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第1课时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本节课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之前已经在必修一接触过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和风,《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在此基础上延伸了知识深度。另外气压带和风带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气候又是影响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本节课也是高中地理的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方面详细分析了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分布、成因和季节移动规律。第二方面分析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从受单个气压带或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三点详细分析。第三方面分析了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气候的影响。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树立趋利避害、遵循自然规律的观念。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2.运用示意图,识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3.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运用相关示意图,区别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观差异。
2.综合思维:运用相关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3.地理实践力: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4.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的自然地理环境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系统的角度,分析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老师】导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6页前面的非洲动物大迁徙,并思考问题
展示:
【学生】思考、回答:为了食物,与气压带、风带有关系......
【老师】讲述:XX同学回答正确,气压带、风带会影响东非大草原的降水,降水又会影响植被的生长,从而影响动物的迁徙。那么气压带、风带具体怎样影响东非草原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内容气压带、风带与气候。首先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板书: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大气环流吗?大气环流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大气环流。大气环流能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老师】提问:那常见的大气环流有哪些?
板书:1.大气环流
【学生】回答: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
【老师】提问:同学们回答正确,首先我们来了解气压带,什么是气压带?全球共有几个气压带?
板书: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学生】回答: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气温和气流的运动情况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气压区域大致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故称之为气压带。全球共有七个气压带
【老师】提问:对,假设地球表面均匀,也不自转和公转,请同学们在下图中画出此种情况地球的大气运动状况。并思考还会有七个气压带吗?完成后举手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成果。
板书:2.气压带
①概念
展示:
【学生】A同学举手分享成果。
【老师】提问:A同学画的正确吗?有同学要改正的吗?
【学生】B同学举手修正。
【老师】A、B同学做的非常好,A同学有点小错误,但是B同学纠正了过来,为这两位同学鼓掌鼓励一下。
【学生】鼓掌
【老师】讲解展示:假设地球表面均匀,也不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大气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单圈环流,就不会形成七个气压带了。
【学生】认真听讲。
【老师】提问:但是实际上地球是有自转和公转的,假设地球表面均匀,考虑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大气运动状况又会如何?请同学们继续在下图中画出此种情况地球的大气运动状况并举手分享成果。
展示:
【学生】思考、绘画、C同学举手分享成果
【老师】提问:同学们,C同学画的正确吗?有哪里不正确的吗?哪位同学可以上来纠正一下?
【学生】D同学举手上来纠正。
【老师】表扬:这两位同学也都画的非常不错,虽然两位同学都有点小错误,大家给这两位学生鼓掌。
【学生】鼓掌。
【老师】讲解展示:
板书:②气压带的成因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讲解展示:从气压带的成因可知气压带的分布,如下
板书:③气压带的分布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过渡:了解了气压带,接下来了解风带,什么是风带?全球共有几个风带?
【学生】回答:地球近地面七个高低气压带之间,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呈带状分布的大气水平运动,称为风带。共有六个风带。
【老师】提问:六个风带具体是如何形成的?根据风的形成,画出风带形成过程,总结风带的分布。并举手分享成果。
板书:3.风带
①概念
展示:
【学生】思考、绘画、E同学举手分享成果
【老师】表扬:E同学也完成的非常不错,掌声鼓励。
【学生】鼓掌。
【老师】讲解展示:风带的形成过程及分布如下
板书:②风带的成因及分布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提问:全球气压带、风带是固定不动的吗?
【学生】回答:不是,是移动的。
【老师】提问:对,气压带、风带是移动,那么气压带、风带是怎样移动的?请同学们观察下图。总结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并举手回答。
展示:
板书: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学生】思考、F同学举手回答: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老师】表扬:F同学总结的很好,读图功底不错,掌声鼓励。
【学生】鼓掌。
【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ppt上的活动探究1,然后小组代表举手分享探究成果。
展示探究:
【学生】思考、合作探讨、小组1代表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小组1做的非常好,看来已经对老师刚刚讲的内容掌握了。掌声鼓励!
【学生】鼓掌、认真听讲、纠错。
【老师】评讲展示:【答案】(1)盛行西北风。
(2)海面宽阔,没有陆地的阻挡;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大,所以称为“魔鬼西风带”。
(3)桌山顶部平坦,虽受西风影响,但水汽不能受到地形的抬升降水较少;风力侵蚀强烈,蒸发旺盛。水源短缺,植被稀少,形成戈壁滩景观。或桌山顶部环绕的云团含有大量的水汽山顶昼夜温差大,夜间水汽冷凝汇集到洼地使得洼地水源充足,植被茂盛。
【学生】认真听讲、纠错、做笔记。
【老师】提问:同学们怎样通过相关示意图来判断气压带和风带?
【学生】思考。
【老师】评讲展示: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
1.根据纬线,判断气压带和风带
①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②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⑤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⑥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⑦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根据风向,判断南、北半球
①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②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根据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①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②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4.根据气压带位置,判断时间
①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分、秋分。
②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
③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提问:气压带、风带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学生】思考。
【老师】评讲展示:
二、气压带、风带与气候(板书)
1.气压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板书)
全年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空气湿热,对流显著,往往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森林高大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全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云雨产生,太阳辐射强,往往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多出现荒漠景观。
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受极锋影响,雨、雪天气多,但降水总量不大,太阳辐射较弱,形成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暖而短促的气候特征,以亚寒带针叶林景观为主。
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太阳辐射最弱,干冷气流下沉,形成了酷寒干燥的冰原气候与景观。
2.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板书)
信风控制的地区,气流由副热带地区向赤道方向流动,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气候干燥,多荒漠景观;但是,如果信风经过广阔的海洋和暖流,就会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
西风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近海区域受海洋影响大,终年温暖湿润,气温年变化小,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西欧地区。
极地东风控制的地区,偏东风起源于极地高压区,性质干冷,主要形成苔原气候与景观。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板书)
南北纬10°—25°地区,当受赤道低气压影响时,气流上升,降水丰沛;当受信风影响时,干燥少雨。形成全年高温、干湿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与稀树草原景观。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少雨;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与常绿硬叶林自然景观。
(讲解时,展示相关景观图片)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ppt上的活动探究2,然后小组代表举手分享探究成果。
展示探究:
【学生】思考、合作探讨、小组2代表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小组2做的非常好,看来已经对老师刚刚讲的内容掌握了。掌声鼓励!
【学生】鼓掌、认真听讲、纠错。
【老师】评讲展示:【答案】(1)该地1月份北半球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东北风; 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南半球形成西北风。
(2)差异:西岸多于东岸。
理由: 7月,东南风经过维多利亚湖的增湿作用到达西岸;西岸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比东岸降水多。
(3)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地处低纬地区,气温高,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学生】认真听讲、纠错、做笔记。
【老师】讲解:下面我们们一起来总结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加深印象。
展示: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陈述:本节课的内容就上到这,下面通过习题检测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请同学完成当堂检测的习题。并举手分享解题成果及思路方法。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月份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3月份、春季 B.乙图表示7月份、夏季
C.甲图表示9月份、秋季 D.乙图表示1月份、冬季
读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
A.多上升气流 B.多下沉气流
C.多气旋控制 D.受寒流影响
4.图中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019.吉林梅河口市第五中学二模)下图际意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某个气压带位置关系。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该气压带( )
A.在南半球纬度范围变幅较小 B.滞留北半球时间小于三个月
C.徘徊的纬度范围小于200 D.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完全一致
6.推测该气压带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回答7~8题。
7.图中M地降水较多的季节及原因是( )
A.夏半年 受东北信风影响 B.冬半年 受东南信风影响
C.夏半年 受西南季风影响 D.冬半年 受西南季风影响
8.N地地处沿海但降水稀少,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 B.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
C.受索马里沿岸的上升流影响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9.读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终年受________控制;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为________气候,成因:终年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
(3)C为________气候,成因:终年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
(4)D为________气候,成因:冬季受____________控制,夏季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为________气候,成因:受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控制;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1-8DBBAABCD
9.答案:(1)温带海洋性 西风带 终年温和湿润或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
(2)热带沙漠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 终年炎热少雨
(3)热带雨林 赤道低气压带 终年高温多雨
(4)地中海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5)热带草原 赤道低气压带 信风带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学生】举手分享解题成果
【老师】针对性表扬并纠错、释疑。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精品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精品第1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总结,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2课时教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