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导学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体会本文的说明方法,合作,教学反思,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石拱桥课题中国石拱桥课型预习展示课课时第二课时 三、体会本文的说明方法:
(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 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 )和( )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 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 )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 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 );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 );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 )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 有概数、确数之分.如:
(6)作比较。 如:
四、合作、交流,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阅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五、教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在朗读的基础上,采用自学、质疑、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学习目标1、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学习说明方法的作用。3.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学习重点1、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体会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 二、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黑的词去掉?)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当时”、“可算”能否删去?
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②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8 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学案,文件包含《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导学案doc、《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导学案学生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8 中国石拱桥第1课时导学案,文件包含《中国石拱桥》第1课时导学案doc、《中国石拱桥》第1课时导学案学生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