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物理必修1同步检测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同步检测(人教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394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物理必修1同步检测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同步检测(人教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394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物理必修1同步检测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同步检测(人教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394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达标测试
展开基础夯实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渗透了研究问题的多种科学方法:
(1)实验环境的等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条件设计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原理的简化:____________________,即当小车质量M车≫m沙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及桶的总重力m沙g;
(4)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a-M车图象转化为a-eq \f(1,M车)图象,所用的科学方法:________。
(以上各题均选填“理想实验法”、“图象法”、“平衡摩擦力法”、“化曲为直法”、“控制变量法”或“近似法”)
答案:(1)平衡摩擦力法 (2)控制变量法 (3)近似法 (4)图象法 (5)化曲为直法
解析:(1)由于小车运动受到摩擦阻力,所以要进行平衡摩擦力,以减小实验误差,称为平衡摩擦力法;(2)在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三者关系时,先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来探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控制变量法;(3)当小车质量M车≫m沙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及桶的总重力m沙g,称为近似法;(4)通过图象研究实验的结果,称为图象法;(5)在作图时,由a-M车图象转化为a-eq \f(1,M车)图象,使图线由曲线转化为直线,称为化曲为直法。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下: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________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________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测出相应的加速度a。
(3)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出来,该关系图象应选用( )
A.a-m图象 B.m-a图象
C.a-eq \f(1,m)图象 D.eq \f(1,m)-a图象
(4)如果a-eq \f(1,m)图象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
A.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正比
D.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a成反比
(5)如果a-F图象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物体的加速度a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________关系。
答案:(1)物体质量m (2)施加在物体的力F (3)C
(4)B (5)正比
3.(2011·南京高一检测)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已接通电源正要释放纸带时的情况,请你指出该同学的五个差错;
(1)电源________;(2)电磁打点计时器位置________;(3)滑轮位置________;(4)小车位置________;(5)长木板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应用6V交流电源 (2)应靠右端 (3)应使拉线水平 (4)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5)应垫高右端平衡摩擦力
解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6V)交流电源,且要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即应靠右端;释放纸带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连接小车的细线应保持水平,故应调节滑轮位置使拉线水平;实验时应平衡摩擦力,使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小车所受摩擦力平衡,故应垫高长木板右端平衡摩擦力。
4.(四川巴中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某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a-F关系是下列的哪根图线?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 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答:________。
(3)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
答案:(1)C (2)C (3)m≪M
5.用斜面、小车、砂桶、砝码等器材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下图是实验中一条打点的纸带,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s1,s2,s3,…,s6已量出。
(1)请写出三个不同的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
(2)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a-F图线,表明实验的问题是________。
(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较其大小。
答案:(1)a=(s2-s1)/T2;
a=(s4-s1)/3T2;
a=[(s6+s5+s4)-(s3+s2+s1)]/9T2。
(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3)两小车及车上的砝码的质量不同,且M乙
表一
表二
(1)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分别画出a-F图象和a-1/M图象。
(2)由图象可以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为________;当F一定时,a与M的关系为________。
(3)由a-F图象可知M=________。
(4)由a-1/M图象可知,F=__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1)a-F图象和a-1/M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2)正比关系 反比关系 (3)0.5kg (4)4N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若a与F成正比,a与1/M成正比,那么a-F图象和a-1/M图象都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同时因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描出的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是很正常的,连线时应使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大致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应视为错误数据,不需考虑; 另外可以从图象的斜率的物理意义出发求出相应的物理量。
能力提升
1.(河北正定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答案:(1)小车质量 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2)①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②C
2.(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图示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电源插头接低压直流电源
B.为减小小车、纸带受到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右端适当垫高
C.若通过作v-t图象求a,则可以更好地减小误差
D.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对应的质量m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为进一步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可在坐标系中选择物理量______和________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选填表格中的物理量名称)。该小车受到的拉力F为________N。
答案:(1)BCD (2)小车加速度(a)、小车质量的倒数(eq \f(1,m)) 0.5
3.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数字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关系”时的实验装置和得到的数据表格。保持滑块质量M不变时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完成上面表格内的“加速度的计算值”的填空(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②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的a-F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出a-F图象
③由a-F图象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a1=1.4 a2=3.0 a3=4.3
②图略,要点:过原点的直线
③在保持物体质量M不变时,加速度a与合外力F成正比。
4.(2011·巢湖高一检测)在做“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保持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变,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上作出a-F图象;
(2)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________kg。
(4)图线(或延长线)与F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解析 (2)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的倒数
(3)1 (4)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1N
解析:(1)根据所给数据在所给坐标系中准确描点,作出的a-F图象如图所示。
(2)图象斜率表示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的倒数。(3)由(1)中图象可得:eq \f(1,M)=eq \f(Δa,ΔF),解得M=1kg。(4)由a-F图象可知,当力F=0.1N时,小车开始运动,说明此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1N。
a/(m·s-2)
1.98
4.06
5.95
8.12
F/N
1.00
2.00
3.00
4.00
a/(m·s-2)
2.04
2.66
3.23
3.98
eq \f(1,M)/kg-1
0.50
0.67
0.80
1.00
次数
1
2
3
4
5
小车加速度
a/m/s-2
1.25
1.00
0.80
0.50
0.40
小车质量
m/kg
0.400
0.500
0.625
1.000
1.250
小车质量的倒
数eq \f(1,m)kg-1
2.5
2.0
1.6
1.0
0.8
砝码的
质量
m/kg
滑块所受拉力大小的近似值F/N
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
v1 (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
v2(m/s)
两光电门的距离s/m
滑块加速度的计算值
a/(m/s2)
5×10-3
4.9×10-2
0.09
0.15
0.50
a1=__×10-2
10×10-3
9.8×10-2
0.12
0.21
0.50
a2=__×10-2
15×10-3
14.7×
10-2
0.14
0.25
0.50
a3=__×10-2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1
0.19
0.29
0.40
0.51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功率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功率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是一学生骑车爬坡的情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2.功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2.功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后测评,共7页。