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曲线运动复习课件ppt
展开第22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23讲 抛体运动第24讲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第25讲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第26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第五单元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五单元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一单元 │ 知识系统总览
第一单元 │ 课标考纲展示
第一单元 │ 复习策略指南
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是物体最基本的两种运动形式,其运动规律在电场、磁场部分中应用广泛.天体运动是人类探索自然和宇宙奥秘的一个重要窗口,由于现代航天技术、空间探测和深空探测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骄人成绩,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成为历年高考的重点与热点.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到高考对本单元的命题特点如下:
1.重点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规律及应用. 2.关于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涉及临界条件和能量的问题,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且与实际问题紧密相连. 3.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估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并与牛顿运动定律甚至能量观点相结合来分析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的运动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主要形式.特别是我国载人航天的成功(神舟系列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和探月计划的实施(“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与运行)都会成为高考命题的素材或背景.
建议对本单元的复习要重点突破以下三点: 1.复习曲线运动时,要抓住处理复杂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此来分析拉船问题、渡河问题、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等. 2.对圆周运动的复习,要按运动学、动力学、能量观点这样一个顺序进行.即首先分析运动情况,确定圆周运动所在平面和圆心位置,找出半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等参量及其定量关系,同时弄清向心力的来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动力学方程.尤其对于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要注意是否存在临界条件和极值问题,必要时要结合能量观点加以解决.
3.复习万有引力定律时,要强化两条主要思路(①F万=F向,②mg≈F万)的应用,关注多星、黑洞、中子星、恒星的演化和航天技术(如卫星、空间站、宇宙探测器)等问题.
第一单元 │ 高考纵览
第一单元 │ 使用建议
1.复习本单元应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形成基本思路、强调两种模型:帮助学生建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思想,这种思想要通过平抛运动模型去强化.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绳模型、杆模型是高考的热点,尤其是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临界问题要给予充分重视,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2)把握核心方法、强化动力学思想:人造卫星问题涉及的知识比较多,题目虽然千变万化,但有一个最简单的关系,即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然后结合向心力的不同表达式,推导出已知量和所求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圆周运动中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的意义,强化用牛顿运动定律的解题思想去分析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的解题方法. 2.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安排10课时:第16、17、18、19讲各两课时,第26讲、单元训练各一课时.
第22讲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22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22讲 │ 编读互动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掌握应用运动分解的方法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思路,尤其是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问题的求解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建模的能力.
2.本讲教学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安排: (1)通过例1和变式题帮助学生理解曲线运动的特点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结合例2和变式题加深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体会合速度与分速度、合位移与分位移、合运动与分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例3和变式题让学生体会连接体问题的速度分解方法.
第22讲 │ 考点自主梳理
► 知识点一 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 知识点二 合运动与分运动
第2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一 对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理解
2.动力学特征:由于物体速度时刻变化,说明物体具有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且和速度始终有夹角(曲线运动条件).合外力在垂直速度方向上的分力改变物体速度方向,合外力在沿速度方向上的分力改变物体速度大小. 3.轨迹特征:曲线运动的轨迹始终夹在合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之间,而且向合力的一侧弯曲,或者说合力的方向总指向曲线的“凹”侧. 4.能量特征: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始终和物体速度垂直,则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动能不变;若合外力不与物体速度垂直,则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动能发生变化.
► 探究考向二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点评] 小船在流水中渡河时,同时参与了两个方向上的分运动,其一是船随流水的运动,其二是船相对于水的运动(即在静水中船的运动),船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
► 探究考向三 绳(杆)连接物问题的求解
[备选理由] 巩固对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理解.
第22讲 │ 备用习题
[备选理由] 巩固对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的理解.
[备选理由] 考查渡河问题.
第23讲 │ 抛体运动
第23讲 │ 编读互动
1.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研究方法是本讲的重点,也是高考热点.平抛运动知识的基本考查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也经常联系电场、机械能等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命题.复习时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和应用性题型的训练.斜抛运动在新课标高考大纲中虽只作定性要求,但在2009年宁夏卷中出现了打乒乓球的问题,实质为斜抛运动,其处理方法是将乒乓球自最高点分为两个运动阶段:一个阶段是平抛运动;另一阶段是平抛运动的逆运动.在复习时可将这一处理思想渗透给学生.
2.本讲教学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安排: (1)从平抛运动的一般规律和研究方法入手,解决平抛和类平抛运动问题,为以后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问题的处理打下基础. (2)例1和变式题是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重视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例2和变式题是让学生掌握关于平抛运动与斜面相结合问题的解题方法. (4)例3和变式题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涉及平抛运动的综合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5)例4和变式题是让学生掌握分析类平抛问题的方法.
第23讲 │ 考点自主梳理
► 知识点一 平抛运动
► 知识点二 类平抛运动
第23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一 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
► 探究考向二 涉及斜面的平抛运动问题
► 探究考向三 涉及平抛运动的综合问题
[答案]1.625 m
► 探究考向四 类平抛运动问题
第23讲 │ 备用习题
[备选理由] 考查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备选理由] 考查平抛运动的灵活应用能力.
[备选理由] 考查平抛运动的实际应用.
第24讲 │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第24讲 圆周运动的基本 概念和规律
第24讲 │ 编读互动
1.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由于向心力的定量计算只限于一维,高考命题常以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形式有线—球模型和杆—球模型两种,并联系动力学观点、能量观点以及电场、磁场知识进行综合命题.本讲复习的要点包括描述圆周运动的基本参量、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关系,其中临界问题的分析是本讲的复习重点和难点.
2.本讲教学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安排: (1)通过例1及变式题让学生掌握涉及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问题,特别是传动装置问题. (2)通过例2及变式题让学生掌握涉及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特别是向心力的确定. (3)通过例3及变式题让学生掌握竖直面内两种典型的圆周运动模型.
第24讲 │ 考点自主梳理
► 知识点一 描述圆周运动的基本参量
► 知识点二 匀速圆周运动
► 知识点三 非匀速圆周运动
► 知识点四 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
第24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一 圆周运动中的运动学问题
分析涉及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问题,关键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第一,准确理解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参量及其定量关系;第二,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准确掌握涉及圆周运动的传动方式(详见下表).
► 探究考向二 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
► 探究考向三 线—球模型与杆—球模型
[备选理由] 考查与圆周运动有关的传动问题.
第24讲 │ 备用习题
[备选理由] 考查汽车转弯时的摩擦力问题.
[备选理由] 考查圆锥摆问题.
第25讲 │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第25讲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第25讲 │ 编读互动
1.由于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万有引力与航天运动问题也就成为近几年高考的重点.高考命题常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计算题形式出现.本讲的主要内容是开普勒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是本讲重点,天体运动的最基本关系是万有引力提供天体运动的向心力.因此应使学生明确稳定的天体运动一般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向心力的不同表达式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关联方程.
2.本讲教学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安排: (1)通过例1和变式题加深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通过例2和变式题掌握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及密度的一般方法. (3)通过例3和变式题掌握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和应用.
第25讲 │ 考点自主梳理
► 知识点一 万有引力定律
► 知识点二 开普勒三定律
► 知识点三 天体运动问题的分析
第25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一 关于万有引力的计算和应用
【方法点拨】 圆周运动是天体最主要的运行方式,天体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地球绕太阳如此,其他行星绕其母星的运动也是如此,要做好相关运动规律和解题方法的迁移,如下面的变式题.
► 探究考向二 中心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 探究考向三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理解和应用
[备选理由] 考查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直接应用.
第25讲 │ 备用习题
[备选理由] 考查近月卫星的运行参量的计算.
第26讲 │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第26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第26讲 │ 编读互动
1.随着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的成功,空间站及空间技术的考查将成为万有引力及天体运动部分考查的重中之重,由于现实中可用的材料非常多,试题具有广泛的灵活性.命题形式一般为选择题,也可能是计算题.
2.本讲教学可以按以下思路安排: (1)通过例1和变式题让学生掌握人造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及变轨问题. (2)通过例2和变式题让学生掌握近地卫星、极地卫星、通讯卫星(地球同步卫星)的分析方法. (3)通过例3和变式题让学生掌握分析双星系统、三星系统的基本方法.
第26讲 │ 考点自主梳理
► 知识点一 分析人造地球卫星问题的基本思路
► 知识点二 卫星系统中的超重和失重
► 知识点三 三个宇宙速度
第26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一 人造卫星运行及变轨问题
【建模点拨】 对人造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及变轨问题的分析,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相关结论,这样在同类问题的分析中就会迅速作出判断,下面的变式题即是如此.
► 探究考向二 近地卫星、极地卫星、通讯卫星(地球同步卫星)
► 探究考向三 天体运动与天文探索
[备选理由] 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第一宇宙速度.
第26讲 │ 备用习题
[备选理由] 考查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
[备选理由] 考查地球同步卫星的特征.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实验5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实验5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预案自诊,关键能力学案突破,对应演练迁移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四单元机械能,新课标·山东科技版,第16讲│功,第16讲功,第17讲│功率,第17讲功率,第21讲本单元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五单元机械能,第21讲│功,第22讲功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