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展开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自主学习】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定义: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个警戒值,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
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正相关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
人均消费水平:负相关
人口合理容量
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适度的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
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越优越,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2)自然资源:耕地,水,矿产,森林等资源。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合作探究】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
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幺,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还是短的桶板呢?这其中的答案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社会经济因素: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供养人口越多。正相关
生活水平:人均生活消费水平越高,能供养的人口越少。负相关
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影响供养人口数量。一般情况下第三产业比重高,供养人口多。
科技水平: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
(3)对外开放程度因素:对外开放的区域,资源的互补性强,可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3.特征:
(1)相对稳定:一定历史时期,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化不大,人口合理容量相对稳定。例如据估算目前全球人口合理容量为60亿至77亿。
(2)动态变化: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不同;不同时期,同一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也不相同。
4.如何使我国人口规模保持合理水平?
(1)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两孩)
(2)提高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及资源管理水平
(3)扩大对外开放
三、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人口合理容量是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数值要小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例如:人口学家马寅初预测: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16亿人; 预测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7亿—8亿。
【达标检测】
1、读人口与资源漫画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及人口流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漫画说明了什么地理问题?
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________,试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缓解我国的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
答案:(1)人口与资源的深刻矛盾,说明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2)广东 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等,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
(3)努力发展科技,提高经济水平;转变以自然条件为主导的人口承载能力的现状,以经济投入调控人口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等。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展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规律总结,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展示,自主学习,案例分析一,知识拓展,达标检测,学法指导,案例分析,知识体系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展示,自主学习,案例分析,合作探究,案例探究,知识体系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