原因。有了这样的铺垫,第⑥段的交待就显得自然,易于被读者接受。(意近即可。)19、 50分 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附加题1、 2分 《狗·猫·鼠》2、 2分 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3、 2分 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4、 4分 (每线段0.5分) 衍太太—————怂恿偷母亲的首饰—————《琐记》 陈莲河—————败鼓皮丸—————《父亲的病》 徐伯荪—————客车上让座—————《范爱农》 郭巨—————卧冰求鲤—————《二十四孝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3 分 D, 10 分 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字词书写,选择题,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字词书写,选择题,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