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下册6 肌理与应用 教学设计 (3)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8/125282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下册6 肌理与应用 教学设计 (3)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8/125282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三单元 源于自然的启示6 肌理与应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 源于自然的启示6 肌理与应用教案,共4页。
1、学会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生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制作肌理的方法,通过动手尝试过程,学会制作技巧和体验创作的乐趣。
2新设计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感悟。从而在自然中得到相关的启示并收集、整理、制作肌理效果图。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肌理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学生制作肌理时的创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肌理与应用
一、欣赏导入
1、教师播放视频由肌理制作而成的国画,提问:这幅画是画出的吗?(其实画画不一定是画的)那么你觉得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些画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揭题《肌理与应用的艺术》。
活动2【讲授】肌理与应用
二、发现探索
1、摸一摸(触觉感受):
我这里有几件东西,想叫一位同学用手触摸一下,通过感受每样物体的触感来说出物体的名称(海螺、贝壳、树叶、石头、布、陶瓷等)。
2、说说触摸的感受,导出肌理的概念。
师:这些物体中,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这些凹凸不平的的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出示海螺,看!上面漂亮的圈圈螺旋纹,这就是肌理。
肌理(质感):是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那些纹理是随机的,自然形成的。不同的肌理会给我们不同的触觉感受、传达不同的美感。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到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因此,不同肌理的物品,会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粗质的纹理,给人一种粗犷豪放,植被的心理感觉;光滑的质感,给人一种细腻精致、华丽严谨的心理感觉;纤细的质感,给人一种嫩弱、精细、灵巧生动的感受。
3、看一看(视觉感受):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哪些美的肌理呢?
出示大自然中的肌理图片:
树叶:那细细密密的叶脉就像蜘蛛网一样风沙开成的自然纹理:摄影家林永基所拍摄,沙漠上强烈的大风把沙吹成波纹状的纹理,形成了有条理、有节奏、有韵律的自然图案。
土墙:是客家围屋的墙壁。土墙的缝隙形成一种节律美,给人沉重的历史感。
“鸡血红”石:石质略透明,上有鲜红的斑斑块,像鸡血所凝结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肌理。
大理石:表现华贵、高雅的意境
布纹:传达了亲切柔和质朴的意境,干涸的土地、苦瓜、麻绳、贝壳、布纹等等。
得出结论——肌理的美表现为纹理排列的秩序美、节奏美、韵律美。
细腻光亮的表面,给人轻快、活泼、冰冷的感觉;
平滑无光的表面,给人含蓄、安静、质朴的感觉;
粗糙有光的表面,给人笨重、杂乱、沉重的感觉;
粗糙无光的表面,使人感到生动、稳重、悠远。
4、想一想:我们如何把这些这么美的肌理保存下来呢?——引出肌理制作的方法。
小故事:老师小时候在河边洗碗的时候,发现碗里的油花快速地扩散到河面上,在阳光中五彩缤纷,但是这种美丽一会儿就没有了,如果能长久保持该多好啊。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吸附制作法。
吸附制作法:将墨或颜料滴在水面上,少进行搅动(可加油),使其自然混合形成偶然性。用较能吸水的纸张,然后晾干即可。这是一种多变的偶然性,可作为仿大理石的效果。
拓印制作法:
1)、利用玻璃,其蒙胧效果,变化奇妙,有无穷的想象空间,象山峦、象野兽。
2)、利用些自然形象,如:干树叶、草编织物、米粒、沙石、木板花纹、硬币、钥匙、海绵等,在上面涂洒颜色后,用纸铺在上面压印所形成的图案。
抗水法: 在画面需要出现肌理的地方,用油画棒描绘,然后涂上水彩色。
对印发:把一张纸对折,用较厚的颜色直接画在其中的半张纸上,然后用另半张纸对压在上面,用手压实,即可印出上下或左右对称的作品。
吹色法:用稀点的颜料放在纸面上,然后用嘴或吸管吹,出现许多细线,富有动感画面。
师:同学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美术的肌理作品?
教学建议:一棵树用不同色彩的拓片复制,改变大小或方向,重叠摆放,即可变成树林。一条鱼、乌龟?
5、介绍肌理制作的其他几种方法:
自流法:将水份饱和的不同颜色,涂在较光滑的纸面上,使其自然流淌,或用气吹动,使之构成不同的偶然线条,其形象自然活泼较为生动。它可表现一些较为抽象形式,似是而非的形体。
喷洒法:用墨或颜料涂洒在纸上。
刮擦法:在着色的表面有硬物刮刻而制成纹理。表现瀑布流水。
洒盐法:利用盐粒遇水溶化的特征,在画面湿时撒上盐粒,盐粒渗化将颜色挤开,形成了一颗颗类似雪花状的小白点,恰似百花竞放又似雪花飞舞。
三、欣赏作品,再次感受
PPT出示各类肌理制作的图片,肌理在绘画中具有丰富画面视觉效果、增强装饰美感的功能,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感觉、情绪。提示学生要学会巧妙地运用肌理以达到各种效果,丰富画面。
活动3【练习】肌理与应用
四、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用自备的材料采用任意方法制作肌理作品,每组选一幅作品参加评比,先出班的创意之星。
要求:
1、选择合适的材料,自选方法,制作一张漂亮的肌理画。
2、画面颜色的搭配要协调
提示:
1、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2、不允许在制作过程中打闹玩笑。
3、课后收拾工具,清洁教案,培养良好的习惯。
五、学生作品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1、说说你是怎么利用材料制作出来的?
2、作品给大家什么感受?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六、总结:
同学们开动了脑筋,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作品很美。其实,生活中美丽的事物的确很多,美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每一种物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纹理,我们利用这些纹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也充分利用它们。即使是废品,也能像丑陋的蛹一样变成美丽的蝴蝶,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现代社会中,思想是复杂而多变的。莱格认为:“科学越发达,人们也就是越需要去想。”现代人非常喜欢看科幻、恐怖、充满神秘色彩的电影,美术作品也如此,肌理的想象空间也在这里有了它的立足之地。肌理作品有着无穷的想像空间与艺术魅力,当你欣赏一幅装饰画时,画面中变化多端的点、线、面及色彩语言,会把你带进联想的世界,给人以无限的艺术审美价值,为生活添黑加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岭南版七年级下册6 肌理与应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领域,教学准备,教学重点,知识要素,教学目标,教学要点,作业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七年级下册6 肌理与应用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岭南版七年级下册6 肌理与应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