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培优(1)练习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238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培优(1)练习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238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培优(1)练习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238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培优(1)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 B.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小C.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 D.第二次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2.某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拍照时花菜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3.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同一侧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10厘米 B.20厘米 C.30厘米 D.40厘米4.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的矫正需要佩戴合适的凸透镜B.老花镜能当放大镜使用C.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景物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D.人在穿衣镜前能看到的自己在镜中的像,说明这个像是实像5.近处的物体反射(发出)的光经眼睛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人看不清物体,这种情况下,需要用下列哪种镜来矫正(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三棱镜6.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把物体向透镜方向移8cm,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0cm C.9cm D.5cm7.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物体放在主光轴距透镜焦点5cm处,所成的像一定是( )A.正立的 B.倒立的 C.放大的 D.虚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D.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9.下列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逐渐变短B.放大镜观察昆虫C.水中的蓝天白云D.激光准直引导掘进方向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若蜡烛远离透镜,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③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9cm<f<15cm④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远离透镜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1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 B.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C.月偏食 D.放大镜把字放大13.查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而且有平均每年增长125度的趋势。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丁 B.甲、乙 C.丙、乙 D.丙、丁14.很多道路口安装了高清晰智能摄像头,实现全天监控,这种摄像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相似,像距不变,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人被锁定并在成像板上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此后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总保持清晰,该人在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 )
A.在成像板上总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镜头的焦点总在F处不变C.镜头的焦点可能移至图中的a点D.镜头的焦点可能移至图中的b点 二、填空题15.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靠近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虚像;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稍稍移动,可以看到笔的像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继续向远处移动,可以看到“笔尖”反向像________(选填“先变长后变短”或“先变短后变长”),所成像的为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16.下列四幅图中:(1)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图______,远视眼的缺陷是晶状体的凸度过小或者眼球前后距离过______(选填“长”或“短”);(2)能够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的图是______,近视眼看不清______(选填“近”或“远”)处的物体。
17.如下图所示,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的像,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可判断出此凸透镜的焦距大致在______范围之内。18.如图,两束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由图可知:______(甲/乙)透镜是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会聚/发散)作用。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cm,焦距大小为______cm;固定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20.如图,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一光学元件,在圆筒左侧中心轴上放一光源S,圆筒右侧中心轴上垂直固定一光屏。现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然后将圆筒向______(“左”或“右”)水平移动一段距离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的像,且像是倒立放大的,则此光学元件是______透镜。21.同学们常喝矿泉水,当用手握住装满水的圆柱形矿泉水瓶时,透过瓶子看到瓶后的手指变粗的________像,将手指远离瓶子一些,将会看到与手指指向相反的_________像。(均选填“实”或“虚”)22.2021年春节,一支名为《唐宫夜宴》的舞蹈受到观众好评。如图所示,这是照相机拍摄的演出现场的一个画面。拍照时,相机镜头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如果想让画面两侧的演员全部进入画面中,可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演员。 三、实验题23.某实验小组用一焦距未知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他们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距离凸透镜15cm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然后他们进行了以下操作。
(1)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到透镜的距离u=______cm,在光屏的上会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像;此时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为了让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将蜡烛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2)移动蜡烛至30.0cm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光屏,与此成像原理类似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2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上/下)调整。(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____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4)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25.小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至右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它们的 ___________大致在同一高度。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不完整的像(如图乙所示),小王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他应将蜡烛向 ___________调节(选填“上”或“下”);(3)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___、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摄影师在给某班照毕业照时,他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将照相机 ___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同学,同时还应 ___________(选填“增加”、“缩短”或“不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26.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水袋做成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量来调节。
(1)当该水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可知此时该透镜的焦距f=______cm。(2)在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透镜、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然后再向水凸透镜内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选填“前”或“后”)方。(3)若光屏不移动,要让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透镜。(4)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以其中第______图属于远视眼患者示意图;第______图表示矫正远视眼的做法。
(5)人类的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A.0到10cm B.10到25cm C.25cm到极远处 D.10cm到极远处
参考答案1.D2.A3.A4.B5.B6.C7.C8.D9.C10.D11.C12.C13.B14.C15.正立 变长 先变长后变短 实 16.① 短 ④ 远 17.5.0 cm <f<7.5 cm18.乙 发散 19.20.0 10.0 左 20.左 凸 21.虚 实 22.二倍焦距 远离 23.50.0 倒立 缩小的实 上 向右 投影仪 24.下 缩小 靠近 变小 完整的像 25.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中心 上 放大 远离 缩短 26.10.0 注入 前 凹 ② ④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