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含解析专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5植被与土壤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5植被与土壤含解析,共7页。
[2021·江西高三二模]植物的开花受光周期的影响,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昼长缩短至12小时以下才能开花,而长日照植物则只有当昼长增长至12小时以上才能开花。下图示意北半球长日照植物开花时间随纬度的变化(只有一条曲线正确)。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长日照植物的曲线是( )
A.甲 B.乙C.丙 D.丁
2.我国双季稻产区每年7~8月份为“双抢季”(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由此可知( )
A.早稻晚稻均为长日照植物
B.早稻晚稻均为短日照植物
C.早稻为长日照植物,晚稻为短日照植物
D.早稻为短日照植物,晚稻为长日照植物
3.下列自然带没有短日照植物分布的是( )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荒漠带
C.温带草原带D.极地苔原带
[2021·广东高三二模]猴面包树,原产于非洲大陆,是喜温的热带树种,耐高温干旱,适合生长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mm的地区,在年降水量1000mm以上地区生长较差。猴面包树树干木质柔软,呈海绵状,能储备大量水体。世界上有八种猴面包树,以马达加斯加岛的种类最全。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及该岛上的猴面包树。据此完成4~5题。
4.成片的猴面包树可能位于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
5.猴面包树树干能够储备大量水体,反映其生长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
A.降水稀少,沙漠广布B.降水季节变化大,干季较长
C.河网稀疏,多咸水湖D.全年高温,正午太阳高度大
[2021·浙江高三模拟]“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1亩约为667平方米),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6~8题。
6.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7.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8.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
[2021·山东烟台市高三一模]2021年3月,正值东北春耕时节,黑龙江五常发生盗采黑土、破坏耕地事件。盗挖后的黑土,经晾干处理、网络销售后,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黑土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烟台的王先生热爱阳台种植花草,看到盗采黑土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他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右图为黑土盗挖现场照片。据此完成9~11题。
9.黑土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等,主要是因为( )
①土质疏松 ②管理成本低 ③富含有机质 ④获取容易 ⑤来自寒地生虫少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③⑤D.②③⑤
10.配置营养土配方中有蛭石和河沙,其主要作用是( )
A.固定并通气B.提供无机盐
C.提供矿物质D.增大温差
11.北美五大湖地区与我国东北地区基本处于同一纬度,但并未形成黑土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质作用B.人类活动
C.大气环流D.植被类型
[2021·江西高三二模]下图是黑龙江省某小流域的横坡林带及其附近1m深处土层监测期内平均含水量的变化情况,该流域坡向朝向正西。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林带上坡土壤含水量大于下坡,其成因最有可能是( )
A.上坡降水较多B.下坡温度较高
C.林带植被影响D.下坡坡度较陡
13.图中林带内部(林内)较林带边缘(林缘)土壤含水量高,其影响因素最不可能是( )
A.林内地表植被覆盖,增加下渗
B.林缘土壤结构疏松,透水性差
C.林内地表光照较弱,蒸发量小
D.林缘地表光照较强,蒸发旺盛
14.据图判断( )
A.林内土壤紧实
B.土壤含水量与林带中心距离正相关
C.林带植被稀疏
D.下坡表层土壤9月含水量最高
专练25 植被与土壤
1.A 由材料可知,长日照植物只有当昼长增长至12小时以上才能开花。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北半球为夏季,纬度越高昼越长,故纬度越高,长日照植物开花越早,时间相差越近,甲、丙曲线均表示随纬度增加,时间越早;甲曲线在较低纬度处变化较快,在纬度50~60°的地区由于受到热量的限制开花时间相差较小,A正确、C错误;乙、丁曲线都是随纬度增加,时间越晚,B、D错误。故选A。
2.C 早稻7~8月收割,其生长期主要为夏半年,夏半年昼长夜短,故早稻为长日照植物;晚稻7~8月种植,主要生长期为冬半年,昼短夜长,故晚稻为短日照植物,故选C。
3.D 在低纬度地区,只具备短日照条件,如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般只分布着短日照植物,A、B错误;在中纬度地区,昼长差别较大,所以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均有分布,C错误;在高纬度地区,长日照条件和短日照条件都具备,但在短日照条件下,温度极低,不适宜植物生长,所以高纬度地区只有长日照植物分布,极地苔原带属于高纬度,D正确。故选D。
4.B 根据材料可知,猴面包树适宜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图中四地,唯有乙地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适宜猴面包树生长。甲丙丁都是热带雨林气候,不适合猴面包树的生长,故选B。
5.B 由猴面包树树干能够储备大量水体推测,在降水多的季节,猴面包树贮存大量水体,以备降水少的季节的水分消耗,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应是降水季节变化大,并且有干季,或干季较长,B正确。猴面包树适合生长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mm的地区,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不到100mm,A错误。猴面包树需要吸收淡水,C错误。猴面包树耐高温,因此可以生长在全年高温的地方,但是与正午太阳高度关系不大。故选B。
6.C 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000~2000米,气温较低,因此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故选C。
7.A 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A正确。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B错误。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属于有利条件,C错误。位于冬季风背风坡,风力较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错误。故选A。
8.B 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B正确。增加生物多样性不是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A错误。美化环境是城市森林的主要环境效益,不是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C错误。减缓变暖趋势不明显,而且不是对京津地区的主要环境效益,D错误。故选B。
9.C 黑土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透气,①③正确;东北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害虫无法越冬,土壤中害虫少,⑤正确;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其他地区需要时还需要网购,且东北地区禁止盗采黑土,获取不容易,④错误;管理成本主要与种植对象有关,②错误。故选C。
10.A 蛭石和河沙较鸡粪、牛粪、草炭密度大,重量大,在土壤中起固定作用,同时也起通气和透水的作用,A正确;蛭石和河沙在营养土中短时间内不会风化,不能提供无机盐和矿物质,B、C错误;阳台种植花草,因室内温差较小,蛭石和河沙与鸡粪、牛粪、草炭混合后,对土壤温差的改变较小,D错误。故选A。
11.A 北美五大湖地区,多冰川活动,冰川侵蚀形成洼地,洼地积水形成了五大湖,没有黑土的成土条件,而东北平原,为河流冲积平原,流水堆积作用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A正确;黑土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B错误;大气环流和植被类型两地相差不大,C、D错误。故选A。
12.C 林带上坡与下坡相距很近,降水、温度差异不大,A、B错误;该坡朝向西方,林带植被的树影对上坡起了遮阴作用,土壤水分蒸发弱,C正确;下坡坡度一般较缓,图文信息无法推测下坡更陡,D错误。故选C。
13.B 林内地表植被覆盖,减缓径流,增加下渗,A不符合题意;林内受林冠遮阴,光照弱,蒸发量小,C不符合题意;林缘地表植被少,遮阴不明显,光照强,蒸发旺盛,D不符合题意;林内土壤疏松,透水性好,B符合题意。故选B。
14.D 林内土壤受到植被影响,土壤疏松,A错误;由图可知,土壤含水量与林带中心距离无正相关关系,B错误;林带内植被茂密,C错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7、8月份降水多,径流随地势到达下坡,下坡9月表层土壤含水量达最高,D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5植被与土壤,共2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94中国地理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77非洲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