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理解“做工”与“做功”的区别。
2.掌握做功的要素,能够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3. 掌握功的测算方法,了解机械功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互动加深学生对做功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关心社会生活中的做功现象,体会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明白物理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做功的要素,能够定量计算做功值。
教学难点
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做功的正确计算方法。
新课引入
我们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力和距离的概念。但力和距离不能直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需要评价力在距离上的积累。我们为什么要引入机械呢?
【过渡】人类利用机械做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利用蒸汽机做功,带动火车运行。为什么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明白做工和做功的区别。
教学过程
知识点1 介绍做功与做工的区别
【过渡】大家看课本图11-1,在左图中人用力推汽车,但没推动,右图中人用力搬石头,也没搬起来。我们根据经验知道,在做图中所示的活动中我们会大汗淋漓,使尽全身力气,确实做了“工”,但从物理学定义上来讲,我们并未“做功”。那么什么情况下才算做功呢?做功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意义呢?
1. 怎样才叫“做功”
我们来看活动1,找出课本上图11-2中左图和右图的共同点。从左图中我们发现人在提拉小桶时对小桶施加了力的作用,同时将小桶提起了一段距离;与左图类似,右图的人在推车子的时候对车子施加了力的作用,然后将车子推了一段距离。在物理学上,他们都做了功,但与图11-1不同的是,他们在施加力的同时,使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
【提问】是否对物体施加力,并且物体有移动距离,就认为做功了呢?
很显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注意到图11-2中,物体的移动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也即是说,做功需要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物理学上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这是物理学上对做功的定性解释。
【提问】大家了解了做功的定义,那么能够从定义里提炼出做功的要素吗?
2. 做功的要素
从定义里不难看出,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是作用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也即:
= 1 \* GB3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2 \* GB3 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关于做功的要素,大家务必要牢记。其中一定要注意到移动的距离是有前提条件的,也即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提问】了解了做功的要素,那么什么情况下没有对物体做功呢?
【交流】为了了解不做功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做功的要素入手。很明显,力、距离、方向任何一项不满足就会造成不做功:
(1)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
(3)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这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可以从反面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大家可以根据这些判断依据对图11-3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进行判断。
知识点2 怎样测算功
【过渡】我们已经定性地学习了做功,物理学中之所以引入做功除了是因为这个概念特别重要之外,还在于我们要知道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这就需要定量地知道做功。
1. 做功的定量计算
我们了解了做功的要素,就知道了功的大小与力和距离都有关系。物理学上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也即:功=力×距离。功的符号来源于英文单词“Wrk”,简称为W,所以做功可以表示为:W=F·s。
有了功的物理学计算公式,就需要知道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为:牛·米(N·m),它有一个专门的符号:焦耳(J),这是为了纪念著名物理学家焦耳。那么,与功的计算公式对应:J= N·m。1J的物理意义为: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即:1J=1N×1m=1 N·m
从公式中很容易发现:使物体移动的距离一定,力越大,做的功越多;力一定,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功的多少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移动的距离成正比。
【提问】大家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计算图11-5中,手对鸡蛋做了多少功?
解答:人克服鸡蛋的重力做功,一个鸡蛋大约重50g,所以鸡蛋的重力为1N,鸡蛋的移动方向与手用力方向相同,故人对鸡蛋做的功为:W=F ·S=1N · 1m=1J
2. 如何正确地测算功
看图11-6,人在拉车时用了2000 N的力,并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5 m,那么人拉车时做的功W是否等于 2000 N×5 m吗?
【提问】在图11-6的实例中,我们遗忘了什么才导致这种计算方法?
解答:题中给出了车子的重力,重力的方向与车子移动的方向垂直,属于垂直无功的例子。所以算法不对,还应给出人的拉力。
【交流】我们来看例题,在图11-7中,工作人员将箱子沿4 m长的斜面推到2 m高,求人对箱子做了多少功?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根据功的计算公式我们要首先明确人施加的力是朝什么方向的?在这个方向上移动了多少距离?很显然,100 N的力沿斜面方向,移动了4 m,所以人对物体做功:W=100 N×4 m=400 J。所以这个人做了400J的功。
【提问】大家重新思考图11-6中人做的功?
3. 机械功原理
功的概念首先是从研究机械的过程中产生的。我们利用机械的目的无非是省力或者节省距离。但是我们不可以利用机械既省力又省距离,因为省力就必须要耗费距离,省距离就必须要费力,比如杠杆。这就是机械功的原理,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机械功原理对机械的研制和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归纳总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沿力得得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F·s。功德单位是焦耳。
课后作业
1. 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翔将铅球投出的过程中,小翔对铅球没有做功
B.足球在球场上沿水平地面滚动,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C.小冬提着书包从一楼上到六楼,小冬对书包做了功
D.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不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2.某学生从底楼匀速走上二楼,第一次花费30s,第二次花费20s.则两次上楼过程中,学生所做的功( C )
A.第一次较大
B.第二次较大
C.两次一样大
D.不知楼高不好判断
3.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某人用10N的水平拉力拉着木箱前进,人对木箱做的功为60J,则(B )
A.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为10N
B.木箱前进的距离一定是6m
C.木箱前进的距离是1.2m
D.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50N
教学反思
【师生交流】通过这节课,谈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总结】
1.介绍做功与做工的区别
做功的两个要素为: = 1 \* GB3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2 \* GB3 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怎样测算功
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W=F·s。
3.机械功原理
我们不可以利用机械既省力又省距离,因为省力就必须要耗费距离,省距离就必须要费力,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8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及反思</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12.2 热量和热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270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12.2 热量和热值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8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1.1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题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