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1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展开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与作用:本框题所在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入文化内部,对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本框题承接第三课,围绕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续讲述文化传承的过程。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利于学生身体力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继承的形式、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3、教学难点: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4、内容结构:本框共三目,第一目:传统文化面面观,主要是通过展示生活中传统文化片段,让学生体验什么是传统文化,感悟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第二目:传统文化在今天,讲述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作用。第三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阐述了基于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初步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他们关注文化生活,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现象,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少学生盲目崇尚外来文化,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我在教学时,充分发动学生的力量去搜集关于广西传统文化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查找、交流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看视频搜集广西传统文化元素从而认识广西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
(2)学生举例介绍广西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存在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能够总结并说出传统文化对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等特征。
(3)学生参与“出谋划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够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总结并说出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赏析广西的的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以及热爱家乡,将来建设家乡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
1、探究学习法: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组内成员互相启发和帮助,发挥团队的力量,培养合作精神。
2、问题探究法:用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3、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出发,提高学习热情
五、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并搜集广西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
2、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查找广西传统文化的资料。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学 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 新课
情景 设置引出学生的小导游角色 |
| 课前播放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设问:这是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民歌? 总结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有些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至今的,我们称之为传统文化。
回顾东盟博览会、北部湾开发背景下广西抓住时代机遇提出的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广西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打出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产业的名片的目标。 引出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广西“传统文化风情之旅”小导游,你能为打造广西的文化旅游品牌作出什么贡献呢?
| 倾听 回答:广西 壮族民歌 | 引出今天的主题《传统文化的继承》
了解广西的时代背景,从而引出小导游角色,刺激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 |
小导游探究活动一: 寻找广西传统文化
小导游探究活动二: 介绍广西的传统文化 以“海外华裔寻根之旅”广西站小导游的身份向海外同胞介绍家乡的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表现
| 探究一:寻找广西传统文化 环节1:观看视频。 记录其中展现的广西传统文化元素。 环节2:传统文化接龙赛。 规则: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按组轮流说出视频中的广西传统文化元素,不得重复。 (2)每组限时5秒,接不上的小组则被淘汰。 活动后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形式)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小导游探究活动二:介绍广西的传统文化 (1)传统习俗 三月三 四月八 鬼节
(2)传统建筑 骑楼 侗族鼓楼 壮族干栏房
(3)传统文艺 桂南采茶戏 桂北彩调剧 钦州坭兴陶 壮绣与壮锦
(4)传统思想
教师总结:我们广西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那么他们留存到今天都具备哪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呢|? | 学生积极收集记录广西传统文化元素,并分组进行接龙。
第一组同学代表展示幻灯片介绍广西传统习俗的资料,总结出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第二组同学代表展示介绍广西传统建筑的资料,总结出传统建筑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第三组同学代表展示介绍广西传统文艺的资料,总结出传统文艺是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组同学代表展示介绍广西传统思想的资料,总结出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 培养探究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并引出传统文化的含义和表现。
学生倾听介绍, 观看图片, 引发对本民族 文化的自豪感、 认同感。同时体会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为教师的知识总结埋下伏笔
| |
师生互动总结难点知识 |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 设问1:这些传统文化经历了历史的变迁,有些经历千年沧桑仍能保留至今说明了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设问2:海外华裔为什么远隔万里回祖国家乡进行寻根之旅?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基本特征? 3、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1)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时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探究,并回答问题
|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一步通过质疑来引出传统文化的两个特征: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 |
小导游探究活动三:出谋划策
|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和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 小导游探究活动三:出谋划策 广西某少数民族自治县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就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出现了分歧: 甲方观点:应原汁原味地继承所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巫术治病”、“一夫多妻”、“男尊女卑” 等传统民俗,才能促特色旅游。 乙方观点: 一些破败的传统建筑毁坏市容,一些遗风陋俗阻碍社会进步,不利于树立现代文化旅游城市的形象,所以应将传统文化全部丢弃 各小组组员讨论,然后对此提出你的看法、建议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 4、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 (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 (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加以改造和剔除。 一个民族、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 | 观看图片,引发感触
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
通过质疑探讨引出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过探讨引出正确对待传统的态度
| |
巩固 练习 | 作业 | 高考真题 | 学生审题并 作答 | 巩固所学知识, | |
课后作业:情感 提升 | 我的责任、我的义务: 同学们你们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课,了解广西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那么作为广西的一份子,我区要实现旅游业打造成为广西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打出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产业的名片的目标。你还可以做些什么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想,并以书面的形式上交
| 学生谈感想、感受 |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能为广西发展做什么,责任、义务是什么,从而提升思想认识和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 ||
课堂小 结
| 教师引导 | 学生梳理知识点 | 使学生能清晰地把握所学知识的脉络 | ||
板书 设计
|
八、板书设计 传统习俗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建筑 2、传统文化继承的形式 传统艺术 传统思想 3、传统文化的特征 (1)相对稳定性 (2)鲜明的民族性 积极作用 4、传统文化的作用 消极作用 5、对待传统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
课后 反思
| 优点:这节课设计时把广西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三个小导游活动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了解我们广西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身为广西人感到骄傲,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不足:教师在时间上的把握不够灵活自如,导致难点不够突出,解释不够透彻。对学生的发言不能很好地引导和点播,教师也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对于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应变不够。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案例的分析也不够明确、简析。 | ||||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1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1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实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小结与反思,教学反馈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