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声强化基础(1)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题

    第一章声强化基础(1)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题第1页
    第一章声强化基础(1)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题第2页
    第一章声强化基础(1)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题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章声强化基础(1)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声强化基础(1)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题,共10页。
    第一章声强化基础(1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为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要戴口罩,当你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  )A响度变小 B响度变大C音调变低 D音调变高2甲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220Hz,乙音叉发声时每分钟产生15000次振动,则(  )A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大 B甲音叉发声时音调更高C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小 D甲音叉发声时音调更低3“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4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有很多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琴、筝、箫、笛、二胡、琵琶、唢呐、鼓等,代表了中国民族乐器文化。下列几组民族乐器中,发声原理不同的是(  )A二胡与古筝 B古筝与琵琶 C二胡与唢呐 D箫与笛子5以下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引吭高歌”——声音的音调很高C“回音壁”——声音的反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6同样安静的环境下,在密闭的小房间里比在空旷的平地上听到相同距离的发声体发出相同的声音会更响亮,其原因是(  )A在密闭的小房间里反射回来的声音使原声增强B在密闭的小房间里能提高声音传播速度,所以能增强声音C在密闭的小房间里能提高了声音的音调,所以能增强声音D在密闭的小房间里能使声音更集中地传播到人耳处7“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国上下举行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系列活动,我市举办的庆祝晚会精彩纷呈。下列对晚会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B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演员的合唱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C晚会期间,现场观众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D演员将邓小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主要是模仿邓小平声音的音色8国庆期间,我们年级某班在合唱节中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在现场,唱者激情无限,听者动容,气场震撼,激发了同学们真实、朴素的爱国情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优美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发出的B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C现场大合唱的声音比观众的掌声传播速度更快D观众被雄壮的歌声深深的感动了,说明声能传递能量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都会产生超声波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隔着较远的距离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源振动的频率太小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向山崖行驶,在山崖前某处鸣笛后,经过2s后听到了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鸣笛时,汽车中的人距山崖的距离是(  )A350m B340m C330m D320m11生活中经常用 “高”“ 低”来描述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B男低音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C“低声细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D“请不要高声喧哗”中的 “高”指声音的响度12如图所示,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看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乒乓球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音叉固体中传播C这个实验还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乒乓球的作用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13如图所示,小明保持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子,比较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为了探究(  )A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填空题14月球上面对面站立的互相不接触的两位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这说明真空___________传播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5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是指人发出的声音的 ___________(填声音特性)不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的指声音的 ___________(填声音特性)。实际上,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再“高”的声音也惊不到太空上的人,这是因为 ___________16悠扬的笛声是由 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通过 _________传入人耳。17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被叫作“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______是乐音的波形;丙、丁分别是从 ______和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18小明学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后,首先进行了如下估计: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_____,他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5______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单位),在接下来的分组探究活动中,小明又利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的四组数据分别18.31cm18.32cm19.31cm18.31cm,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该物理课本的宽度为___________cm。学了声音的产生的和传播后,小明和小刚又进行了如下的小实验: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小刚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小明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是声音依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入他耳朵的。19如图所示,物理课上,老师敲响A音叉时,同学们发现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 20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敲击瓶子时,______(选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音调越来越高;用嘴吹气时,声音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______(选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音调越来越高。
     21如图三幅图片是有关声现象的三个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撒一些黄豆在鼓面上,通过黄豆跳起的高度来反映鼓面振幅的大小,这种物理实验方法叫 ______2)如图乙所示,用抽气机抽气,听到振铃声越来越弱,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由此现象可推理出:______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长钢尺(足够长)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然后用一样大的力拨动钢尺,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声音的音调变 ______了(选填“高”或“低”)。221)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A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这是在描述声音 ___________的(填声音的特性),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时,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_____
     2)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 _______传递信息的,它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______m/s。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三、实验题23如图所示,小红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请你帮助完成空格内容。1)如图甲所示,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3)在做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中: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明显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刻度尺,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24下列是有关声现象的两个实验:实验一:如图所示,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往外抽气,听到闹钟声会越来越______(选填“强”或“弱”),于是得出结论:声音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其实抽气设备无法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我们是怎样得出上述结论的______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实验二: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空气温度/℃-20-100102030声音速度/m·s-1318324330336342348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______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25℃时声速为______m/s3)若某人站在两边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了一枪,在0.3s 0.7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的空气温度为0℃,则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______m4)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在______(高温下/低温下)试验更容易成功。2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_可以传声。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铃声越来越小,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2D3A4C5B6A7C8B9D10A11D12D13B14不能15音色    响度    真空不能传声    16空气柱    空气    17    声源处    18cm    s    19.31cm    18.31    钢管    空气    19振动    空气    20从左到右    瓶内空气柱    从右到左    21转换法    真空不能传声        22响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超声波    340        23能量    真空不能传声    物体振动    音调    24    不能    D        345    165    低温下    25乒乓球被弹开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如砂粒)    空气    真空不能传声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