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3分)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2.(3分)国庆期间,小芳和家人一起去游乐园玩耍。如图所示,小芳和妹妹坐着旋转木马缓缓绕着中心转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芳是静止的 B.以小芳为参照物,妹妹是运动的 C.以妹妹为参照物,木马是运动的 D.以木马为参照物,小芳是静止的3.(3分)如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4.(3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交通信号灯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 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5s C.从开始踩刹车之后ls,车速变为5m/s D.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平均速度小于10m/s5.(3分)如图所示为一款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可10m内无线连接手机实现无线音乐播放。关于该音箱的说法正确的是( )A.音箱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们耳中 B.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C.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 D.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6.(3分)噪声监测器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可以提供声音的部分参数以便采取相关措施。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声音声音强弱的等级/dB频率/Hz甲502000乙90500A.甲、乙两种声音一定都属于噪声 B.甲的频率高,是超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在监测器处,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 D.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小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7.(3分)如图是一些小冰块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块熔化时温度先升高,再不变,最后再升高 B.冰块熔化过程用的时间是5min C.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不再吸热 D.冰块是晶体,熔点是﹣10°C8.(3分)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9.(3分)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可以不用电的“冰箱”,在一个大的陶罐里面放一个较小的陶罐,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所示。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A.给外罐加盖子尽可能不漏气 B.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C.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D.把“冰箱“放在潮湿环境中10.(3分)如图为近几年流行的“喷气”奶茶,其原理是在奶茶的上表面加有一层可食干冰,然后就会产生“冒烟“的效果。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喷出来的“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喷出来的“气”是奶茶吸热汽化形成的 C.干冰吸热熔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 D.喷出来的“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题8分,12题7分,13题8分,14题6分,15题6分,共35分)11.(8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沿斜面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在A、B、C三处均有电子表显示时间(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用刻度尺可测出小车在不同路段的路程。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小车通过AB段的路程是 m,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是 s,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2)分析图中实验数据发现,小车通过斜面全程做 (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3)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熟练使用计时工具,如果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 ( 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为了减小此操作造成的实验误差,可以在C处添加一个器材: 。(4)小明还想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进行如下猜想:猜想一,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长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请对这一方案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 。12.(7分)在探究声音的特征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将一把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塑料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过改变 来改变声音的音调,发现音调越高,塑料刻度尺振动的越 。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 (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因为 。(2)某研究小组利用纸盒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如图乙所示,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与琴弦 的关系;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13.(8分)如图甲所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为完成实验,分析表中的数据,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值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 97989898(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像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4)水沸腾后水面上方冒出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5)小明认为烧杯中的水要适量,若水量太少对实验的影响是 。 (写出一点即可)14.(6分)阅读了课本“STS“的“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后,创新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他们利用一个小钢球、长度不同的两根无弹性细线、一个铁架台、一个停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次数摆线长L/m摆角θ/°摆动一次的时间t/s1130221.4302.431402(1)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太短,不便于测量,请你说出一种利用停表较为准确测量摆动一次时间的方法。 。(2)由1、2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结论是: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摆角 ( 选填“有关“或“无关”)。(3)因此我们发现家中的摆钟变慢时,可以采取 ( 选填“增加摆线的长短”或“减小摆线的长短”)的方法,使它走时准确。15.(6分)项目化学习小组在进行“调节节能房温度”学习时,进行了生活中常见温度和测温仪器的一些调查活动,并制作了简易的温度计和同学们交流。请你根据你在这次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活动完成下列问题。活动1:调查不同类型的测温仪,请你为该调查活动设计一个活动调查表。活动2:用小瓶、橡胶塞、细管自制一个简易的温度计后,请你说出你是怎样为自制温度计标出一部分刻度的。(要求:标出分度值为2℃的部分刻度,方法切实可行)三、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9个小题,16~20题每空1分,共19分;21小题4分;22、23小题各6分。共35分)16.(4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忽闻水上琵琶声”,琵琶声是弦 产生的,琵琶声通过 传入人耳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 ;“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小。17.(3分)小红参加运动会百米赛跑,跑完全程用时16s,则小红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以奔跑的小红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是 (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该比赛中裁判员是利用 来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18.(4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上顺利升空(如图),届时我国航天员将打破太空生活最长时限,在“天和核心舱”展开为期6个月的航天生活。小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火箭升空瞬间,看到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载人飞船和火箭在空中匀速上升,载人飞船与地面相对静止,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并改正。错误之处: 和 ;改正: 和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19.(3分)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测得圆形物体的直径为 ,如果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 ( 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20.(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建筑“不用空调的楼房” 在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调查中,小丽了解到,夏天在室内安装空调可以调节室温但安装空调既消耗电能,又会造成环境污染,她受到我国一些建筑物先进建筑理念的启示,和同学们提出了一些节能的好方法。例如研发一种新材料,可以在20~30°C范围内凝固和熔化,没有固定的熔点,把它掺在水泥中制作成地板或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如图所示是一种湿帘降温系统,图中的水帘纸是用一种高分子材料制作,具有高吸水、扩散速度快等特点,在波纹状的纤维表面有层薄薄的水膜,当室外干热空气被风机抽吸穿过布满冷却水的湿帘纸时,水膜上的水由液态转化成气态,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温度迅速下降,这样经过处理后的凉爽湿润的空气就进入室内了,此时的室内温度能下降5~10°C以上。该系统降温迅速,效率达到90%~97%,能不断提供新鲜干净的空气,增加空气含氧量,同等情况下造价是中央空调的2/5。 (1)可以在20~30℃范围内凝固和熔化的新材料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寒冷的冬天,这种材料凝固会 ( 选填“吸热”或“放热”),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2)湿帘降温系统的水帘纸呈波纹状,可以增大水膜的 ,从而加快了水帘纸上的水 ( 填物态变化)吸热,该系统的优点有 ( 写出一种即可)。21.(4分)2017年1月,太原市下起了鹅毛大雪,气温骤降,第二天,我们在小红家的窗玻璃上拍到了美丽的“冰花”,如图所示,请你说出美丽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哪一侧形成的,并解释其形成的原因。22.(6分)周末,爸爸带小明驾车到太原南站,然后乘高铁去北京。小明在网上查到太原南到北京西的路程大约是500km,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小明爸爸14:00开汽车出发,到太原南站有30km,若汽车以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到南站。通过计算解答下列问题:车次类型发站﹣到站发时﹣到时G616高速铁路太原南﹣北京西14:29﹣17:27G618高速铁路太原南﹣北京西14:58﹣17:28G620高速铁路太原南﹣北京西15:24﹣18:04(1)小明和爸爸驾车需要多少分钟到太原南站?他们最早能赶上哪一车次?(2)他们乘坐的这趟高铁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3.(6分)海啸预警设备是通过接收海啸发生时产生的次声波来工作的。若某次海啸发生的次声波中心位置距海岸边的预警设备300km,设备接收到次声波的时间是200s则:(1)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750km/h,则从接收到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解答】解: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为1mm,由图知脚印长度为25.10cm,则“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cm×7=175.7cm=1.757m。故选:B。2.【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芳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芳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小芳为参照物,妹妹相对于小芳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小芳为参照物,妹妹是静止的,故B错误;C、以妹妹为参照物,木马相对于妹妹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妹妹为参照物,木马是静止的,故C错误;D、以木马为参照物,小芳相对于木马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木马为参照物,小芳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3.【解答】解:A、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B、“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是一天内通过的距离,可以估算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诗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是猿的声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D、从“轻舟已过万重山”知,“山”相对于轻舟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通过了距离,但不知道时间,所以无法估算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B。4.【解答】解:A、由速度公式得,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的距离:s反=vt反=10m/s×0.5s=5m,故A错误;BC、从图中可知,0.5s开始踩刹车,1.5s停止,故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5s﹣0.5s=1s,故从开始踩刹车之后ls,车速变为0,故BC错误;D、开始踩刹车的速度为10m/s,刹车后速度变小,平均速度小于10m/s,故D正确。故选:D。5.【解答】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音箱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们的耳中,故A正确;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发声需要振动,故B错误;C、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越来越小,但传播速度不变,故C错误;D、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故D错误;故选:A。6.【解答】解:A、甲、乙两处声音不一定都属于噪声,这要取决于声音是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甲的频率小于20000Hz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C、甲的响度为50dB,乙的响度为90dB,说明甲声音的响度小于乙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D、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D错误。故选:C。7.【解答】解:ACD、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吸收热量,所以冰是晶体,冰的熔点为0℃,故ACD错误。B、从图象上看,冰从2min开始熔化到7min结束,熔化过程用了5min,故B正确。故选:B。8.【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9.【解答】解:A、给外罐加盖子尽可能不漏气,减慢水分的蒸发,不能使食物降温,故A错误;B、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减慢水分的蒸发,不能使食物降温,故B错误;C、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利用水蒸发吸热,起到降温的作用,故C正确;D、把“冰箱“放在潮湿环境中,不利于水分蒸发,不利于使食物降温,故D错误。故选:C。10.【解答】解:“喷气”奶茶喷出来的“气”是因为干冰升华要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题8分,12题7分,13题8分,14题6分,15题6分,共35分)11.【解答】解:(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需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sAB=90.0cm﹣40.0cm=50.0cm=0.500m,sBC=40.0cm,sAC=90.0cm,tAB=2s,tBC=1s,tAC=3s, 则vAB===25cm/s,vAC===30cm/s=0.3m/s,vBC===40cm/s;(2)比较速度大小可知小车做加速运动;(3)如果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测得的时间偏大,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小;在C处添加金属片,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停止计时即可;(4)小明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此过程中没有控制斜面的长度一定,所以会造成时间的不同。同时根据t=可知,路程也会影响所用时间的长短。故答案为:(1)0.500;1;0.3;(2)加速;(3)小;金属片;(4)改变高度时,没有控制长度一定。12.【解答】解:(1)物体振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因此该实验是通过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发现音调越高,塑料刻度尺振动的频率就越快;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振动的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实验中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频率较低,为次声波,人听不到次声波;(2)选择a和b,材料和长度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横截面积的关系;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时,需要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故需要对比a和c;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c和d的材料不同,长度不同,无法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故答案为:(1)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快;音色;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频率较低,为次声波,人听不到次声波;(2)横截面积;a和c;没有控制材料相同。13.【解答】解:(1)水的沸点大约在100℃左右,由表格数据知,水银在﹣39℃~357℃之间是液态,水银作为测温物质合适;酒精在﹣117℃~78℃之间是液态,100℃时酒精早就成为气态了,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进行工作。所以温度计工作物质选择水银;(2)①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下方,液柱远离零刻度,是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96℃。②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6min开始,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3)在时间和温度图象上描出(0,88)(1,90)(2,92)(3,94)(4,96)(5,97)(6,98)(7,98)(8,98),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如图。由图像可得: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水沸腾后水面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5)实验时烧杯中的水要适量,因为水量太少时,不容易观察沸腾现象。故答案为:(1)水银;(2)96;98;(3)见上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液化;(5)不容易观察沸腾现象。14.【解答】解:(1)测出钢球摆动n次的时间t,则摆一次的时间为;(2)由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摆球质量、摆角相同,摆线长越长,时间越长,即猜想一是正确的;因此可得出的结论:在摆球质量和摆角相等时,摆线越长,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长;由1、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摆球质量、摆线长度相同,摆角大小不同,摆动时间相同,即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角的大小无关;(4)由以上可知:钟摆摆动的快慢与钟摆球的种类、摆球的偏转角度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时间越长。若家中的摆钟变慢时,可以通过缩短摆长的方法来减少摆动的时间;发现摆钟变快时,可以采用增加摆长的方法增加摆动的时间。故答案为:(1)测出钢球摆动n次的时间t,则摆一次的时间为;(2)一;在摆球质量和摆角相等时,摆线越长,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长;无关;(3)增加摆线的长短。15.【解答】解:(1)如下表所示:(2)需其他实验器材:红墨水、标准大气压下沸水、冰水混合物;制作步骤:①在水瓶内装入红墨水,用细管和橡皮塞密封小瓶;②将小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小瓶内红墨水稳定后,标注0℃;③将小瓶放入沸水中,待小瓶内红墨水稳定后,标注100℃;将0℃~100℃平均分为100等分,0℃向上取份即为2℃,标注即可。故答案为:(1)如上表所示;(2)需其他实验器材:红墨水、标准大气压下沸水、冰水混合物;制作步骤:①在水瓶内装入红墨水,用细管和橡皮塞密封小瓶;②将小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小瓶内红墨水稳定后,标注0℃;③将小瓶放入沸水中,待小瓶内红墨水稳定后,标注100℃;将0℃~100℃平均分为100等分,0℃向上取份即为2℃,标注即可。三、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9个小题,16~20题每空1分,共19分;21小题4分;22、23小题各6分。共35分)16.【解答】解:琵琶声是弦振动产生的,琵琶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使弦的振动频率不同,从而改变弦发声的音调;“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调;响度。17.【解答】解:小红的平均速度:v===6.25m/s;以奔跑的小红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相对于小红的位置不断变化,故建筑物是运动的;该比赛中裁判员是利用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大小来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故答案为:6.25;运动;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大小。18.【解答】解:火箭升空瞬间,火焰喷到水池中,水池中的水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水池中冒出的水蒸气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又变成小水珠,就是看到的庞大“气团”,所以“气团”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液滴;载人飞船和火箭在空中匀速上升,乙地面为参照物,载人飞船离地面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载人飞船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庞大“气团”是水蒸气;载人飞船与地面相对静止;庞大“气团”是小液滴;载人飞船相对地面是运动的。19.【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左侧三角尺直角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为2.00cm,右侧三角尺直角对应的刻度3.20cm,所以圆环的外直径为:3.20cm﹣2.00cm=1.20cm;(2)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故答案为:1mm;1.20cm;减小。20.【解答】解:(1)该材料可以在20~30°C范围内凝固和熔化,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该材料是非晶体,该材料凝固时放热;(2)湿帘降温系统的水帘纸呈波纹状,可以增大水膜的表面积,这样水的蒸发加快,该系统降温迅速,效率达到90%~97%。故答案为:(1)非晶体;放热;(2)表面积;蒸发;降温迅速,效率高。21.【解答】答:“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骤然遇到温度远低于0℃的玻璃,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凝华形成小冰晶。22.【解答】解:(1)已知小明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为v=60km/h,到太原南站的路程有s=30km,到太原南站所需的时间为:t===0.5h=30min,则到达太原南站的时刻为:14:00+30min=14:30,因此他们最早能赶上G618次列车;(2)已知太原南站到北京西站的路程为s′=500km,由运行时刻表可知所用的时间为:t′=17:28﹣14:58=2h30min=2.5h,则他们乘坐的这趟高铁的平均速度为:v′===200km/h。答:(1)小明和爸爸驾车需要30分钟到太原南站,他们最早能赶上G618车次;(2)他们乘坐的这趟高铁的平均速度为200km/h。23.【解答】解:(1)某次海啸发生的次声波中心位置距海岸边的预警设备s=300km=3×105m,设备接收到次声波的时间t=200s,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1.5×103m/s;(2)海浪的推进速度v'=750km/h,设备接收到次声波的时间t=200s=h≈0.056h,那么这段时间海浪的推进距离s'=v't=750km/h×0.056h=42km,此时海浪距离海岸的距离s海=s﹣s'=300km﹣42km=258km,那么从接收到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t海===0.344h。答:(1)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103m/s;(2)从接收到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0.344h逃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简答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