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突破复习古文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PPT
展开一、五年真题试做1.(2018·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1)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2)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解析:名句的默写要准确,不能有错别字。注意“纶”“樯橹”等字的写法。
2.(2018·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 ”,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答案:(1)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2)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尔”不能写成“而”,“蹴”也容易误写。(2)对于《琵琶行》的考查,没有局限于传统的经典名句,因此一定要背熟全篇。(3)要注意“斗牛之间”的书写,不要把它和《滕王阁序》中“牛斗之墟”记混。
3.(2018·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分析提供的情境。(1)注意“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2)注意“回顾汉代历史”,(3)注意“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无尽愁绪”等关键信息。还要注意“博”“颓”“似”等字的写法。
4.(2017·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 , ?”
答案:(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5.(2017·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 ,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2)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6.(2017·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答案: (1)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2)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7. (2016·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答案: (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2)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8.(2016·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答案: (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9.(2016·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
答案: (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2)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3)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10.(2015·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答案: (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11.(2015·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答案: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2.(2014·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13.(2014·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答案: (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二、情景式默写三招情景式默写所给的情景,包括作者、作品和提示的相关内容、情感。情景是默写的唯一依据,作者、作品和情景一个都不能忽视,从作者、作品联想内容,从所给情景确定具体语句,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第一招:抓住情语,以情定句(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词人用“ , , ”回顾了自己南归以来对战争创伤的铭记。 “对战争创伤的铭记”是从爱国之情的角度进行的提示,能体现这种情感的语句应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2)生命是什么?生命是“ , ”(杜甫《望岳》)的雄心壮志,也是“ , ”(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无私奉献。 《望岳》中体现“雄心壮志”的应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己亥杂诗》中能体现“无私奉献”的应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杜甫在《登高》中把心中重重悲情和眼前秋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名句是:“ , 。” 要抓住“心中重重悲情”和“眼前秋景”这个提示,联想借景抒情的诗句,应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的原因,是先帝不因为他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车驾,并且“ , ”。 (2)《琵琶行》中作者多次寄情于月,以月传情,“ ”衬托了送别时的感伤之情;“ ”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之情。 (3)《赤壁赋》中作者写与友人夜晚泛舟赤壁举酒劝客时所行的快意乐事的句子是“ , ”。
答案:(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2)别时茫茫江浸月 绕船月明江水寒 (3)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咨”“窈窕”等字的写法,注意“咨臣以当世之事”的句式特点。
第二招:抓住景语,以景定句(1)《蜀道难》中描绘了剑阁雄奇艰险、地理位置重要的诗句是“ , , ”。 “剑阁雄奇艰险”是从诗句描绘的情景角度提示的,可以联想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唐朝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景象的一联诗句是“ , ”。 “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景象”是从景物的特色角度提示的,联想《使至塞上》,可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是从描写的景物特点角度提示的,应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语句“ , , ”描写大鹏南徙时的壮观场面,认为大鹏虽能飞上万里高空,仍然有所依托。 (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 , ”两句描写了山村风光,勾勒出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答案:(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解析:这两句的默写,重点是要把握“景语”。(1)题中“描写大鹏南徙时的壮观场面”是关键点,(2)题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勾勒出一幅清淡的水墨画”是关键点。
第三招:领会含意,以意定句(1)在《醉翁亭记》中,作者写夕阳西下,游人散后,林静鸟鸣的语句是:“ , , 。” 在这个小题中,命题人从语句的含意角度给出了三点提示,答题时就要寻找符合“夕阳西下,游人散后,林静鸟鸣”这个意思的语句,可知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的诗句是:“ , 。”一曲虽终,但回味无穷。 做这个题目时,要注意从能体现“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这个意思的角度搜寻《琵琶行》中的有关诗句,应为“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例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 ”三句,援引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轻易发兵最终落败的古事,告诫南宋朝廷慎之又慎。
答案:(1)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解析:这两句默写,重点是理解题目提示的默写内容。第(1)句要紧扣“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提示;第(2)句要紧扣“援引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典故告诫南宋朝廷这一要求。
误区规避 名句名篇默写要注意的7个问题1.记住生僻难写字有些名句中,有生僻字和笔画繁难的字,这些字往往成为名句默写的绊脚石,需要平时多记多写。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壑”字的写法比较繁难,需要写清笔画,有的考生往往遗漏“ ”里面的一横,造成错字;“嫠”字不常用,也不常见,往往写错。
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2)《岳阳楼记》中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洞庭湖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又用“ , ”两个四字短句,对偶写出鱼鸟欢悦的明媚美景。 (3)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4)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答案: (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3)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畏途巉岩不可攀
2.区分同音异义字默写出错多数是由于未准确区分同音异义字。辨清同音异义字的形义区别,有利于加深理解、记忆,是突破这一默写瓶颈的良方。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初嫁”,刚刚出嫁。因此不能写成“出嫁”。3.区别同音形近字默写出错,也有不少是因为同音形近字。但同音形近字只是形“近”,毕竟有“异”,因此须发现字形的不同点,再联系意思进行区别,这一问题就可解决。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浆”,汁液;“桨”,船棹。“水浆”只能写“浆”,不能写成“桨”。
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鱼我所欲也》中“ , ”两句,说明孟子对一些人面对优厚俸禄不管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以美女衬英雄;再用“ ”,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3)杜甫《登高》中“ , ”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答案: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2)小乔初嫁了 樯橹灰飞烟灭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4.辨清音近义近字有些同音、近音字,意思相近、相同,其字形不同。默写时,还得依从原样书写,不得以同音、近音的近义词替代。在平时复习时,可对比识记。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这两句中“至千里”和“致千里”意思相同,但“至”和“致”不同,可联系语境,对比识记。
例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兵器、穿着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 , ”。 (2)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中阐述宋荣子对待赞誉和责难的态度的句子是“ , ”。 (3)《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 , ”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答案: (1)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5.留意古今通假字古诗文中有不少通假字,在默写时,要按照古人的写法写。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生”默写时不能写成“性”。
例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 ,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3) ,是亦走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师者, 。(韩愈《师说》) (5)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答案: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适莽苍者 三餐而反 (3)直不百步耳 (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玉盘珍羞直万钱
6.延续词序句序还有一些词序、句序问题,现在看来似乎这样说可以,那样说也不错,但是我们要尊重古人用字造句的习惯,依照原作默写。如: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西东”只能写成“西东”,不能写成“东西”。
例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4)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5) , ,威武不能屈。(《孟子》)
答案: (1)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2)弃掷逦迤 (3)转轴拨弦三两声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7.不要漏、换虚词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由于虚词在意义方面表现不出来,背诵不熟练或只记住大致意思的语句,默写时往往出现漏、换虚词的情况,需要注意。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在这两句中,“则”字常被遗漏,“矣”也有不少考生写成“也”。
例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来突出箫声悲凉与哀怨的句子是“ , ”。 (2)屈原《离骚》中“ , ”两句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 (3)李商隐《锦瑟》中以“ , ”两句起兴,引发感慨万千。
答案: (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高考语文复习----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综合训练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综合训练课件PPT,共17页。
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八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八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课件PPT,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