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2(人教版必修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279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练习题,共3页。
§2.1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班级 学号 姓名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如图2—1—1,关于使用操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上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图2—1—1
-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接 V 电源。纸带应穿过 ,复写纸片应套在 上,并要放在纸带的 面。
- 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时刻的关系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 一学生在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过高
D.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太小
- 如图2—1—2所示是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A、B、C、D、E、F是从所打点中选取的几个连续的点,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根据图中数据可得B点的速度为 m/s,C点的速度为 m/s, D点的速度为 m/s, E点的速度为 m/s。你能否根据以上数据,求得A点或F点的速度? 。
图2—1—2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2—1—3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O、1、2、3、4、5、6都为共7个记数点。0到6每相邻两记数点间各有四个打印点未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依次为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 V1= m/s,V2= m/s,V3= m/s,V4= m/s,V5= m/s.
(2) 在图2—1—4中作出速度-时间图像,并由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
图2—1—3
图2—1—4
- 图2—1—5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列点,图中所标的是每隔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M没有画出,则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BM间的距离约为 m。
图2—1—5
- 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4m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卷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图2—1—6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个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 ,可以将V平均近视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线。
(2)AK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图2—1—6
参考答案
§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A 2.4—6,交流,限位孔,轴,上 3.A 4.A、B 5.D
6.0.35 m/s,0.48 m/s,0.58 m/s,0.65 m/s,可以求出A点或F点的速度.
7.0.165m/s, 0.214m/s, 0.263m/s, 0.3135m/s, 0.363m/s, 0.40m/s2
8.2.21 m/s2 4.36 cm. 9.1.39 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精品精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实验,1 s,62cm,s2=4,40cm,所以C、E间的距离为,40cm,,80-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研究发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测评,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