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导学案
展开区域认知:掌握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综合思维:掌握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
地理实践力: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收集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要素,调查该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知道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特点。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寻求人口合理容量的策略。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类的生产与发展需要消耗环境资源,而任何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总是有限的。
1、概念: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
2、特点:相对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警戒值,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
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
2、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区域面积一定,气候温暖、食物等资源充足的地区,人口合理容量大;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山区,人口合理容量小。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文化水平、生活消费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起重要作用。人口合理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文化水平、产业结构呈正相关关系,人口合理容量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对外开放程度因素
对外开放地区,资源的互补性强,可大大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封闭地区,缺乏某些重要资源,
人口合理容量大大降低。
特点
理想的难以确定的“虚数”;人口合理容量相对稳定;人口合理容量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动态变化。
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策略
国际合作,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国际秩序,保证人人都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
的生活质量。
中国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策略
坚持计划生育,鼓励按政策生育,充分发挥全面二孩政策效应;
提高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以及资源管理水平;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三、案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
1、湖北省简介:位于我国中部,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湖北省东、西、北三面环山,山地占
56%,丘陵占24%,平原和湖区占20%。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湖北省简称“千湖之省”,湖泊分布在江汉平原,地表水质总体良好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经济与社会不可或缺的环境资源,是评价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应
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湖北省可利用水资源、可利用土地资源等进行评价。
【活动探究1】:区域环境承载力
我国甘肃省的两个草场牧区,地形、气候和水资源等自然环境大致相同,但现在一地牧民乐,一地牧民愁。这是为什么呢?
1.读图,结合实例说出你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
2.从上述实例中获得什么启示?
【活动探究2】:人口合理容量
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1、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题。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2、下面影响我国不同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3、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③④ B.①② C.①③D.②④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上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环境人口合理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 D.丁省
5、能提高四省环境人口合理容量的最有效途径是( )
A.扩大耕地B.提高科技C.人口迁移D.改善交通
6、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2)此图反映了________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它和环境人口容量有何关系?除此之外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还有哪些?它们与环境人口容量又有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1-5 BDACB
6、(1)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适度的人口,一旦超过,资源和人口平衡就会被打破,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资源 呈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呈负相关
地理鲁教版 (2019)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导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 (2019)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导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城镇化及其过程,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