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2 时间和位移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 时间和位移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第2节《时间和位移》训练题(人教实验版必修1) 1.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B.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晚8时在广州开幕C.刘翔创造了13.09秒的110米栏的较好成绩D.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在“神七”飞船外完成了历时 20分钟的太空行走解析:选CD.A、B两项中的数据分别说明的是两件大事发生的瞬时,所以指的是时刻;C、D两项中的数据是说完成两个事件所用的时间,因此为时间间隔,故选C、D.2.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A.第5秒初 B.第5秒内C.第5秒末 D.5秒内解析:选AC.注意对一些关键字和词的理解,如“初”、“末”等字往往表示时刻,“内”一般指时间间隔,故正确选项为A、C.3.(2011年福建师大附中调研)以下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质点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同解析:选D.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位移大小小于路程,故选项D对,A、B、C错.4.(2011年衡水高一检测)如图1-2-5所示,一物体沿3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则沿哪条路径运动时的位移较大( )图1-2-5A.沿1较大 B.沿2较大C.沿3较大 D.都一样解析:选D.三条路径的初位置、末位置相同,故位移一样,D对.5.如图1-2-6所示,质点从A点出发逆时针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其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质点运动1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在此运动过程中质点的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图1-2-6解析:如图,根据位移与路程的概念,物体转一周,初末位置重合,位置没变,位移为0,但路程为2πR,转1周,位移大小为AC段,最大位移为AB段,最大路程=经过的总路径的长.答案:0 2πR R πR 2R πR 一、选择题1.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A.质量 B.路程C.位移 D.时间答案:C2.(2011年大连高一检测)一列火车从长春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表示时间间隔的是( )A.早上6∶00火车从长春出发B.列车一共行驶了12小时C.列车在9∶10到达中途沈阳北站D.列车在沈阳北站停了15 min答案:BD3.(2011年聊城高一检测)南非世界杯开幕式于2010年6月11日21∶00时(北京时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所有比赛历时31天.以上记录时间的数据分别指的是( )A.时刻和时间间隔 B.时间间隔和时刻C.都是时刻 D.都是时间间隔解析:选A.2010年6月11日21∶00时指的是开幕的时刻;31天是所有比赛所用的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正确.4.如图所示1-2-7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2-7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内解析:选B.时刻和时间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个线段.tn是时刻,可表述为第n s末或第(n+1) s初;n s内不等于第n s内,n s内是指从0~n s末共n s的时间;第n s内是指从(n-1) s末至n s末共1 s的时间,故A、C、D均错,B正确.5.(2011年南昌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单向直线运动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C.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D.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的路程一定相等解析:选ABC.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A对;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B对;质点通过相同的位移,可以沿不同的路径,也可以沿相同的路径,故路程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因此C对,D错.6.如图1-2-8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 m和5 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16 m,方向从A到C;16 mB.8 m,方向从A到C;8π mC.8π m,方向从A到C;16 mD.16 m,方向从A到C;8π m图1-2-8解析:选D.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A、C之间的线段长度.即x=+=2×3 m+2×5 m=16 m,方向由A指向C;路程是标量,等于两个半圆曲线的长度和,即l=(3π+5π) m=8π m,故D正确.7.如图1-2-9所示,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处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A.25 m、25 mB.65 m、25 mC.25 m、-25 mD.65 m、-25 m图1-2-9解析:选D.通过的路程s=(20+20+25)m=65 m,通过的位移为x=-25 m,故选D.8.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标准体育场内侧跑道为400 m)( )A.x甲>x乙,s甲<s乙 B.x甲<x乙,s甲>s乙C.x甲>x乙,s甲>s乙 D.x甲<x乙,s甲<s乙解析:选B.田径场上的跑道如图所示,400 m比赛要从起点环绕跑道一圈,最内侧跑道的起点和终点重合.因此,路程s甲=400 m,位移x甲=0,而100 m比赛是直道,路程s乙=100 m,位移x乙=100 m.显然x甲<x乙,s甲>s乙.9.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C.位移-10 m比5 m小D.-10 ℃比5 ℃的温度低解析:选AD.由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 B错误;-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负号不表示大小,仅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C错误;温度是标量,-10 ℃比5 ℃的温度低,负号表示该温度比0 ℃低,正号表示该温度比0 ℃高,故D正确.二、计算题10.如图1-2-10所示,某人沿半径R=50 m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点出发逆时针跑过3/4圆周到达B点,试求由A到B的过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图1-2-10解析:此人运动的路程等于ACB所对应的弧长,即路程L=×2πR=×2×3.14×50 m=235.5 m此人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等于由A指向B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x=R=1.414×50 m=70.7 m,位移的方向由A→B,与半径AO的夹角为45°.答案:路程235.5 m 位移大小为70.7 m,方向由A→B,与半径AO的夹角为45°11.某人从水平地面上的A出发,先向正东走了40 m到达B点,接着又向正北方向走了30 m到达C点,求:(1)这两个过程中人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2)整个过程中人的路程和位移.图1-2-11解析:(1)第一个过程中从A到B,位移大小为:x1=A=40 m方向向东第二过程中从B到C,位移大小为:x2=B=30 m方向向北(2)整个过程中的路程s=A+=40 m+30 m=70 m总位移大小为:x=A== m=50 m方向:tan α== ,α=37°即东偏北37°.答案:见解析12.一支长150 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员从队尾前进300 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员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信员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解析:通信员在此全程中的位移与队伍的位移相同.所以x=200 m通信员的运动情况为A→B→C由题意知:AB=300 m BC=300 m-200 m=100 m 所以总路程为s=300 m+100 m=400 m.答案:200 m 400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时间和位移课后测评,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路程与位移的根本区别在于,在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上找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 时间和位移同步测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哪种情况下指的是位移,下列说法中,关于时间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 时间和位移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关于时间的是,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