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325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325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325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第十三章内能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小红经常帮妈妈做饭,她发现厨房里有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在端午节帮妈妈煮粽子过程中,她总结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扩散现象
B. 煮粽子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C. 用高压锅能更快煮熟粽子,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D. 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2.下列现象和推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现象:抽去玻璃板,两瓶中的气体都会变成红棕色。推断: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现象: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推断: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C. 现象:棉花被点燃。推断: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 现象:当塞子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推断: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3.小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 )
A. 分子间存在空隙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3N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5.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 银河系、太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 B. 太阳系、银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
C. 银河系、太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 D. 太阳系、银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
6.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搓搓手,手的温度升高
B. 金属勺放在热水中,金属勺的温度升高
C. 太阳暴晒,地面温度升高
D. 冰块放入茶杯中,茶水的温度降低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物体内能为零
B. 0℃的等质量的水和冰的内能相等
C.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 甲传热量给乙,说明甲内能大
8.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图甲是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倒上液态氮,制成液氮冰激凌;图乙的香蕉浇上液氮后能代替锤头钉钉子。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而成 B. 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要吸热
C. 浇上液氮,能使香蕉里面的水分子停止运动 D. 浇上液氮,能使香蕉的内能减少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热量有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转移
B.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其内能不一定增加
10.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人“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冰块和饮料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冰块 B. 乙吸收热量 C. 甲内能增加 D. 乙内能减少
11.利用一燃气热水器对 10kg 、20℃的水进行加热时,完全燃烧了 0.105m3 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煤气的热值为 ,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50%。下列说法中( )
①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②水吸收的热量是
③水温升高了50℃
④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保持不变
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②正确 D. 只有②③④正确
12.如图所示,用加热器给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它们的比热容用c甲、c乙表示;吸热用 Q甲、Q乙表示; 0~60s 比较两液体正确是 ( )
A. c甲
13.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
A. 海水的内能大,砂石的内能小
B. 海水吸收的热量多,砂石吸收的热量少
C. 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
D. 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
14.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都是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理想情况,无热量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5.04×105J
B. 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甲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C. 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5.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 铁
C. 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3题;共9分)
16.小明家有两口轻重不同的铁锅,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把菜倒入火辣辣的锅中,如果用重的那口,火力依旧,很适合“爆炒”;如果用轻的那口,火力大减,立刻就变得“温吞吞”的。这是因为重的那口锅,内能较________,温度降低得较________的缘故。
17.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初温为20℃,质量为50kg的砂石吸收3.6×106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________℃ 。[砂石的比热容为0.9×103J(kg·℃)]。
18.“黄河故道芳菲天,大套梨花来相见”,2021年中国滨海梨花节如约而至(如图所示)。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这是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一直在做永不停息地________运动。中午时温度升高,香味更加浓郁,说明了________。
三、计算题(共2题;共22分)
19.把质量为500g的水加热到80℃,吸收了4.2×104 J的热量。c水=4.2×103 J/(kg·℃)求:
(1)水温升高了多少℃?
(2)水原来的温度?
20.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经过5分钟,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3J的热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
求:
(1)水的质量?
(2)煤油的比热容?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4分)
21.去年暑假小明在爸妈的陪同下去邵水河畔玩要。他发现赤脚踩在水里清凉舒服,回到岸上踩在沙子上却很烫,对此很好奇,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和沙子谁的吸热本领大”。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质量m/g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s
沙子
50
20
120
水
50
20
200
(1)此实验中把沙子或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为________(“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说明________(选填“水”或“沙子”)的吸热本领大;
(3)粗心的小明实验完成后忘记熄灭酒精灯,发现烧杯中的水已经沸腾,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请读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
(4)由(3)小题可知当地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2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
(1)加热前,在一个烧杯中倒入240mL的水,为了使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________mL的煤油;
(2)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图乙中,若图线②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线________(填序号)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加热过程中,煤油的热值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同时停止加热,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A.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扩散现象,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煮粽子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用压锅能更快煮熟粽子,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结合题目的表述分析即可。
2.【答案】 B
【解析】【解答】A.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离较大,表现的是分子间的引力,B错误,符合题意;
C.将活塞迅速下压,压缩气体做功,使筒内的气体内能增大,气体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使硝化棉燃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向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3.【答案】 D
【解析】【解答】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小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4.【答案】 B
【解析】【解答】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5.【答案】 A
【解析】【解答】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这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太阳则是银河系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夸克则是比质子更小的微粒,综上所述,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应是:银河系、太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即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6.【答案】 A
【解析】【解答】A.搓搓手,通过摩擦做功使手的温度升高,A符合题意;
B.金属勺放在热水中,存在温度差,通过热传递使金属勺的温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
C.太阳暴晒,存在温度差,通过热传递使地面温度升高,C不符合题意;
D.冰块放入茶杯中,冰块的温度较低,通过热传递使茶水的温度降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7.【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物体也有内能,即0℃的物体内能不为零,A不符合题意;
B、水结成冰时,要放出热量,所以质量相等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0℃的冰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
C、同一物体,质量一定,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C符合题意;
D、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高,不能说明甲内能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8.【答案】 D
【解析】【解答】A.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不符合题意;
B.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B不符合题意;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浇上液氮,香蕉里面的水分子不会停止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浇上液氮,能使香蕉里面的水凝固成冰,凝固放出热量,内能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9.【答案】 C
【解析】【解答】A.热量是从高温向低温物体传递,温度高的物体有可能内能小,温度低的物体可能内能大,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还可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但内能一定增加,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无关,机械能变化与否,不影响内能,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0.【答案】 B
【解析】【解答】由题中图可得,物体甲的温度是降低的,则物体甲是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减小;而物体乙的温度是升高的,则物体乙吸收热量,它的内能变大;所以物体甲是饮料,乙是冰块;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改变内能的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热传递的条件和特点。
11.【答案】 B
【解析】【解答】①由 知道,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故①错误;
②由于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50%,所以,水吸收的热量是
故②错误;
③由 知道,水温升高了
故③正确;
④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燃料的质量,利用热值公式求解燃料释放的热量;结合水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水温度的变化量即可。
12.【答案】 A
【解析】【解答】AB.甲、乙质量关系
0~60s加热时间相同,升温相同,即吸热
根据比热容计算公式 c=Qm螖t
可得
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0~60s,加热时间相同,故吸热相同,Q甲=Q乙 , 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选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可以保证相同时间内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衡量物体吸热的多少;相同质量的物体上升或下降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或,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或释放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
13.【答案】 C
【解析】【解答】沿海地区水多,内陆沙漠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比热容是描述物体吸放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相同质量的物体上升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相同质量的物体下降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释放的热量多。
14.【答案】 C
【解析】【解答】A.0~2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那么0~10min吸收的热量只是0~20min的一半,为 ,A不符合题意;
B.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故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B不符合题意;
C.物质甲在0~10min吸收的热量也是 ,则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C符合题意;
D.由ABC可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可以计算吸热的多少;根据物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温度差,可以计算比热容的大小。
15.【答案】 B
【解析】【解答】将铁块和铝块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二者的末温相同,因为铝的比热容比铁的比热容大,在铁块和铝块的初温和末温、质量都相同时,由Q吸=cm△t可以知道,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故答案为:B.
【分析】比热容是描述物体吸放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相同质量的物体上升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相同质量的物体下降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释放的热量多。
二、填空题
16.【答案】 大;慢
【解析】【解答】重的那口锅质量大,和轻的那口相比,若温度相同,则重的锅内能大,放热时,温度降低得会较慢,即末温较高,火力依旧,适合爆炒。
【分析】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内能大;放热时,温度降低得慢。
17.【答案】 100
【解析】【解答】由 知道,砂石吸收3.6×106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
故吸热后砂石的温度是
【分析】结合水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水温度的变化量即可。
18.【答案】 扩散;无规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解答】能闻到梨花香,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中午温度升高时,花香会更浓郁。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三、计算题
19.【答案】 (1)解:由公式 可得水升高的温度为
答:水温升高了20℃;
(2)解:水原来的温度为
答:水原来的温度为60℃。
【解析】【分析】(1)根据热量、比热容和质量,计算温度差;(2)根据温度计和末温,计算初温。
20.【答案】 (1)解: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值,所以B为水的图象,经过5min,水的温度变化∆t水=30℃-10℃=20℃
由Q吸=cm∆t可得水的质量
答:水的质量是5kg;
(2)解: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经过相同的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即Q吸水=Q吸油
而加热时煤油的温度变化∆t油=50℃-10℃=40℃
由Q吸=cm∆t可得煤油的比热容
答: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
【解析】【分析】 (1)结合水吸收到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求解水的质量即可;
(2)加热器相同,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结合水的比热容求解水吸收的热量,此热量也为另一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根据另外一种液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求解液体的比热容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21.【答案】 (1)加热时间的长短
(2)水
(3)98
(4)小于
【解析】【解答】(1)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因为相同的时间内,释放的热量相同,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相同。
(2)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量大,故水的比热容大。
(3)从下到上示数变大,且分度值为1℃,故读数为98℃。
(4)水的沸点为98℃,而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故填小于。
【分析】(1)选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可以保证相同时间内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衡量物体吸热的多少;
(2)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或释放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
(3)通过观察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进行读数即可;
(4)当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沸点会低于100摄氏度,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摄氏度,当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沸点会高于100摄氏度。
22.【答案】 (1)300
(2)①;不变
(3)大于
【解析】【解答】(1)由于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得
解得
(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所以根据公式 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升高的大。故图线①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热值是物质本身的属性,因此加热过程中,煤油的热值不变。
(3)根据公式 得 cm=Q螖t
可知,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大于煤油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
【分析】(1)已知水的体积,可以根据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运用m=ρv 建立等式,求出煤油的体积;
(2) ① 根据公式 ,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因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升高的小,从而确定煤油的图线;②同一种燃料的热值是不变的。
(3)由公式变形得cm=Q螖t来判断 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与煤油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4节 变阻器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4节 变阻器巩固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压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压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