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0)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0),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 1.,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检测试卷
一、填空. 1.(3 分)
2000 千克= 吨 300 千克+1700 千克= 吨.
2.(3 分)一个数除以 8,余数最大最是 .
3.(3 分)6 除 89,列式可以是 ,商是 ,余数是 .
4.(3 分)
42 的 3 倍是 ; 42 是 3 的 倍.
5.(3 分)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60 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6.(3 分)甲数÷乙数=5…4,乙数最小是 ;如果乙数是 6,那么甲数是 .
7.(3 分)一间长方形教室,长是 8 ,宽是 7 ,它的周长是 .
8.(3 分)把一个边长 4 分米的正方形木条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分米.
9.(3 分)1﹣=,这样想,把 1 看成,用减去得到 个,是.
10.(3 分)在○里填上“>”“<”或“=”.
2 千克○2 吨
31×6○180
3 千克 20 克○3020 克.
11.(3 分)写出合适的分数,并涂上颜色.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2.(3 分)把一个苹果切成 2 份,每份是它的. .(判断对错)
13.(3 分)在只装有蓝色球的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蓝色的球. .(判断对错)
14.(3 分)565×7 的积的最高位是千位. .(判断对错)
15.(3 分)64÷7=8…8 . (判断对错)
16.(3 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里. 17.(3 分)太阳绕地球转,这是( )的. A.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
18.(3 分)把四个边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 )
A.10 厘米 B.8 厘米 C.12 厘米
19.(3 分)一杯牛奶,喝了,杯中还有( )
A. B. C.1 杯
20.(3 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 5,商是 6,被除数最大是( )
A.30 B.34 C.35
四、计算.
21.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30×4= 312×2≈ 32÷7= 24÷6= + =
﹣ = 1﹣ = 1000×5= 120×0= 52÷7=
22.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
(1)65÷8= …
(2) ÷4=5…3
(3)31÷4= …
(4) ÷7=7… . 23.笔算下面各题.
534×8=
720×6=
38÷6=
五、动手操作.
24.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并计算其周长.
25. 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图 1 周长: ,图 2 周长: .
26. 在圆盘上涂上红色和绿色,使指针停止后指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大.
六、解决问题.
27. 一条绳子,第一次用了 ,第二次用了 ,两次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28. 一篇文章 300 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 52 个字,6 分钟能打完吗?
29 .
下午来参观的学生有多少人?一天来参观的学生有多少人? 30.
有 35 位同学去秋游,
(1) 如果都坐小车,需要租几辆?
答:需要租 辆.
(2) 还可以怎样租车?
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租车:租限乘客 9 人的车 辆,再租限乘客 4 人的车 辆则可以刚好坐满各辆车.
3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 6 米,宽 5 米,四周围上篱笆,其中有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多少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 1.(3 分)
2000 千克= 2 吨 300 千克+1700 千克= 2 吨.
【分析】把 2000 千克换算为吨,用 2000 除以进率 1000;
先求出 300 千克+1700 千克=2000 千克,把 2000 千克换算为吨,用 2000 除以进率 1000.
【解答】
解:2000 千克=2 吨 300 千克+1700 千克=2 吨故答案为:2,2.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 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
2.(3 分)一个数除以 8,余数最大最是 7 .
【分析】根据有余数的除法的性质:余数总小于除数,即可得解.
【解答】解:除数是 8,余数是小于除数的整数,有 1、2、3、4、5、6、7 七种可能,最大是 7;
故答案为:7.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
3.(3 分)6 除 89,列式可以是 89÷6 ,商是 14 ,余数是 5 .
【分析】6 除 89,即 89 除以 6,求商和余数,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代入数值, 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6 除 89,列式可以是 89÷6, 89÷6=14…5;
故答案为:89÷6,14,5.
【点评】此题应根据被除数、除数、余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4.(3 分)
42 的 3 倍是 126 ; 42 是 3 的 14 倍.
【分析】求 42 的 3 倍,就是求 42×3 的积,
求 42 是 3 的几倍,就是求 42 里面有几个 3,用除法,据此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42×3=126, 答:42 的 3 倍是 126.
42÷3=14,
答:42 是 3 的 14 倍. 故答案为:126;14.
【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直接列式 即可解答.
5.(3 分)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60 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15 厘米 .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由此用周长除以 4,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60÷4=15(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15 厘米. 故答案为:15 厘米.
【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
6.(3 分)甲数÷乙数=5…4,乙数最小是 5 ;如果乙数是 6,那么甲数是 34 .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除数最小为:余数+1; 求被除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乙数最小为:4+1=5, 5×6+4,
=30+4,
=34;
故答案为:5,34.
【点评】此题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及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 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7.(3 分)一间长方形教室,长是 8 米 ,宽是 7 米 ,它的周长是 30 米 .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用“米” 做单位;计量宽用“米”做单位;计算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
【解答】解:一间长方形教室长是 8 是米,
宽是 7 米, 它的周长:
(7+8)×2=30(米).答:周长是 30 米.
故答案为:米,米,30 米.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的选择.
8.(3 分)把一个边长 4 分米的正方形木条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16 分米.
【分析】因为正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条边的长度不变,则正方形的周长就不会发生变化, 于是利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4×4=16(分米);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16 分米. 故答案为:16.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正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条边的长度不变.
9.(3 分)1﹣=,这样想,把 1 看成,用减去得到 2 个,是.
【分析】1﹣ ,把 1 看作,即 ﹣ 得到 2 个,即 .
【解答】解:1﹣ ,把 1 看作,用 ﹣ 得到 2 个,是 ; 所以 1﹣= ,
故答案为: , ,2, ,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被减数是 1 的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把 1 看作和减数的分母相同的分数.
10.(3 分)在○里填上“>”“<”或“=”.
2 千克○2 吨
31×6○180
3 千克 20 克○3020 克.
【分析】根据质量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1 吨=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由此可知: 2 千克<2 吨,3 千克 20 克=3020 克;再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 31×6=186,186>
180.据此解答.
【解答】解:2 千克<2 吨; 31×6>180;
3 千克 20 克=3020 克;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质量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的应用.
11.(3 分)写出合适的分数,并涂上颜色.
【分析】图 1 是把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 6 份,每份是它的 ,如 2
份涂色,表示 2 个,就是 ;图 2 是把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 份,每份是它的,如 5 份涂色,表示 5 个,就是 .
【解答】解:写出合适的分数,并涂上颜色: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答案不唯一,涂色份数不同,所写的分数也不同.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2.(3 分)把一个苹果切成 2 份,每份是它的. × .(判断对错)
【分析】分数的意义为: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据 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把一个苹果切成 2 份,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苹果
切成 2 份,每份是它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中“平均分”这个要素的理解.
13.(3 分)在只装有蓝色球的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蓝色的球. 正确 .(判断对错)
【分析】结合题意,根据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因为盒子里只有蓝色球,所以从盒子中摸出的一定是蓝色的球,属于确定事件 中的必然事件;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应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分析、解答.
14.(3 分)565×7 的积的最高位是千位. 正确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计算结果便会一目了然,运用估算也可得到答案,把 565 看做 500,用 500×
7=3500,初步判断是正确的,我们计算出 565×7 的积是多少,更利于判断.
【解答】解:565×7=3955,
最高位是千位,
所以原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整数的数位问题.
15.(3 分)64÷7=8…8 × . (判断对错)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由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64÷7=8…8 中余数是 8,而除数是 7,余数比除数大了,所以原算式错误, 正确的是:64÷7=9…1.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6.(3 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周长相等,得出长宽的和相等,再根据长与宽的情况进行判断.
【解答】解:长方形周长相等,那么出长宽的和相等,和相等的两个加数有多种情况,所以 长与宽不一定相等.
例如: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为 24 厘米,则长宽和为 24÷2=12(厘米),即长+宽=12,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1 厘米和 1 厘米,10 厘米和 2 厘米,9 厘米和 3 厘米,8 厘米和 4 厘米,
7 厘米和 5 厘米,6 厘米和 6 厘米(特殊的长方形).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根据是周长相等,则长宽的和相等,但和相等的两个加数有多种情况, 所以即可判断出长和宽不一定相等.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里. 17.(3 分)太阳绕地球转,这是( )的. A.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
【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缺定性:地球绕着太阳转,属于客观规律,属于确定事 件中的必然事件;太阳绕着地球转,属于确定事件中的不可能事件;由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根据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缺定性可知:太阳绕着地球转,是不可能的,属于
确定事件中的不可能事件;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解答.
18.(3 分)把四个边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 )
A.10 厘米 B.8 厘米 C.12 厘米
【分析】把四个边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拼成后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2 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可求出周长,据此解答.
【解答】解:拼成后的图形如下:
2×4=8(厘米).
答:周长是 8 厘米. 故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拼组后大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周长.
19.(3 分)一杯牛奶,喝了,杯中还有( )
A. B. C.1 杯
【分析】将这杯牛奶总量当作单位“1”,喝了 ,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可知,杯中还有全部的 1﹣= .
【解答】解:1﹣ = . 即杯中还有全部的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完成简单的分数减法题目的能力.
20.(3 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 5,商是 6,被除数最大是( )
A.30 B.34 C.35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余数最大为:5﹣1=4, 6×5+4=34;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 数﹣1.
四、计算.
21.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30×4= 312×2≈ 32÷7= 24÷6= + =
﹣ = 1﹣ = 1000×5= 120×0= 52÷7=
【分析】本题根据整数、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312×2 可按 300×2 估算.
【解答】
解:30×4=120, 312×2≈600, 32÷7=4…6, 24÷6=4, + =1,
﹣ = , 1﹣ = , 1000×5=5000, 120×0=0.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在保证做题质量的同时,要提高做题的速度.
22.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
(1)65÷8= 8 … 1
(2) 23 ÷4=5…3
(3)31÷4= 7 … 3
(4) 50 ÷7=7… 1 .
【分析】(1)(3)根据整数除法计算竖式,填入最大的商,以及余数;
(2)利用余数的性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4)根据余数的性质:1、余数小于除数,除数是 7,余数可以是 1、2、3、4、5、6;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带入,即可得解,有 6 个不同的解,任填一个,都算正确.
【解答】解:(1)65÷8=8…1; 8
(2)4×5+3=23,
所以 23÷4=5…3;
(3)31÷4=7…3; 7
(4)7×7+1=50 7×7+2=51,
7×7+3=52,
7×7+4=53,
7×7+5=54,
7×7+6=55;
所以 50÷7=7…1,51÷7=7…2,52÷7=7…3,…55÷7=7…6;
故答案为:8,1,23,7,3,50(或 51、52、53、54、55),1(或 2,3,4,5,6).
【点评】灵活应用有余数的除法来求解实际问题.
23. 笔算下面各题.
534×8=
720×6=
38÷6=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534×8=4272;
(2)720×6=4320;
(3)38÷6=6…2.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
五、动手操作.
24.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并计算其周长.
【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根据四边形的周长公式:4 条边长度的和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测量如下:
周长为:36+15+50+18=119(厘米).答:其周长为 119 厘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和计算四边形周长的能力.
25. 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图 1 周长: 14 厘米 ,图 2 周长: 12 分米 .
【分析】(1)这是一个长方形,长是 4 厘米,宽是 3 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 求解即可;
(2)这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 3 分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求解即可.
【解答】解:(1)(4+3)×2
=7×2
=14(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14 厘米.
(2)3×4=12(分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12 分米. 故答案为:14 厘米,12 分米.
【点评】熟记各类图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6. 在圆盘上涂上红色和绿色,使指针停止后指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大.
【分析】把圆盘平均分成 8 份,涂上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要使指针停止后指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只要涂的绿色比红色部分大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涂色如下:
.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只要使涂得绿色的部分所占比例比红色所占 的比例大即可.
六、解决问题.
27. 一条绳子,第一次用了 ,第二次用了 ,两次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分析】第一次用了 ,第二次用了 ,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可知,两次共用了这根绳子的 + = ,将这根绳子的长度当做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可知,还剩下这根绳子的 1﹣= .
【解答】解: + = , 1﹣ = .
答:两次一共用了 ,还剩 .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完成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能力.
28. 一篇文章 300 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 52 个字,6 分钟能打完吗?
【分析】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 52 个字,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6 分钟可打 52×6 个字, 然后和总字数比较即可.
【解答】解:52×6=312(个) 312>300
答:6 分钟能打完.
【点评】完成本题也可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得,列式为 300÷52 或 300÷6.
29 .
下午来参观的学生有多少人?一天来参观的学生有多少人?
【分析】(1)下午参观的学生分 3 批,每批 142 人,下午参观的人数就是 3 个 142 人,
(2)一天来参观的人数就是把上午参观的人数和下午参观的人数加起来.据此解答.
【解答】解:(1)142×3=426(人),
(2)426+570=996(人).
答:下午来参观的学生有 426 人,一天来参观的学生有 996 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和加法的意义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0.
有 35 位同学去秋游,
(1) 如果都坐小车,需要租几辆?
答:需要租 9 辆.
(2) 还可以怎样租车?
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租车:租限乘客 9 人的车 3 辆,再租限乘客 4 人的车 2 辆则可以刚好坐满各辆车.
【分析】(1)如果都坐小车,小车座乘客 4 人,有 35 位同学,就是求 35 里面有几个 4,
(2)如果两种都租,且刚好坐满,就要把 35 分成两部分,且分别是 9 的倍数,另一个是 4 的倍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35÷4=8(辆)…3(人).答:需要租 9 辆.
(2)9×3=27(人), 2×4=8(人),
27+8=35(人).
答:租限乘客 9 人的车 3 辆,再租限乘客 4 人的车 2 辆则可以刚好坐满各辆车. 故答案为:8,3,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和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3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 6 米,宽 5 米,四周围上篱笆,其中有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多少米?
【分析】考虑到最少,则靠墙的一面不需要围篱笆.只需要围其它三面,是由一条长和两条 宽组成,即篱笆的长度=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答】解:6+5×2=16(米) 答:篱笆至少长 16 米.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篱笆的长度是由一条长和两条宽组成,然后加起来就可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0),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统计交通工具,统计图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0),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02 千克=千克克,78÷0,94 保留整数是 10,6+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0),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操作题,四个小朋友都住在阳光小区,看图填一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