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1.(3分)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 )
A.3mB.3dmC.3cmD.3mm
2.(3分)古时排箫又叫做“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如图所示。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3.(3分)2020年6月21日发生了21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环食,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下列与发生这种天文现象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水中望月B.海市蜃楼C.雨后彩虹D.如影随形
4.(3分)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B.错误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
C.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
D.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5.(3分)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
A.提出问题B.制定实验方案
C.建立猜想和假设D.获取事实与证据
6.(3分)如图所示,在《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里,人们看到的一切和镜子中看到一样:爱丽丝钻入镜子,她环顾四周,看到壁炉上的闹钟向她微笑。“哇!这是镜子里面的钟呀?”,请你帮小爱丽丝读出钟表的时间是( )
A.2:00B.4:00C.8:00D.10:00
7.(3分)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诗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钟声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钟声比雨声在空气中传播得快,因为固体传声比液体快
D.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考试,学校的考务安排非常细致。用广播播放考试指令,指令声是由发声装置 产生的,以 的形式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9.(3分)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相同/不同)的。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 m/s。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两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钢管/空气)传来的。
10.(3分)小娜和张婷同学做“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现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而且是 越大,响度越 。
11.(3分)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外科医生利用 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12.(3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2016年,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由13亿光年之外的两颗黑洞在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这引力波 (选填“是”或“不是”)声波。天文学中的“光年”是 单位。
13.(3分)如图所示,在不透明的杯底部画一个黑点A,向杯中倒入适量水,眼睛位于P点看到A点的像A′。
(1)这个像是由于光发生 形成的 (填“虚像”或“实像”)。
(2)请作出眼睛看到A′点的光路图。
(3)用激光笔对准像A′照射,光 (填“能”或“不能”)照到杯底A点。
14.(3分)小翠同学准备上台演出,站在竖直挂起的平面镜前4m处,如图所示,小翠同学身高为1.65m,小翠的像高为 m;若小翠向镜前移动1m后,小翠与镜中的像距离为 m,小翠在向镜移动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题(共3小题,2+3+2=7分)
15.如图所示,一束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6.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17.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8.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铅笔的长度为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为 s。
19.某同学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 。
20.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
(1)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你 听到音乐(填
“能”或“不能“)。
(2)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 。
(3)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
这种探究实验的方法是 ,但有时还是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是: 。
(4)该实验表明 。
21.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不选另一个作声源的理由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2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1)小明将一束光射到白板上,只能在白板上看到一个亮点,不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请帮小明想出在空气中显现光的传播路径的1种方法: 。可从不同方向看到白板上的亮点,是因为光束中的部分光在白板上发生了 反射。
(2)实验中,小明将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 。(写出两条即可)
(3)当光从水中射向空气,若入射角为22°,则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 。
(4)小明想利用紫光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他利用三棱镜和遮光板将阳光中的紫光分离出来,如图所示,三种遮挡方法最有可能得到紫光的是 。(选填“1”、“2”或“3”)
五.计算题(共2小题,6+7=13分)
23.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约为3.6×105km,若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则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光信号?
24.有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山崖开过来,当它鸣笛后2秒钟听到回声。问:
(1)2秒钟内声音、汽车的路程分别是多少?
(2)鸣笛处离山崖有多远?
(3)听到回声处离山崖有多远?(v声=340m/s)
六.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5.阅读下面的短文。
亚声
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叫做亚声。
亚声看不见,听不见。可它却无处不在。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热核爆炸等都会产生亚声,科学家借助仪器可以“听判”它。
亚声的传播速度和可听声波相同,但它传播的距离较远,亚声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等障碍物,甚至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亚声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亚声,能使人头晕、恶心。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产生的亚声引起的。人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震坏而丧生。
亚声的应用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1、研究自然亚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亚声,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
2、通过测定亚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如沙尘暴,龙卷风以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
3、亚声在军事上的应用。利用亚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亚声武器一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提到的亚声就是 (选填“超声波”、“可听声”或“次声波”);
(2)亚声在常温条件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
(3)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亚声,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说明亚声除了可以传播能量外,还可以传播 ;
(4)下列不同频率的声波能与亚声产生共振的是 ;
A.8Hz
B.800Hz
C.8000Hz
D.80000Hz
(5)在月球上能否利用亚声武器来克敌?为什么? 。
26.实验室常用蜡烛完成以下光学实验:
(1)如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2)利用如图乙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a)B蜡烛不点燃的原因是 。
(b)如图丙是小王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则蜡烛A与蜡烛B的距离为 cm;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c)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丁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选填“①”或“②”)处。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解答】解: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其体长约为拇指甲长度的2倍,即约3cm。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解答】解:不同长度的竹管内空气柱长短不一样,因而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也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会不同。
故选:A。
3.【解答】解:日环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水中望月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解答】解:A、错误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错误;
B、错误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不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故B错误;
C、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故C错误;
D、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建立猜测和假设。
故选:C。
6.【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8:00。
故选:C。
7.【解答】解:A、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A正确;
B、钟声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B正确;
C、钟声、雨声的传播快慢与传播介质有关,与发声体无关,钟声和雨声在空气中传播一样快,故C错误;
D、钟声是由钟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解答】解:用广播播放考试指令,指令声是由发声装置振动产生的,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递到同学们的耳中。
故答案为:振动;波;空气。
9.【解答】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为340m/s;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所以先听到从钢管传来的声音。
故答案为:不同,340,钢管。
10.【解答】解:通过实验可以判断物体振幅是不同的,说明了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且是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振幅;振幅;大。
11.【解答】解:汽车上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信息;超声波;能量。
12.【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3.0×105km/s;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引力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引力波不是声波;
(3)光年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路程,所以光年是长度单位。
故答案为:3.0×105;不是;长度。
13.【解答】解:(1)由A点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人在P点观察,看到的是变高了的虚像A′,因此像A′是由于光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2)连接PA′,与水面交点为入射点O,OP为折射光线,OA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3)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在P点用激光笔对准像A′照射,光能照到杯底A点A处。
故答案为:(1)折射;虚像;(2)如图所示;(3)能。
14.【解答】解:由于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小翠同学身高为1.65m,小翠的像高也为1.65m;
小翠向镜前移动1m后,小翠到平面镜的距离变为4m﹣1m=3m,由于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翠在镜中的像离镜也变为3m,所以小翠与镜中的像距离为:3m+3m=6m;
由于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小翠在向镜移动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65;6;不变。
三.作图题(共3小题,2+3+2=7分)
15.【解答】解: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则入射角等于90°﹣40°=50°,反射角等于5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如图:
16.【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17.【解答】解:先过入射点O作垂直界面的法线,根据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作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8.【解答】解:(1)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所以图中的b是正确的;
由图知,所用刻度尺一个大格是1cm,一个大格里面有10个小格,所以分度值是1mm,铅笔起始位置对应0刻度线,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5.60cm,铅笔的长度L=5.60cm;
(2)由图知,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向2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由于分针靠近2min,故秒针示数为35s,因此秒表读数为1min35s=95s。
故答案为:b;5.60;95。
19.【解答】解:量筒的测量范围是0﹣50ml,最小刻度代表2ml,分度值为2ml。放入石块前量筒的读数为20ml,放入石块后量筒读数为36ml,即石块的体积为36ml﹣20ml=16ml=16cm3
故答案为:16cm3
20.【解答】解:(1)因为气体和固体都能传声,所以在钟罩底部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后,音乐声仍然能通过钟罩软木塞和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人能听到音乐声;
(2)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音乐声会逐渐减弱。
(3)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音乐声,这种探究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但有时还能听到声音,说明钟罩内的空气没有抽净;
(4)图中的实验说明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能;(2)变小;(3)不能;理想实验法;空气没有被全抽出;(4)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1.【解答】解:(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适合做实验声源;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因此不适合做实验声源;
(2)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方案B较好;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材料的隔音效果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方案A不适合;
(3)由表格数据可知,泡沫的距离最短,说明隔音效果最好;衣物的距离最长,说明隔音效果最差,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强到差的顺序为泡沫、锡箔纸、衣物。
故答案为:(1)机械闹钟;音叉不能持续发声;(2)B;(3)泡沫。
22.【解答】解:(1)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传播路径不容易直接观察,在空气中喷洒烟雾,有利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由表中数据可知:
①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③在折射现象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⑤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3)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射向水面时,当入射角为30°时,折射角为22°,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当光从水中射向空气,若入射角为22°,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30°;
(4)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为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大,在光屏的最下面,所以第3种遮挡方法最有可能得到紫光
故答案为:(1)在空气中喷洒烟雾;漫;(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折射现象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30°;(4)3。
五.计算题(共2小题,6+7=13分)
23.【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3×105km/s,
根据速度公式可得,从地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的时间:
t===1.2s,
则激光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
t′=2t=2×1.2s=2.4s。
答:要经历2.4s时间才能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光信号。
24.【解答】解:(1)已知汽车速度v车=10m/s,v声=340m/s,
由v=可得,2秒钟内声音的路程:
s声=v声t=340m/s×2s=680m,
2秒钟内汽车的路程:
s车=v车t=10m/s×2s=20m;
(2)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路程为s,则2s=s声+s车,
鸣笛处离山崖的距离:
s=(s声+s车)=(680m+20m)=350m;
(3)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s′=s﹣s车=350m﹣20m=330m。
答:(1)2秒钟内声音、汽车的路程分别是680m、20m;
(2)鸣笛处离山崖有350m远;
(3)听到回声处离山崖有330m。
六.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5.【解答】解:(1)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即我们所知的次声波;
(2)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而亚声的传播速度和可听声波相同,都是340m/s;
(3)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亚声,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亚声除了可以传播能量外,还可以传播信息;
(4)两发声体发出声音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共振,压声波的频率为20Hz,所以与亚声波能够产生共振的是8Hz,故A符合题意;
(5)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不能利用亚声武器来克敌。
故答案为:(1)次声波;(2)340m/s;(3)信息;(4)A;(5)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26.【解答】解:(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a)若将后边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使像不清晰;
(b)由图乙知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3.50cm,所以蜡烛B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3.50cm,故蜡烛A与蜡烛B的距离为7.00cm;
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不变;
(c)如下图,作出蜡烛火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左倾斜(如图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②处。
故答案为:(1)光的直线传播;(2)(a)点燃后会使玻璃后面太亮,使像不清晰;(b)7.00;不变;(c)②。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入射角
0°
15°
30°
45°
60°
反射角
0°
15°
30°
45°
60°
折射角
0°
11°
22°
32°
40°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