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8课 奇特的视觉图形 教学设计 (5)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8/125256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共3页。
2、能够运用以前所学的空间、明暗、形色等知识对图形进行简单的评述
3、通过一系列图形视觉训练,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了解利用正负形进行图形创意的方法,能够尝试运用身边的媒材进行创意,设计出有趣的正负图形,拓展直观想象的空间。
2学情分析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课堂的开放性、互动性、立体性,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抓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通过大量新奇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讨论得出结论,通过游戏巩固学习内容,最后通过练习理论联系实际。
3重点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演示
(一)
呈现
问题
人们长说:“眼眼为实、耳听为虚”。人们总是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情况,那么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图形,看看情况也是如此吗?
根据的你眼睛看到的真实情况判断两条线条长度相同吗?(图1)
正方形中间的白色哪个比较白?是什么原因(图2)对比使视觉有时候产生了错觉,有些画家就喜欢把刚才的现象放到他们的画中去,然后创作出一副副令人意外的画作,而我们给这些画一个名称—奇特的视觉图形
板书:奇特的视觉图形
比较讨论线的长短、正方形中间的白色哪个比较白;
思考原因,对比。
两条线条
两个正方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二)
设问质疑
1、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
2、埃舍尔的《上升与下降》有何奇特之处?
在图中埃舍尔给大家展示一个奇妙的并不存在的世界,画面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等乍一看似乎合理,但你仔细一推敲却发现他们是矛盾的,在这个世界中图形和底纹都不在安分守己,两者在不停的互换,2维的平面图形变成3维的立体的物体,3维的物体也会边成2维的平面图形,图中的楼梯就是例子。
3、出示《五子十童图》,有几个童子?
4、在图片上寻找脸,并用语言描述脸的特点(能找到九张脸的人智商是180)
1、学生观察讨论奇特之处在楼梯,顺时针向上走,逆时针向下走
2、10个儿童
1、《上升与下降》
2、《五子十童图》
3、《九张脸》
(三)提供解答
1、用剪纸的方式表现正形与负形
2、《鲁宾杯》,问剪什么形状?
2、通过对比,图形与底纹的转换互借关系即正形负形的组合。
3、中国的太极图形
4、归纳板书:运用共同的轮廓线
1、生答:杯子、人的脸
2、两条鱼
1、《鲁宾杯》
2、《花瓶还是两个人》
3、太极图形
(四)游戏巩固
寻找隐藏的人
2、正负形的表现方法主要有哪些?
3、小结:表现方法上主要有以线为主、以面为主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
1、学生结合作品思考并讨论
2、以线为主、以面为主或点线面相结合
《栏杆之间的人》《上下楼标志》
(五)艺术实践
1、现实生活中的正形负形有哪些?
2、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任选设计元素,利用正负形的创意方法,以线造型、色块平涂或剪纸等表现形式,设计制作一幅奇特的视觉图形。要求:生动、构思巧妙、奇特。
吃苹果时咬掉的边缘、破损的树叶
学生练习
作品交流
将好的构思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进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上台展示,教师、同学进行评价。
学生上台展示,交流
(七)小结
教师小结:要使作品奇特有趣,一是选取的设计元素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使作品在内涵上有一定的意味;二是在设计构思上运用了共用轮廓线的方法,使得作品巧妙、有趣。(择其要点板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第8课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点,教学方法,课的类型,教具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