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什么是人体内环境(3)-沪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一册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5366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什么是人体内环境(3)-沪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一册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5366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整册生物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生命科学同步备课教案
- 1.2 人类能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1)教学设计 教案 9 次下载
- 1.2 什么是人体的内环境(2)教学设计 教案 10 次下载
- 1.2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4)教学设计 教案 10 次下载
- 1.2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5)教学设计 教案 10 次下载
- 1.2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6)教学设计 教案 10 次下载
初中生物沪教版八年级上册 生命科学第2节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沪教版八年级上册 生命科学第2节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 第2节 (第3课时)什么是人体内环境(2)实验与实践:测量人体的体温、心率、唾液的pH等生理数据 一、设计思路这是一节实验实践课,本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内环境”这个概念之后,同时也为以后将要学习的内容“人体各系统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打下基础。本课的实验方法、技能训练等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对于精确数据的获取、数据的统计、分析要求较高,因此教师要加强如何进行科学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学会使用体温计等常用仪器测量人体的几种生理数据,并能对这些生理数据用正确的方法客观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2.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学生能体验到人体能调节内环境的稳定性。3、在生理数据的测定实验中,学生能体会测量工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意识到科学测量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初步学会使用体温计等常用仪器测量人体的几种生理数据并客观记录这些数据,通过数据来观察人体内环境的一些基本状况。难点:1、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学生能体验到,人体能调节内环境保持相对的稳定性。2、在生理数据的测定实验中,学生能体会测量工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意识到科学测量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准备)口腔用体温计、脱脂棉、70%的酒精溶液、带秒针的表、pH试纸(广泛试纸与pH5.5~pH8.0精密试纸)、试管架与试管,玻棒 五、教学过程实验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实验说明实验准备测量是科学探究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我们学习了“人体的内环境”知识点之后,我们将在这节课上对人体的体温、心率、唾液的pH值等常用生理数据进行测定,并通过数据来观察人体内环境的一些基本状况。请同学们清点实验台上的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应该具备的实验器材请见屏幕(多媒体字幕) 学生检查实验器材 测量人体的体温首先我们来测量一下同学们的体温。测量体温的工具是体温计,请同学们拿出体温计,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请大家观察你手中的体温计,它的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如果有的小组的体温计不在35℃以下,请你们将它用力甩动,使水银柱回落。教师做示范,并提醒在甩动过程中注意不要碰到桌椅和同学,以防意外。思考题一:为什么在测量前一定要使水银柱在35℃以下?接下来请大家用浸有70%酒精的脱脂棉小心地擦拭体温计,进行消毒。各组开展测量,测量要求:将体温计放置口腔舌下约3~5分钟,取出。用酒精棉花擦拭后读数,读数到小数点后第一位。各组员之间轮流测量,每次测量前都要使水银柱回落并消毒。将大家的数据记录下来。请大家设计一张能够反映你运动前后体温变化的表格,填入安静时的体温。 取出体温计,根据教师要求观察,回答:量程为35℃~42℃,最小刻度值为0.1℃学生观察,有的回答“是”,有的为“否”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测量 在这项活动前及时提醒,防止发生温度计碎裂等意外 活动时可能会出现学生忘记将水银柱甩回的现象,教师要注意巡视与指导。测量运动对体温和心率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要研究一下运动对于心率的影响,也将通过数据的测量来进行探究。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一下人的脉搏,正常人每分钟的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一样,而腕部动脉的测量最为方便。请大家先找到自己的腕部动脉。(多媒体出示图片示意,教师示范,并请组内同学互帮互助找到自己的腕部动脉) 请大家端坐,保持安静计时一分钟,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对自己的脉搏数进行计数,计数时不要发出声音以免影响他人。说“停”的时候停止计数,记录下你们的心率。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我们进行运动之后,我们的心率是否会不同。当教师说“开始”的时候,请同学们原地快速起蹲一分钟约30次,说“停”的时候马上停止。再听教师口令测量自己运动后的心率。请大家测量你们现在的体温,并填入体温变化的表格。请大家根据练习册37页表格2记录的包括安静时、运动后和运动后3分钟、5分钟、10分钟的心率情况。画出柱状图来表示。(约3分钟后)学生绘制已毕,再次测量心率 学生活动,找到腕部动脉 测量脉搏 学生记录 学生活动 学生测量、记录体温数值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根据测到的心率数据绘制柱状图。测量、填表、绘图 教师加强巡视与指导,个别同学的腕部动脉位置会不同,教师要及时关注并帮助。 多媒体演示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以帮助一部分有困难的同学完成绘制。5分钟后和10分钟后的心率测量穿插在之后的实验中。唾液pH值的测量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能够反映液体酸碱度的一种试纸——pH试纸。在实验器材中有两种试纸,广泛试纸与精密试纸。请同学注意区分。唾液的收集:将试管至于下嘴唇下方,使唾液缓缓流出。每位成员用一个试管收集自己的唾液,做好编号或放置在试管架的固定位置。每人一根玻棒,取少许唾液蘸在pH试纸上,先用广泛试纸测出大致的范围,再选用pH值量程为5.5~8.0的精密试纸进行精确测量,各测三次,做好记录并算出平均值。(教师根据运动后心率测定的时间安排),补测运动后5分钟、10分钟的心率活动(穿插在唾液pH测定的实验中), 请各小组根据你们测得的小组pH值的平均值,找出你们小组同学的唾液pH范围。 学生活动,收集唾液 测量唾液的pH值学生统计数据,数据处理从统计中体会到:科学的实验过程必定是由粗→精。记录运动后5分钟、10分钟的心率 教师注重巡视,加强指导 教师应对于学生制表情况进行指导实验数据的讨论1.我们测量了两个体温的数据,大家发现在运动前与运动后的体温有没有变化?说明了什么?2.我们也测量了五个心率的数据,请大家回答心率与运动有什么关系?3.每个小组统计后发现你们小组同学的pH值大致在什么范围?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与同学们一起归纳出本班同学唾液的pH范围。4.参照我们统计出来的数据,与书本上为大家提供的参照值有没有差异?是否在正常范围内?5.剧烈运动后,同学们常常大汗淋漓,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有变化,运动后体温升高学生回答:运动后心率加快,再渐渐恢复到安静时的状态小组代表交流 学生讨论,提出剧烈运动后,人的体温会升高,而出汗能帮助降温。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数据有偏差,则注重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本课小结人体能通过出汗来对运动后升高的身体进行降温,这说明人体的体温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引发我们机体的调节功能,使体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我们人体的内环境中的其他理化特征,如渗透压、pH值,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范围都严格稳定在一定的水平。这就是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今天,我们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证实了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节 常见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沪教版八年级上册 生命科学第2节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 生命科学第2节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