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展开一、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运动)
2、质点
定义:质点指的是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对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
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学习重点)
强调: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同一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下不可以看成质点。
高一阶段一般研究的是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情况,所以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不严格区分质点和物体两种说法。
3、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于某个参考系而言的。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是不同的。
举例:在前进的汽车内看窗外的雨滴下落的方向。
4、坐标系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用来确定运动物体的位置。高中阶段研究的是直线运动,只需要用一维的直线坐标。
在实际问题中,必须通过建立坐标系,我们才能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位置的变化,速度,位移等等。物体的位置用坐标表示,位移则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
5、矢量和标量
定义,区别
举例说明:速度由-7m/s变为-10m/s,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加速度由-2m/s2变为-5m/s2是变大还是变小?(两者都是变大了,但是方向不变)
6、变化率
变化率是描述变化的快慢的量。
某个量D的变化可以记为△D,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t,变化量△D与△t的比值△D /△t就是这个量的变化率。
速度是物体位置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二、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
时刻和时间
时刻和时间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描述时刻和时间的常见的词语
时刻和时间与其他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时刻——位置、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
时间(间隔)——位移、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
路程和位移
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与运动路径有关;而位移指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注意位移是矢量,位移就是物体位置的变化,由它的大小我们可以知道物体位置变化的多少,由它的方向可以知道物体位置向什么方向变化。
求位移的公式△x=x2-x1 (强调矢量性,x2表示末位置,x1表示始位置,代入时注意正负号)
4、速度:
速度是物体位置的变化率,v=△x/△t,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矢量,大小描述运动快慢,方向则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速度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之分,在解题是要注意区分。
v=△x/△t,当△t无穷小,趋于零的时候,表示瞬时速度,在实际计算中,很少用这个公式求瞬时速度,对于瞬时速度的求法,我们以后会学习到。这个公式一般用来计算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而平均速率则是指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注意区分开来。
举例:《中华一题》P6(12)
5、加速度:
加速度的“加”并没有增加的意思,加速度描述的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物体速度有变化(可能变大也可能是变小),就有加速度;速度不变的运动,可以看作加速度为零。
加速度的公式a=△v/△t,△v指的是速度变化量,△v=vt-v0,计算时注意符号。
加速度是矢量,它的大小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实际上是描述了速度是在增加,或是减小。当速度增加时,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当速度减小时,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反。
举例:《中华一题》P9(3)
三、两种重要的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是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位移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位移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位移—时间图象。
学会通过位移——时间图象来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位移——时间图象的陡度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图象越陡,则速度越大;图象越平坦,则速度越小。
举例:做位移轴和图象比较说明。
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
速度—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是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时间图象。
速度——时间图象的陡度,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以通过图象做定性的比较或者做定量的计算。
四、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构造。(打点计时器是用来计时的仪器)理解纸带中包含的信息。
了解实验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数据的处理,如何求瞬时速度。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共6页。
高中物理4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4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力的合成方法,共点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摩擦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摩擦力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