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湘艺版北风吹 扎红头绳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湘艺版北风吹 扎红头绳教案及反思,共3页。
学科:音乐
微课程名称:歌曲《北风吹》第一乐段与民歌《小白菜》的关系
教材选用:湖南文艺出版社湘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歌剧览胜》
课程时长:8分37秒
教学背景
2.1歌曲《北风吹》的来源与简介
歌剧《白毛女》是在延安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创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歌剧,剧本是根据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创作的。该剧的音乐采用民歌素材和地方戏曲的音调加以创造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它继承了中国民族音乐传统,借鉴西洋歌剧形式技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崭新道路,在我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
《北风吹》是我国民族歌剧《白毛女》中的著名唱段,节奏轻柔、舒展,曲调亲切动人。歌曲的前一部分以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为素材,四三拍子,音乐塑造了十七八岁的少女 ——“喜儿”天真活泼、纯朴善良的形象;
2.2 课程的特点及思路
本微课程“歌曲《北风吹》与民歌《小白菜》的关系”是《北风吹》一课中分析歌曲《北风吹》取材于河北民歌《小白菜》,作曲家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与《小白菜》之间的内在关系及不同点进行辨析的核心内容。
本次课主要是通过节拍、旋律线、速度等音乐要素分析《北风吹》与《小白菜》的异同点,在内容安排上采用精讲、对比、聆听、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使知识掌握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方式上以问题为出发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分析并掌握知识内容和欣赏音乐的能力,从而了解音乐作品,了解中国民歌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热爱中国民族音乐。
教学设计:
3.1教学内容:
《北风吹》第一乐段赏析,聆听《小白菜》,通过音乐要素对比二者的内在联系;
3.2教学目标:
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对比旋律线、节拍、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异同,感受情绪的不同,发现民族音乐的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喜欢民族音乐;
3.3教学重点:
熟悉旋律,发现《北风吹》与《小白菜》的内在联系;
3.4教学难点:
能大胆画出旋律线,通过音乐要素的分析判断两首作品情绪的异同;
3.5教学方法:
示范法、对比法、视听结合法、演唱法、探究法;
3.6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听老师演唱《北风吹》,分析旋律线的走向,鼓励学生大胆画出旋律线
(2)实例讲解:
= 1 \* alphabetic a、聆听《小白菜》,分析旋律线的走向,找出和《北风吹》走向的异同点
= 2 \* alphabetic b、发现两首歌曲节拍的不同,对比速度的不同
= 3 \* alphabetic c、对比每一个乐句尾音的异同点,分析旋律走向的上下行
= 4 \* alphabetic d、再次聆听感受并判断《北风吹》与《小白菜》的情绪区别
(3)拓展:
根据《北风吹》与《小白菜》两首歌曲情绪的不同体会代表的人物形象的异同
(4)总结:
树有根,水有源,我们本节课所讲的《北风吹》的音乐第一乐段就是取材于河北民歌《小白菜》,民歌曲调是作曲家创作的源泉!然而作曲家却在民歌曲调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再加工,使音乐情感和音乐形象更加丰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艺版八年级上册北风吹 扎红头绳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湘艺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歌剧览胜(一)北风吹 扎红头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湘艺版八年级上册北风吹 扎红头绳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聆听不同体裁,在活动中赏析乐曲的结构,创作展示,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